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ihuayü
越南光伏風電爆發式增長過後...
越南承諾將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但缺乏連續性的政策以及容量有限的電網使得光伏和風能行業陷入停滯。多名業內人士稱,越南政府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對中國投資者持謹慎態度。一名中資企業經理稱,跨國金流等程序常受兩國緊張關係所牽連。越南政府正在制訂新版電力發展規劃,預計將大幅增加液化天然氣和海上風電。

專訪馬哈蒂爾:全面振興馬中關係
面對正歷經「調整後、再出發」的馬中關係,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有何期待?隱退15年後再執國家權柄的他,對本國、亞洲以及世界局勢的看法,和過去有哪些異同?

被中緬油氣管道改變的緬甸村莊
中緬油氣管道的建設歷時近十年,經緬甸軍政府和民選政府更迭考驗。但這項能給緬甸政府帶來利益的能源基建工程,卻難以得到當地普通民眾的諒解。管道工程隊村民賴以維生的土地的攫取、生活形態的衝擊,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成為被剝奪的對象。如何與當地社區形成更良性的互助互益,是期望做到良善管理的企業與外商無法繞過的難題。

希臘第一大港的起死回生之路
海運行業在希臘經濟中地位舉足輕重,作為地中海第一大港,比雷埃夫斯港的命運牽動國內外的目光。「中國企業剛來時,希臘社會對即將發生的改變確實非常懷疑...(但是我們發現)他們帶來的不只是錢,還有技術。我認為,我們確實信任這種關係與操作」,史特吉烏利斯說。

「後危機」時期的希臘,對存在感日強的中國怎麼想
位處歐亞之間,社會氛圍與中國同樣重視「關係」的希臘擁有全歐最高比例的中小型企業。量小質精、重視長期回報是希臘民營產業的特色。希臘正逐步走出債務泥淖,來到「求變」的當口。在比雷埃夫斯港項目的主導方中遠海運操盤下,許多希臘人迄今對這座希臘第一大港投資案反應頗為正面的根源為何?

資源詛咒?赤道島國印尼為何難推綠電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印尼中央政府為應對政治民主化訴求,開始下放行政權力,使得省級和地方官員獲得更多裁量權和賺取灰色收入的機會。煤炭很快成為印尼政客不可或缺的資金來源,從總統候選人、國會議員、地方精英到政治贊助人,許多政要都在煤礦和電力公司持有股份。

兩個男人和這個國家之間的愛恨情仇
安瓦爾早在20多年前就被廣泛視為接班人,此後卻與馬哈蒂爾翻臉並兩度入獄。歷經纏鬥,兩人在馬國政局演變的關鍵時刻聯手,這也使安瓦爾再次坐到馬來西亞「候任總理」的位置上。安瓦爾的英語詞藻華麗,富有典故與比喻。當財新記者問道,作為一個在宦海凶濤中因為極個人化但又顯然帶有政治性的理由而兩…

受勸返令和疫情夾擊,緬北中國人拋售家產、苦等叫號,佤邦多地幾近空城
中國多地政府旨在打擊跨境賭詐的「勸返」行動影響了緬甸北部數以萬計的普通中國人。「國內政策對電信詐騙公司打擊很大,以前一個『人頭』可能幾千元,現在已經飆升到三四萬了。各種公司都在內卷,嚴加限制員工的行動。」李家傑說。「應當提出的問題是:為什麼許多背後主使仍逍遙法外?

緬甸變天近四個月,企業家艱難求生,海歸何去何從?
對於30多歲的欽欽而言,2月發生的事情是她至今遇到過的「最糟的事」。民主改革帶給她切身感受到的經濟紅利,「以往我們沒有旅遊或休閒的概念,因為沒有多餘的錢,不做沒有目的的移動。改革讓我們口袋里有錢,能買車、買房、買珠寶,還能出國旅行。」互聯網企業家漢妮說,「由於大部分人不希望被軍隊統治,許多科技人才正考慮移居海外。

緬甸外商如履薄冰,跨國企業受到嚴格審視,美歐制裁效果堪憂
長期獨立於全球金融體系的緬甸,目前依然缺乏完善的金融制度,整個社會嚴重依賴現金交易,銀行業的持續癱瘓及現金短缺使得營商環境變得更糟了。由於軍方暴行的升級,一些國際公司正在考慮或已經切斷與軍控企業的商業關係。美國、英國及歐盟數度出台針對緬甸軍方以及軍控企業的制裁,但ICG提醒說,制…

說再見並不容易... 緬甸變天後,外籍工作者紛紛撤離,中資工廠擔心訂單沒著落
「我們公司大部分外籍員工都在2月的最後一週離開了,改為遠程工作。」一家電商公司的財務人士告訴《鳳凰週刊》,「只有那些和本地人結了婚的外籍工作者才選擇留下來。」數名在緬的外籍人士表示,由於緬籍配偶及孩子拿不到外國簽證,不少與當地人結婚的外籍人士選擇留在緬甸。

抗議中的緬甸各族:曾經「走到哪都被欺負」,華人為何參與示威遊行?
「我們都知道(民盟政府治下的)國家還不完美,但自從軍人奪權以來,我們彷彿回到了沒有網絡的年代,感到前途未卜。」慕汶夠說,「交通要道、銀行外都是軍警,他們還會隨時到平民家中查戶(以便查看是否有外人留宿),每個角落都讓人感到恐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