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XIAOMING
文明抗疫还是蛮干 ——再谈入室消杀
疫情期间在小区大范围喷消毒液,这种行为逐渐被称为消杀,或许它也是一个语言陷阱:消毒一直在失败,毒一直在。为了不共存,就要让杀毒行为持续不断。而且,明摆着它又不是虫,不是细菌,死而复生,几次转型 。所以,消杀这个词变成对一种大规模持续性战斗行为的概括。
囤粮不如囤个瓜
看到各种囤粮贴,都是把希望寄托在个体自救一途;我认为有点带偏方向了。人是有社会力量的,人是需要连接的,人们连接起来是有规则的。这个规则系统要来提供社会保障,社会保障要通过良好的制度来运作。抗灾要有想象力,想象力的出发点在于我们是人,不是动物。
陪同孩子隔离,必须感染新冠吗?
批评和监督是抗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特别感谢那位“A徐师傅建筑垃圾装修垃圾清运”的帖子,正是通过他的实地拍摄,这么多读者看到内情,掀起舆论旋风,还有专家发声,促成了今天的改变。
铁链下的八孩母亲:自我认定与答记者问
回想到铁链母亲的自我表达以及她在医院里的表情,我想就她对自己处境的定义与《答记者问》里给出的事实做一分析;且看她的命运如何被她自己界定和官方陈述。
在无耻的情人节,感谢值得感谢的人们
文/ 艾晓明 图/ 摄影家恭一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是情人节,写下这三个字,感觉太可笑,也太无耻了。那些纸面上承诺着爱与要我们爱的东西,字面上比爹娘更亲,实际就是那条铁链那把锁。徐州地狱里一个女疯子在爬行,一个八孩妈说出了天机:这个世界不要俺了——一语道破,世界与我的隔绝、我与...

昨日的身影 ——痛悼张青
如今,张青荣归主怀,她的灵魂当会遨游在神的世界,成为挚爱人类的天使。我们怀念她,也感恩她的付出。我们还要把绝望的心情收拾起来,像她生前那样看到远方,如她曾说……

昨天的月光 —— 致未来的你们
今天晚上 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 已经六十多年 一个名叫国栋的人 那夜独自走到井边 他不管自己的名字叫国栋 不管举国的欢闹 擎天的宏愿 不管他的妻子还在哺乳 那个叫亮亮的婴儿 从今夜 永不再见 今天全没月光 我知道不妙 早上小心出门 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你熬过1960年的冷月 ...

有个叫妞妞的孩子要回家
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从此天下人都要记住你的名字 从此每一滴雨水都是泪珠 从此爸爸每天都在这里等你 从春到夏 从今夜到白头 妞妞是个上学的女孩吗 她很独立很爱笑吗 她喜欢唱歌还是爱画画 她穿着校服还是花裙子呢 爸爸骑车从很远的地方过来 爸爸记得今天是头七 第七天的魂魄要回家 ...

死亡诗社(武汉版)
艾晓明 死亡被风干了一年 失去水 空气 颜色和重量 单调 苍白 不再回来了吧 一本扔掉的旧年历 白昼蝼蚁 死亡始终难以言述 怎么数也数不出数字的意思 一千、一万、一百万、三千万…… 你随便,从一数起,数到明天、明年…… 死亡沤在心里 在梦中崩溃 死不悔改 名字碎成弹...
一伊的水仙
2020年1 月 23 日,星期四,农历廿九 离大年除夕还有一天,当日,武汉封城 武汉人故事 她们计划去三亚度假3天,结果待了整整100天…… 侯一伊, 武汉设计师,以下图片都来自一伊。印象中,一伊第一次到我家来,就是送水仙。

