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口欒樨餅

AlvisSio
·
(修改过)
·
IPFS
·

味覺所能掀起的記憶,太多、太狂、太洶湧。

本來以為已經說服自己,今年不會有機會吃上一口龍船頭飯,所以佛誕當天,也真提不起勁去寫、去想任何與之相關的事,但原來佛誕當日的味覺回憶,真的不只龍船頭飯。

至少還有欒樨餅。

欒樨(粵音「煙西」)餅是甚麼?從前的我可沒深究太多,只知道每年農曆四、五月時,家中總會出現這樣一盒墨綠色的糕餅,均是由上了年紀的長輩親手製作,然後送到我家。據爸爸口中得知,這一片片的欒樨餅,雖無亮麗外表,也沒任何餡料,看似無甚特別,但其實由搗葉、混粉、壓模、蒸熟,一個又一個步驟做來,確是耗費不少時間和心神;所以餅雖薄,但情意濃。

那說到底,欒樨餅是否美食?我的答案是:中規中矩。於我而言,一口咬下時那清香味道、軟糯口感,確實清新;但不好此道者,一句「一陣草青味」就毅然放下。的確,鹹魚青菜,各有所愛,逼也逼不來。

而我之所以會又再次想起欒樨餅,不是因為家中有人提起,而是因為昨日的大太陽把外出的慾望悉數嚇走,在家播起YouTube時,竟隨機播到了某家齋菜館主人在佛寺與欒樨樹相遇的故事,一看之下,方知道欒樨餅與佛誕的淵源;順藤摸瓜,也找到了它和中山的關係,以及那些清熱解毒、驅穢健脾的功效介紹。

那些被塵封兩年有多的欒樨餅記憶,就這樣,被一段影片重新掀起、翻開;而且襲來的速度是如此高速,令人束手無策。

再等一個佛誕吧,到時就能吃到家中的欒樨餅了。我這樣跟自己說。

只是當心念一轉,想起那些與家人隔著一道高牆,不知何年何日才可歸家的人,就覺得來年或能吃下的那一口欒樨餅,恐怕會是甘中帶苦,卻又有苦難言。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AlvisSio九十後澳門人,長期關注、書寫港澳兩地的一切。 著作︰《Lonely Planet IN 香港與澳門》第二版、《戀殖世紀--港澳殖民印記》。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布」包治百病 之 心情透視器

想當一位稱職「貓奴」?請看看這個

還原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