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记!不能再这么看电影了

大润发
·
·
IPFS

最近不知道怎么,又陷入到一种莫名的恐慌之中,难以下笔写一个字,总觉得自己的想法仍不成熟,或是不值一提,于是一再延宕动笔的时机。其实心中已经有个选题,也为此做了不少准备,但仍觉得不够,几欲决心动笔,又顿觉脑中一片空白。稍许有些沮丧,明明前一阵状态不错,以为可以延续,但没想到,好状态如此短暂。

于是今天想找个树洞,泼一泼心中的脏水。想来想去,点开了Matters。避开一切熟悉的社交网络,只当是写给自己一个人的。毕竟,这些废话,对他人无益,只是略解心中愤懑。

需要反思的东西很多。首先想到一点,我似乎特别看轻日常的积累。虽然平时也都在读书、看电影,像是时刻为写作准备,但其实看的时候很不用心,以为看过了,就会留下痕迹,就会在下次写作时成为可用的素材。但实际不是的,不携带思考的阅读和观察,是难以留下痕迹的。它仅仅是看过了而已,但很快,就会像天边的浮云一样消散。

这里需提醒自己,无论是阅读还是观影,虽然可以抱着休闲的心态,但切不可忘记思考,忘记将其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否则,就是白白浪掷了时间。

第二个需要反思的,乍一看,与第一点略有抵触。实际上,是一体两面。

在经过了对于电影的祛魅,以及阅片量达到一定数目后,我似乎过于依赖用“脑”看电影了,以至于感受力在变得迟钝。而过度用脑的缺点在于两点,一是容易草率地给影片下判断,于是丧失乐趣,或是仅仅能看到自己思维框架内的东西,忽略了那些溢出其外的部分;二是,丢失了对于大量细节的把握,过度迷恋所谓“高屋建瓴”的概括,而实则是一种盲目自大。其实电影除了结构、表达、抽象的思想,同等重要甚至于更重要的,是用无数视听细节所构建的一个可知可感的世界,如果丧失了对这个表层景观的注视,试图绕过它,直击本质,势必欲速则不达。

最近看电影,这个问题已经愈发明显,同时也导致了看过的电影很难留下鲜明的印象,而只留下一堆概念性的总结。当写作时,概念没用,只有细节中反映的洞见,才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下一个选题,想写写港片小阳春。这些影片看下来,大致感觉是,它们明显在和旧港片割席,但又还没找到新的方法。更直白说,这批四字导演无论技法还是创作思维,都已大大落后于先进水平。他们观照社会,这自然是港人当下社会情绪的体现,也是香港本土意识的萌芽,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大制作的匮乏和北上合拍的不可能,使得这些难以出头的新导演,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成本更低、更容易操作的社会现实片。但又由于欠缺深入现实的能力,使得这批现实片,空有好的选题、外表,却没能涌现杰作。

更多的内容,留待文章中再写。

希望今天的这些反思,有助于这次写作。唠叨完毕,好运。

CC BY-NC-ND 4.0 授权

都是牢骚,不必支持

大润发
  • 选集
  • 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