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係者二號
自由課:「龐一鳴先生:生活之必要」的筆記
雖然前面這一刻革命未成功,但革命成功後的生活如何在這一刻可以呈現出來。」— 龐一鳴:生活之必要/ Matters 自由課 他從社區劇場,邀請大家一起參與演出的理念講起。以「觀演者」(spect-actor)的身分來實踐思考,嘗試看見(體驗)不同的可能性。
「十個救火的少年」:香港反修例運動中的恐懼與自由
*原刊於2020年二月份出版《人類學視界》第二十六期「原來人生是像一片薄如蟬翼的玻璃那麼脆弱。」這幾個月來讀著香港的新聞,我常常這麼想。香港從2019年六月以來發生的事,對我而言似乎定格在一些難以抹滅的畫面。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記述一下六月份的幾個畫面,還有一些之後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