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菌
崔健:朽朽老矣卻依然憤怒的飛狗
昨晚第33屆金曲獎最佳華語男歌手頒給中國搖滾教父崔健。一時間,網路輿論沸騰炸鍋。人人都在問誰是崔健?為什麼金曲獎要頒給一個中國人?尤有甚者,敵國人。

劉森:一場在華北的浪漫革命
「華北無浪漫,有的只是現實主義」,引用《死如秋葉》裡的歌詞,中國網民的一席短評,正面擊中這一個世代、這一群人的心臟。

我所聽到的中國音樂:內捲、躺平、喪
一般印象中,中國存在強力的言論審查,制度之下的中國人只能選擇「順從」或是「出走」,前者形成了小粉紅與戰狼的刻板印象,而後者則是近來備受討論的「潤學」。但是我在最近的中國音樂裡,聽到了一些「發聲」與「偷渡」的意見,而這些聲音距離主流舞台並不遙遠,我們該如何理解中國音樂與社會、政治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