

蓋婭和烏拉諾斯的吻
來自格魯吉亞戲劇節的一場時間軌跡
「Ali and Nino」 很難講清楚格魯吉亞戲劇節究竟是怎麼樣的,在談論到它時,沒辦法抱著某種評價已然成為過去式的戲劇作品或戲劇現象的客觀態度,因其是今時今日正在發生的,這讓人難以對它下一個確定的結論。這些關於戲劇的嘗試最後未必會在歷史上關於今天的時代那一頁佔據重要的位置,它...

社區活動|我和我所創建的標籤
Matters的標籤功能更新,現在每個matters市民都可以管理自己所創建的標籤,為標籤添加/移除文章,標籤可被其他市民追蹤,也可接受其他市民的投稿。詳情請見Matty文章:Matters 標籤功能大進化 閱讀分類、個人專欄,它都能滿足你!
有聲文|這過熱的折磨與希冀——病隙隨筆
這是一張「燈芯即將就位」的圖片病隙隨筆+詩歌嘗試,均附朗讀音頻 病隙随笔|这过热的折磨与希冀 ...

世界快死了,你大概注意到|書單交換小組
@PoppelYang 好,展信佳。我是在一個過於黏稠的夏日寫這封電子信給你,因病無法將空調溫度調得太低,腦子裡一半是因高溫升成的漿糊,一半是這段日子以來囫圇吞下的大半箱吸吸果凍。本想說與你分享腦子裡的一些世界,但總覺得這個關頭,腦子裡只有混沌。

一根可供攀爬的繩索——從戲劇教育中獲得的
擊中我的一種“承托” 很小的時候便因為機緣巧合接觸到了戲劇,從那以後,劇場變成了我童年和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容我、承托我,甚至塑造我,無論是思維模式還是做事方法。一定程度上,它也是我充滿了暴力與絕望的灰暗童年中一根可以供自己緊緊抓住並從中攀爬出來的繩索。

讓愛發電:與世界的輕觸碰——“停一停吧,你真美麗”
一個很不鮮明的創作計畫 Hi,各位Matties。這可能是我們第一次見面,也可能不是。如果是第一次的話,可以先通過這個明快的自我介紹文來簡單了解我。https://matters.news/@OcOcO/matters新人打卡-探求世界的腹語術-bafyreidlvp2szfgz...

社區活動提案:Matters虛擬評論集
上月發起的matters特隆星文明探索活動還沒有結束,但因擔心社區配捐獎金用完,於是在詢問Matty達成協議後,決定盡早發起這個早已想好的活動——虛擬評論寫作。博爾赫斯是我最喜歡的作家,在他的所有作品中,《虛構集》又是我最偏愛的一本。在這裡,先拋開那些個人所迷戀的形而上的東西不談,獨獨談談虛擬評論這種左右互搏的寫法。

那些飛撲向各自命運的人們——電影中的「戲入人生」
近來和朋友聊到兩種藝術觀,一種是生活模仿藝術,另外一種是藝術模仿生活。他講,他所喜愛的多為前者。因為前者極大地擴展了生活的可能性,他們不甘於夢僅僅作為夢存在於短暫又遙遠的虛無之中。於是在生活中嘗試造夢,嘗試將張狂、混亂又易碎的夢境生生拉入現實,肆意澎湃,姿態張揚宛若飛天。

有聲文|原諒一棵樹和一堵牆
可配合朗讀音頻食用 原谅一棵树和一堵墙 ...

過期影評|Are you trying to save my soul ?——《墜入》一場絲絨夢境
有劇透,但它經得起劇透。文末有彩蛋。“過期影評” 大學時期為某個電影公眾號撰稿,時常要追趕熱門電影去寫,追多了,追久了,便開始對電影感到麻木,尤其是對當下熱門電影迎合大眾的模式化敘事感到麻木。離開學校後,接到的其他類型工作越來越多,大概因為運氣好,也總是擁有許多選擇,可以挑最感興...

