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歷史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
大峽對於中國歷史非常愛好,其中的評論與感想。

中國歷史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
大峽對於中國歷史非常愛好,其中的評論與感想。
盛世中的藏污納垢,晁錯與周亞夫
https://www.chinatimes.com/hottopic/20190207000033-260812?chdtv 西漢的悲劇人物,晁錯與周亞夫。每當想起他們兩人,我的心就很沉重,兩個為國為民有功的忠臣,卻落得悲慘下場。西漢文景之治--黃老之治體制下太平的社會,卻還是有髒汙雜質的時期,那就是七國之亂。

老人承認自己遲鈍了急流勇退,更令人尊敬
攝影師:Pixabay: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34761/ 美國總統拜登前日宣布退選引發震動,但卻也在意料之中,他在與川普辯論中已盡顯遲鈍老態,退選雖不甘,但不得不如此。民主社會的總統不是「帝王」,尚有許多幕僚及人民媒體發出呼籲提…
你能壓抑住情緒,接受讓自己不爽的建議嗎?
Photo by:The Coach Space: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977565/袁紹有一傑出謀士田豐,已觀察到官渡之戰袁紹的劣勢,提出策略請袁紹堅守,不可擅自出戰,但袁紹受讒言蠱惑,怒將田豐打入大牢,待戰後再處置他!

魯迅《鑄劍》怪誕卻涵義很深的短篇小說
當弱者藉由正義挑戰強權,強權隕落了,弱者與正義呢?也可能跟著一齊蕩然無存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對於現在台海形勢有微妙的雷同...
人們渴望和平,不過野心家並不會因為你的仁慈而罷手。

聊聊東晉與前秦的「淝水之戰」,驚訝結果如同兒戲...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戰役,決定了東晉繼續偏安的局面。但淝水之戰的勝方:東晉指揮官謝安,完全沒有戰略機智,卻反而能以少勝多,這是為什麼呢?只能說是純粹的「運氣」。其實兩造作戰,或多或少都有運氣成分在內,但是從沒有像淝水之戰如此的戲劇化的誇張戲碼。

從「公公偏頭痛」看到明朝及清朝
Photo by Gigi on Unsplash最近看了周杰倫之前的歌曲MV「公公偏頭痛」,這是一個搞笑搞怪的歌曲,其實娛樂性蠻高的,我從中卻看到一些歷史,回顧以往的舊時代。看到以這首歌曲開頭以為是輕鬆文的讀者不好意思,其實這一篇文是嚴肅的,請各位莫怪。

看天象預測命運及未來?說笑吧?但這件事已認真看待千年了!
雖然現在沒有了古代的天文台長了,但我們始終都離不開「傳統」或是「迷信」,愈無法證明的事,愈是覺得有神奇的力量在拉著我們,並深信不疑。

宋朝的偏安源自皇家恐懼私心。那如果是台灣的未來,那該怎麼辦?
宋朝窩曩偏安,但從整體的層面來說,宋依然是太平盛世無誤...

古代《嫡長子制度》,現代人價值觀強加於人的怪異表現...
出口閉口長子長孫長女要多擔待的人,常都是同輩或不相干的親友,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每次聽每次傻眼,相當刺耳...

喜愛舊事物的天生個性
Photo by Ajeet Mestry on Unsplash《世說新語‧賢媛》:「桓車騎不好著新衣,浴後,婦故送新衣與。車騎大怒,催使持去。婦更持還,傳語云:『衣不經新,何由而故?』 桓公大笑著之。」這是世說新語的賢媛篇,賢媛在這裡意指賢慧的妻子。

明朝土木堡之變與宋朝靖康之恥的不同之處,耐人尋味
https://fastread.xyz/posts/52916前言前兩天,喜愛歷史的朋友提到「明武宗正德皇帝」,讓一度覺得自己明朝歷史超熟的我,居然也開始搞混了時期,誤以為是土木堡之變的明英宗朱祁鎮... 明朝的皇帝大部分都很顢頇,而且都會寵信一個大太監,去除幾個有名的皇帝朱元...

明朝大禮議事件,硬要人把伯伯稱呼為爸爸...
https://xw.qq.com/cmsid/20190630A0KNV100明朝曾發生有名的「大禮議」一案。「大禮議」這件事對現代人來說至為可笑,但當時的儒家理學盛行,這可是百般嚴肅的大事。大禮議來由大禮議事件的開始簡單一點兒說,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死後沒有兒子,大臣們研議把帝位傳給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

歷史上依前車之鑑所做的改革,始終不完美!問題出在何處呢?
Photo by:Paulo Marcelo Martins: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412603/歷史總是從不同面向不斷重演。宋朝的強幹弱枝、中央集權政策,是出自於唐末節度使藩鎮割據之亂而衍伸出的產物,當思亡國前車之鑑,當然就朝這方面改善。

一朝聖人兩朝天子的朱姓
福建武夷山朱熹講學的武夷精舍 攝於2019年有個新認識的姐,姓朱。她得意地說:「一朝聖人兩朝天子的朱」。「聖人」說的是南宋儒家理學巨擘朱熹,而明朝的「朱」人盡皆知。不過還有哪一朝是姓朱呢?對歷史沒有太關心的人,應該早就忘光了,但小弟我卻恰好對歷史大有興趣。

古人的四十件樂事,你能感受幾件?
圖為不專業示範「撫琴」攝於2023年無意間看到「古人四十件樂事」。以現在看來,這都是有相當修為的人才能達到的境界,所謂「樂事」看來像是淡如水的風雅,但人生到頭來不就是求這樣的平靜嗎?現代人能平靜下來,恐怕要年紀愈長,或是看破世事者能辦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