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腿開開
人生有兩個誤區
1. 我要越來越好: 否定了自己原本就是好的,也遺忘了自己才是打分數的人,處在一個永無止盡的追尋與不滿意之中。人永遠不可能成為所不是的,只能成為原本就是的。2. 我要更好: 好不容易達到一個目標,又看到別人比自己厲害,所以要更努力。其實你要的不是好而已,而是要「比別人更好」,我要更特別,我要跟別人不一樣。

不再當真,我的一個中國與臺灣
圖片來自博恩【TAIWAN】與劉樂妍【CHINA】許多人都已經就此主題發表對中國各個層面的觀察,我想要把內容縮窄為為臺灣人與中國之間的矛盾。我是七年級生,小學時候每到雙十佳節,家家戶戶與街道上全都插滿了密密麻麻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好似隔幾步路就有一面,連我家樓下大門都有。

眼睛睜不開,可不可以不上班?
Photo by Bethany Legg on Unsplash刺耳的晨間音樂響起,那位不敢不去上班的我,把好夢正甜的我拽醒。用盡全力把沉甸甸的眼皮撐開,哇~又是美好的一天。喔不,今天又是上班日。經濟學家凱因斯明明預測2030年,每週工時會減少至15小時。

我們為什麼落入了生死無常的世界?|夢外之音 |小飛蟲筆記 01-Jun-19
Photo by Alinenok on Unsplash我們為什麼落入了生死無常的世界?|夢外之音 |小飛蟲筆記 01-Jun-19☆在天國是創造同工,所以我們就是上主,但前提是我們的意願一致。若證到了我們就是上主,請問你是證到自己是造物主,還是證到了上主(造靈者)?

奇蹟能瓦解時間幻相
Photo by Andrik Langfield on Unsplash奇蹟能瓦解時間幻相 空間與時間不是額外被創造的,而是天人分裂後的一種特性。在一體之境,我們無所不在,交流毫不受限,時間跟空間在此都失去了意義。時間從來不是客觀存在的,當我們沒有盯著時鐘,我們怎麼能證明時間流向跟我們預期的一樣呢?

奇蹟課程震撼我的十個真相(上)
Photo by Andre Guerra on Unsplash奇蹟課程震撼我的十個真相(上)《奇蹟課程》在靈修領域以寬恕心法獨樹一幟,又不與任何法門相互衝突,越來越成為顯學。到底此課程有甚麼特別的深意?為什麼我剛開始修習時如此震驚不已?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圖片來源:Miniature Lightbulb People Seek Life from Power Outlets By Katie Hosmer自從開始看《奇蹟課程》,就養成了看書的習慣,以我這個網癮重度患者來說,簡直天要下紅雨了。

神到底說了甚麼?
這幾天在Play圖書偶然看到了《神說了什麼》,也就是《與神對話》作者 尼爾‧唐納‧沃許嘗試把他的原作三部曲濃縮而成的精華版。我個人還算奇葩,從大學直到出社會中間,陸陸續續讀過了幾本新時代的書,但都是比較偏向成功學的用途。之後中間都沒看書,直到29歲那年突然遇到了《奇蹟課程》,彷彿...

富者越富,窮者越窮。馬太效應是什麼?|開開讀經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馬太效應由美國社會學者羅伯特‧莫頓於1968年提出後,被廣泛使用在經濟學領域,也在社會心理學、化學及圖書資訊學等被引用。多數人怎麼解讀聖經這則寓意?J兄又是怎麼在《奇蹟課程》教導這個觀念的呢?

上課放個宇宙無敵臭水屁,小便看則言不及義靜思語。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合理嗎?記得高中時,每每如廁,都會看到貼在白色牆壁上的靜思語。諸如「甘願做,歡喜受。」、「失敗為成功之母」還有「兒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最後一句當然玩笑話。有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在解尿的時候,邊看邊困惑了好久。這句話說:「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