傳統詩詞創作|「無題」和其他一點感想
無題 此心無長物,蜉蝣寄吾身。人間何所有,朝露與輕塵。醒時悵惘眼,夢入九天雲。滄海何渺渺,一粟何紛紛。臨醴皆當醉,無路不迷津。雪驚飛鳥散,羽落是此身。最近在站上遇到了從前的網友@白髮生 ,他邀我參加活動,我不懂古體詩,也就一直沒有參加。

給所有的創作者和自己
一晃眼入駐matters已經兩個月了,我並非高產量作者,也很難保持高頻率的社交活動。事實上,開始多多給感興趣的文章留言還是近期才學會做的事。前日因讀@PoppelYang 和@廖珮岑 兩位友鄰的文章有感而發,創作了一篇小說,小說發布之後收到了@白髮生 生和@Pop...

小說|林子深處的血
一次拒絕直接描寫,只側面描寫人物情感發展的寫作練習 文末有彩蛋 深秋,樹林像一副流盡了血的空骨架,堪堪欲折地支撐著天地。

寫在不再恐同日的後一天
圖源自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自從意識到自己雙性戀的身份後,每年到了這個日子就有很多話想說,但今年忽然覺得所有的話都是對第一年的發言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即使是有所改變的重複。今年,朋友圈裡發聲的人肉眼可見地減少,我沒有失望。我了解ta們,這種發聲的減少並不來自於“不再認同”,而是來自於一種“常態化”。

社區活動提案|創建一個星球文明
博爾赫斯在《小徑分岔的花園》中提到了一個大概是由秘密社團集體創作出的文明——特隆。一批精通各個學科的人去創造發明,然後再將發明納入一個系統規劃。天文學家、生物學家、工程師、玄學家、詩人、倫理學家、化學家、代數學家、畫家、幾何學家等均對此有所貢獻。

Matters新人打卡|探求世界的腹語術
大家好,我是一個沒辦法簡單說清楚自己做什麼的自由職業者,也是一個有趣的都想學一下試試看的終身學習者。目前的工作概括來講就是長時間在家編劇、間歇性出門導演、經常被喊去演戲的狀態,偶爾也會去很多攝影師朋友那裡客串一下業餘模特,另外一些看起來有意思的雜七雜八的活動也會接一接。

春日疫情日記
下午在晃晃悠悠的車上醒來,忽然被明亮的陽光蒙了眼睛,目之所及的一切事物忽然變得醉醺醺的,風吹來的溫度時刻提醒我這個春日已經快要老去了。回想起大概三年前,家人開車帶我在西南地區自駕游,我坐在副駕駛,開著窗,就著蕩來蕩去的暖風一會兒便睡一小覺,睜開眼的時候常常不知身在何處,抬頭是青...

借一輪太陽給她
她每次想起來都不甚明白,那時的下午何以那樣長?長到彷彿時間的流逝不過是大人的一場幻覺,小孩子從不束縛在時間裡。長到無論她怎麼酣暢淋漓地用力過都過不完,太陽像是貪戀她似的,遲遲不肯落下山去。那時候她總能迅速地吃完午飯,很多時候是看著電視吃。

「我最懷念的人」空山新雨後
姥爺去世已經將近五年,我還是沒有真正記住這件事。它對我來說依然是陌生的,充滿了新鮮感。每每想到他,第一反應總是他應該在哪裡細緻寡言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前些天才剛聯絡過。我需要充分調動大腦對於事實的理性記憶,分析反應好一會兒才能確認他是真的過世了。

一面之缘的湖
昨晚夢見了很小很小的時候去過的一座山,說它是一座山僅僅因為在當時的旅行團眼裡那是一座山,大巴車上的每一個遊人都為了上山,去看山上的東西,在山上看山下的東西。而我已經忘記了山上有什麼東西,印象最深的是山腳下的一片大湖,從車窗望出去是蔚藍蔚藍的,很靜很年輕,不起皺紋,漂亮晶瑩地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