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思想和生平简介(9)宗教观
支持甘地一生为其同胞奔波和牺牲的精神支柱是他的宗教信仰。信仰在甘地的生活中占有中心地位。在《实验》中,他的最亲近的朋友都是信仰极虔诚或喜欢探讨信仰问题的人。
甘地在虔诚的印度教家庭长大,但小时候并未读过宗教经典。对年轻的甘地而言,宗教只是父母和社会文化传统等外界力量强加给他的行为规范,所以他虽然不得不遵守,却心有不甘,不时会开小差。后来在英国和南非被基督教、伊斯兰教、神智派 (theosophy) 等宗教的教徒们热情传教,才开始阅读一些宗教经典。
甘地对《圣经》中的《旧约》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读到《新约》的“登山宝训”时精神大振,说是 “直入我心” (straight into my heart)。
对各教都有所涉猎之后,甘地认定印度教最适合自己。从此,印度教从被父母和社会文化强加于自己的“强扭的瓜”变成了自己内心的选择,他也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动摇者变成了朝圣路上忠贞不二的苦行僧。由此可见自由选择在一个人身上可能激发出的能量是何等巨大。
甘地虽然成了坚定的印度教徒,但从他在《实验》等著作中听不到宗教说教。他不自称是天父下凡、有神附体,也不认为自己的宗教是完美无缺的宗教。
“内心的声音可以是从神而来,也可能是从魔鬼而来。两者从来都在人的心中征战。声音的内涵取决于行动。” 【36】
“我唯一想要的美德就是真理和非暴力。我没有任何超人的能力;我也不想要。我与我的最弱小的同胞一样都是速朽的肉眼凡胎,也跟所有的人一样容易犯错误。” 【37】
真理是甘地宗教观中的中心概念。他心目中的真理包括科学意义上的真,如尊重事实、理性思考、行动的现实可行性、行为的因果关系等,也包括伦理学意义上的善,如社会公正、人人平等、言而有信、换位思考等。虽然自称为忠贞的印度教徒,他一生致力于推翻印度教中最根深蒂固的传统:种姓制度。这可以理解为,在甘地看来,种姓制度违背了人人平等的善的真理。
理解甘地心目中的真理的另一个角度是从反面来看,即看哪些行为是与真理背道而驰,比如:对自己的种族和背景有优越感,就会歧视他人;认识中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就难以看到事情的本来面目;被恐惧感、虚荣心控制,或被权力欲驱使,就不敢面对真相、或会故意掩盖、扭曲真相;喜欢冲动,就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这些在甘地看来都属于非真理。所以要想接近真理,就要努力去除自己的优越感、偏见、恐惧感、虚荣心、权力欲、感情用事的习惯等。这些都是甘地的“自我纯化”努力的一部分,是他求得真理的手段。
以恐惧感为例,非暴力抗争运动要求参加者敢于牺牲自己,那么作为运动的组织者,当然要自己准备好作出最大的牺牲。甘地从小时候的对什么都害怕的“胆小鬼”(甘地自称)变成一次一次把自己的生命抵押进去的钢筋铁骨,其勇气的千百倍的增加当是他的自我纯化的努力的重大成就之一。
甘地的真理实验的范围包括其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角落:除了非暴力抗争运动,还有营养、禁食、禁欲、儿童教育、公共卫生、医疗等方面。他不轻易在自己实验证实之前接受任何教条为真理,可以说是把批判式思维做到了极致。
自然,一个人不可能穷尽真理,甘地也不例外。甘地对医疗、营养、教育等领域的不少见解在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人看来是站不住脚的。他对未来印度的展望也不像一个真实的国家,而更像是乌托邦。
好在甘地不认为自己的判断是终极真理。从《实验》中的一段话中可以看到甘地对他的真理实验的谨慎态度。那是在南非时他的妻子嘉斯杜白身患重病,他建议妻子使用他在书上看来、自己也正在实验的无盐、无豆类的食谱,而妻子不感兴趣,于是争吵起来。后来甘地说服了妻子采用这样的食谱,
“从这以后嘉斯杜白的身体很快好起来了 – 到底是由于采用了无盐、无豆类的食谱,还是由于食物中其它成分的某些改变,还是由于我严格遵守一些其它的护理原则,还是我们的争吵给她精神上的震动,我不知道。如果是由于这些原因中的某一种,是在多大程度上起了作用,我也不知道。但不管怎么说,她很快好起来了,出血完全停止了,我的江湖郎中的名声好像又高了一些。”【38】
甘地的所有工作和牺牲都可以说是出于宗教热忱,但他对其它宗教尊重有加。后来甘地发现真理也是沟通宗教徒和无神论者的桥梁,于是把他早先的“神就是真理”的说法改为“真理就是神”,以期与无神论者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即使是无神论者也不怀疑真理的力量。无神论者忠于真理,但毫不犹豫地否定神的存在。从他们的立场来看,他们是对的。”【39】
甘地在晚年因为努力捍卫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团结和平等地位而被视为对穆斯林软弱妥协,最终被本教中狂热分子枪杀。但甘地的感召已经深入印度政治家们的心中,政教分离的政体得以在印度存活下来。
甘地努力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原动力可以说是来自于他的宗教信仰。同样的宗教信仰也让他把自己的社会活动的终极目的定位在教育和改造人的内心世界。可以把他与大众的关系比作一个无穷耐心的老师和他的志趣各异、程度各异的学生的关系。这是他与绝大多数政治家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后者的社会活动的主要原动力是权力欲,试图达到的目的是用自己的意愿来规范大众。他们与大众的关系更像是牧羊犬与羊群的关系,或狼与羊群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Gandhi, M. K., 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 with Truth (《我的真理实验》;下称“实”). Navajivan Publishing House. 5.44
【2】 实 1.5
【3】 实 1.6
【4】 同上
【5】 实 1.7
【6】 实 1.14
【7】 实 1.25
【8】 实 2.5
【9】 实 2.7
【10】 实 2.14
【11】 同上
【12】 实 2.25
【13】 实 5.15
【14】 Gandhi, M. K. The Green Pamphlet - The Grievances of the British Indians in South Africa: An Appeal to the Indian Public. manybooks.net
【15】 实 3.3
【16】 实 3.1
【17】 实 3.9
【18】 实 3.11
【19】 同上
【20】 实 4.13
【21】 Gandhi, M. K., Satyagraha in South Africa (《南非的非暴力抗争运动》;下称“南”). Navajivan Publishing House. 第12章
【22】 同上
【23】 Kripalani, K., Gandhi: A Life (克里帕拉尼:《甘地的一生》;下称“克”). National Book Trust, India, 90页
【24】 克 91页
【25】 实 5.5
【26】 实 3.20
【27】 实 5.3
【28】 南 序言
【29】 实 5.31
【30】 同上
【31】 实 5.33
【32】 克 121页
【33】 克 128页
【34】 Fischer, L., Mahatma Gandhi: His Life And Times (费雪:《圣雄甘地:他的生平和他的时代》;下称“费”). Bharatiya Vidya Bhavan, India, 2.24
【35】 费 2.17
【36】 费 2.2
【37】 克 124页
【38】 实 4.29
【39】 克 141页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