“我还不是到处说!” ——律师尚满庆的封城时光
写在前面: 武汉封城一周年即将来临了,但在感觉中,这个主题早已不再时兴。生活在继续,“封城日记”没有继续流行。活着的人背负各自的压力、困厄、失去和希望,在外地零星疫情的消息中,从冬月走进腊月。我这篇文章是去年6月写的,也没发过。我总想知道更多的事情,但是与我之所想,只是有少无多。
今天,在丁香路611号上班 (外一首)
艾晓明 今天 很多人去了丁香路 大上海的浦东新区 特别安全 警察成群结队 左胸标志:辅警 右胸标志:专业 搞不清楚专业的为啥是辅警?难道正式警察不专业?张展的辩护律师张科科进入法庭 图片来自现场志愿者今天科科律师去上班了 他被告诫 不要接受歪煤采访 正媒到场了吗?
疫情时代的狂人日记——关于张展
今天是平安夜,我没有对任何人说一句“圣诞快乐”。因为,今天,在此地,此时,此刻,我无法不格外地想到一个人、一位女性、基督徒:张展。她在受苦,从夏天六月里开始绝食,持续地被鼻饲而维持生命。她被施以脚镣,两只手被约束带束缚。她所受的折磨,用前律师李和平的话来说是“一秒钟等于一万年”。
在历史的夹缝中
——读吴定宇《守望:陈寅恪往事》中有关档案史料的笔记 艾晓明 前排是答辩委员会老师们,吴定宇教授(右一),后排是研究生们,摄于2012年 吴定宇教授是我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老同事,从1994年到1999年,大约五年的时间里,我们不仅从事同一科目的教学,也...

疫情袭来 我们还蒙在鼓里 ——庚子年武汉大疫追忆之一
写在前面: 今天是 12 月 5 日,昨天我整理出这篇长文,给朋友的公号投稿,因为我自己的公号早就被永久封禁了。朋友说,有关武汉大疫的一律不发,会炸号。今天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上发出,也被封了,读者还是看不见。我也转发了若干小群,附言: 大疫迫近、席卷、渐远,武汉一年将尽。
最深的爱就是爱正义 ——红岩志士周居正及其妻子儿女的生命悲歌
艾晓明 2019年7月11日,新华网上登出报道:《“中国强大,人民幸福,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专访渣滓洞、白公馆脱险志士》;这日,我访问的白公馆脱险志士周居正先生的女儿周复甦还活在这个世界,但是,没有记者去采访她;这是永远的错过。那篇报道的开头是这样的:重庆渣滓洞监狱,24岁...

语言的缝隙与社会抗争——九年前艾晓明与徐坦对谈关键词
2011年1月26日,在对话现场说明:2011年初在深圳,我和艺术家徐坦老师有过一场对话。近日校对后,他们的公众号却无法推出,据说第一、二段就有十一个敏感词,两个违禁词。这么说来,我好像看见了一道道栅栏,这是语言被囚禁的状态。我在重新审校记录稿时,不断地发现遗忘不仅发生在社会,也发生在自己身上。

死亡就是千言万语(代序)
图片来自群友郁金香,在病房中拍摄写在前面: 我的写作几乎追不上死亡的步伐,数日来,一位群友因父亲蒙冤难伸而自杀身亡,让我深陷不安。朋友、小妹,我承诺了帮你整理出你的申诉,还有很多事情我们计划去做,可是,你为什么不等了?秋光正好,数日的连阴雨带来的抑郁又被扫空。
舞者 ——寄语
舞者 ——寄语 (艾晓明) 牵马的被马牵了 挡枪的被枪挡了 收尸的被尸收了 潇潇嘶鸣 敢怒者无言以对 男子汉多是垂目低眉 好一个峻武刑天 女舞者天眼如炬 子夜时分 单挑帝国 九月 头颅轰然坠落 一万重青山若渴 二士同心 春风剪裁白雪 不弃不舍 十...
教師節,請你不要說什麼快樂
教師節又到了,可是,又有什麼意思呢?作為曾經的教師,並不覺得因為這個節日受到了更多的尊重;好像也沒有什麼實惠。如今來當教師,不知有多少難處。你打算跟學生說實話嗎?說多了你自己就算完了。再說,學生要信了你,自己被整的時候,你可救得了他/她?救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