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日子
初次冥想接觸
當遇到事情無如自己初衷般完美的時候,我總是很習慣性的想全部重新開始,然後對每次都沒做到的自己進行一番內心譴責,這種習慣是一直到我接觸了冥想的時候才逐漸淡化。剛開始接觸冥想之前,我是先接觸到楊定一先生的《靜坐》書籍,原先也想著每天來靜坐20分鐘,讓自己可以定下心來專注於內在,但後來...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讀後感2-自卑
以前的理解,有自信的人=成功的人。許多故事中的反派角色,似乎多少都擁有自卑感的形象,讓人覺得自卑二字跟失敗、反派好像劃上了等號。國小時期,就發現我很容易自覺不夠好,因此,特別欣賞別人的優點,也羨慕他人的長處。同樣的錯,都覺得別人做錯只要改過就好,自己做錯就是大錯特錯,無法饒恕。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讀後感
一直希望自己可以養成看書的習慣,這半年,算了一下不知不覺,大約一個多月看完一本書,總算是有在慢慢還書櫃上的書債了(笑) 對我而言,看書有多種方式,有些是單純看文字,體會詞意,感受意境;有些就像是心靈雞湯,體悟人生道理;也有工具書,提供專業知識,幫助學習等。

願望清單
新的生活很容易,新的心態卻不容易。以往對於生活感到疲憊時,總會習慣性地想買本新的筆記本,重新寫下對自己的期許,願望清單,然後反覆告訴自己「現在開始,我就要一一實現它們」。實際上,有完成的項目寥寥無幾,更別說有毅力地將它們變成一種生活習慣了。

初來乍到
馬特市的市民們大家好,近半年來自己在生活上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改變,雖說半年前的我算不上悲慘世界,卻也時常弄得自己緊張兮兮,不知所措,甚至常常影響身邊關心自己的親朋好友們,自己看著也是愧疚萬分。從小也算是有主見的,有個人意識的。但當獨自面對生活二字久了之後,總是不自信地想砍掉重練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