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櫥裡的讀者 Podcast
集中營倖存者,為什麼會有罪惡感?|《滅頂與生還》
按照「正常世界」的邏輯,當然是加害者們才應該要有罪惡感。

死亡證明上,「老」不是合法的死因
在死亡證明上,「年老」不是合法的死因。人們往往需要一個疾病名稱來解釋死亡。

九一一事件,是場大規模「原因缺失」的狀態
「九一一事件為美國社會帶來的,是大規模『原因缺失』的狀態。」 ── 美國社會學家 Charles Tilly

歷史上的今天:列寧格勒圍城戰,兼談蕭士塔高維奇
「戰爭為蘇聯人民帶來了痛苦,卻也意外帶來了訴說痛苦的權利。」 ── 蕭士塔高維奇

燦爛千陽:阿富汗婦女的故事,也是妳我她的故事
《燦爛千陽》雖是虛構作品,但兩位主角經歷的許多事,都是塔利班統治阿富汗時真實發生過的事。

動物有多聰明,我們可能知道嗎?
動物的智慧,是為了要解決牠們生活世界中的難題而發展出來的。

余英時為什麼是史學大師?談談《歷史與思想》
一個普通讀者眼中的余英時

古代奧運為什麼都裸體?(或者,為什麼他們不再那麼做了?)
對古希臘人來說,運動員裸體上陣,是如此理所當然的事情,彷彿不需要解釋。在古代文獻中,我們也找不到誰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換個角度問 ── 後來的運動員,為什麼不再裸體了?

曾經,奧運是業餘運動家的天下
古典學家從極其有限的材料中,透過縝密的邏輯推敲和想像力的飛越,重建出盡可能準確的古代奧運圖像。這,可是絲毫不遜於奧運賽事的頂級展演。

現代觀察者的誕生
19 世紀初歐洲人對視覺的興趣,早已不再是「如何透過眼睛觀看現實之物」,而是「如何利用眼球的生理特性,製造出原本不存在的幻象」。

今天是林布蘭生日,來讀點相關(但也沒那麼有關)的書吧!
林布蘭是十七世紀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但我們今天很難想像,林布蘭一輩子沒看過《蒙娜麗莎的微笑》。

今天是法蘭西共和國生日,來讀點相關的書吧!
除了是政治上的革命,法國大革命也是一場「時間感」的革命。

解剖眼球:19世紀的視覺文化大革命
攝影和現代繪畫,並非一對分道揚鑣的仇敵,而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共同的母親,就是 19 世紀歐洲人對眼球生理構造的解剖。

十九世紀:歐洲文明曾經的繁花時節
茨威格的自殺,無關乎戰爭的勝敗。從精神上來說,他早已經是一個活在昨日世界的人。

憑一人之力,寫出歐洲大陸最燦爛的繁花時節|《昨日世界》
歐洲文明最燦爛的繁花盛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已經永遠地消逝了。

探索孤獨:關於孤獨的四本書
從去年開始,因為封城的關係,許多人失去了正常的社交生活。如何面對孤單一人的自我?這個問題瞬間成為了全世界的課題,「孤獨」也成為網路書店的熱門詞彙。

孤獨是件好事嗎?關於孤獨的哲學辯證
孤獨和獨處是不同的。漢納鄂蘭認為,孤獨是沒有人陪伴自己,而獨處則是由自己陪伴自己。

死亡如何成為一件非日常的事
在現代化過程中,「死亡」本身成為了一個非日常的場景。所謂的「正常生活」和「臨終」,彷彿悄悄拉開了距離。

臨終者的孤寂
高齡 85 歲的社會學大師愛里亞斯:現代社會,臨終者早已面臨孤獨危機。

十九世紀:孤獨的誕生
我們今天會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感到孤獨、會在喧鬧歡騰的派對裡感到孤獨,這些都不存在於 18 世紀。在 18 世紀,我們甚至找不到一個詞彙相當於現代意義的孤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