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梭 jig1saw1 跨媒介文化計劃

@jig1saw1

展演二:《心如飛絮、氣若游絲》創作分享 (謝昊丹)

展演二:《心如飛絮、氣若游絲》這作品以形體、文本及詩歌訴說六個香港創作者於香港創作的情形與困難,不希望淪為傷感與圍爐取暖的場所,而是以詩意與意像展示創作者如何堅持、如何以創作折射出香港的文化。當香港文化以大敍事方式呈現時,我們由下而上地訴說自己所認知的香港文化,藉此保存活力。

轉載明報文章 - 《香港有座傻人塔》

原文 【明報專訊】小土因為參加了一個名為「織梭」的藝術計劃 ,在一節月會上,主辦單位請來博物館研究學者丁穎茵博士來分享何謂「香港風景」。她介紹了早年不同藝術家如何描繪香港太平山,細細闡述那些人怎樣將一個地方漸漸變成屬於自己的經過。其中她提到1950年代末,有5個「傻人」以近9個月...

織梭計劃工作坊反思 - 林入

我於織梭「跨身體工作坊」的一次經驗引發了對於身體與框架關係的思考。在工作坊中,我帶著一張凳子來到公園,本著想要坐下休息的心情。然而,保安要求我離開。根據法例第132章附例《遊樂場地規例》,南蓮園池有特定的管理模式。這一事件引起了我對於身體與框架關係的思考。

如何在香港編織文化介面? - 俞若玫

「織梭」跨媒介文化計劃很有視野,適時地在疫情及運動後,提出以藝術創作來反思香港文化本質,找來一班不同界別的創作人共構文化想像,並系統地以:殖民、 邊緣、 混雜性及 制度化來作為大家思考的切入點。但是香港的歷史及文化脈絡實在龐雜,要認真梳理絕不是一時三刻的事。

織梭計劃反思 - 李智良

在「織梭」三位策劃人的安排下,能與多位不同領域的文藝工作者,在疫情與「離散」的區隔下,超過一年持續對話,共同學習,如今想來實在彌足珍貴!與我過往參加的藝術家聯展或創作計劃截然不同,「織梭」計劃通過不同主題的工作坊、藝術家分享,講座、展演等活動,讓參與的藝術家有充分時間探索香港文化...

織梭計劃反思 - 王俊豪

在被邀請參與這項計劃時,心裡懷藉又喜又驚的心情答應。喜原因有四;一是可以藉此認識更多不同文化界別的朋友,而且能相聚創作,坊間甚少此類平台。二是計劃並不是只為數個月的製作為目標,而是通過工作坊交流、給予時間實驗、修正;一個以年計的目標。三是其主題,對於這幾年間劇變的香港,在孤獨面對...

織梭計劃反思 - 李嘉儀

西貢某個村落裡的某間住所,是我們一行人常常聚會的地點。每次我乘上往西貢的小巴,看風景在身邊掠過,總是將某所建築物定為將要下車的信號,然後一個人在隱約的山林中走一段路,有時晴朗,有時濕滑,並想像大家在或早或晚時,都如小溪一樣,依循路徑,緩緩地流向某個讓我們發聲的地方,那個語言與身體的凹陷處。

〈想法的釀藏〉- 梁莉姿

過去近兩年,有這麼一段時期的週末,我都提早吃飯,準時回家,打開電腦,以視像會議連結遠方,透過彩色屏幕,與在港的創作者們,參與讀書會、工作、討論、分享,游走不同議題及關鍵字,在經驗自述與交錯中,啟發出新的火花。作為身在異地的計劃參與者,仍記得這麼一份練習,是讓大家去找一位已離港的友人,訪問其十道問題。

​​《​關於山、我及我們》- 陳李才

從我家出走不遠​,​便可眺望到山的形象——一隻隱匿山中的獅子,長久餵食以烈日以風雨,然後成為山的部份。​偶爾,我乘搭小巴駛上天橋,離開​圍封的地面再看遠山,獅子​的形狀也隨之消失​。​​ ​​參與​​織梭計劃這一年多,我總在離家回家的路上想從山裡​看​出甚麼。

關於織梭計劃的幾點反思 - 小土

異質跨界,受益良多 這是很難得的藝術家交流計劃,甚至可說是香港史無前例。交流計劃確實多的是,但橫跨超過一年,且在年內藝術家定期會面,幾乎每月最少一次會面。每次聚會除有主題分享,有讀書會,也有互評創作等,最後就是展覽和演出。隨著這極密集和高強度的互動過程,每位創作者各自得到不同滋養和刺激。

織梭計劃反思 - 李慧筠

織梭計劃並不只是生出個人的創作,而是織成了一個有機的創作網絡,透過不同的工作坊和閱讀分享,紮實地鋪展問題、深挖思考,透過面對面的交流去實現想像的空間。我很享受過程中的每一次討論和碎語。因著計劃的其中一個主題「混雜」,我希望關注歷史的風景怎樣由繁複的記憶建構而成,最終促成作品由20多個文本所組成、拉扯、互通的呈現方式。

《並置的聲音》跨媒介文藝計劃

以「空間」開啟討論,處理和分析文化硬件/實物、社會歷史與文化的關聯、梳理不同媒介的藝術如何反映當時文化,同時建立藝術家的在宏大文化下各自的小敘事。

未命名

我們辯證、我們發問:什麼是香港文化?什麼是香港?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