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處女座的永不妥協~【國慶日專文】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
·
IPFS
·
【長文慎入】「烏克蘭仍在人間,她的光榮,她的自由,在我們同胞之上,命運將再次微笑。」,給我十分鐘,帶您認識烏克蘭的美麗與哀愁。
「烏克蘭仍在人間,她的光榮,她的自由,在我們同胞之上,命運將再次微笑。」

,《烏克蘭仍在人間》(Ще не вмерла України)

「假設」,單純作為假設,若一個國家的「國慶日」也可以透過星象來加以闡述或解釋的話,8月24日,正是精力充沛、充滿理想的處女宮,也是意志堅定、坦率公正、熱愛家庭的處女宮,但唯一的缺點:報復心強!(回聲!)

8月24日,「烏克蘭」(Україна / Ukraine)的國慶日;作為昔日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體系裡實力最強大,被譽為「國中之國」的烏克蘭,在西元1991年的這一天,正式宣布自主獨立,脫離蘇聯!

排名歐洲第二大,土地廣達60萬3700平方公里,人口數約為4,116萬人的烏克蘭,名稱源自於西元13世紀蒙古人統治時期底下,一群未劃入帝國版圖,所謂「邊界上的人」烏克拉伊娜(Україна);由於其地理位置剛好就位處俄羅斯地緣與歐洲(西方)各國中間的緩衝地帶,加上亦是羅馬天主教跟東正教的信仰交界處,故自古以來,戰略與文化地位就相當重要…

早從西元九世紀開始,維京人就已經在當地建立起具一定規模的部族社會,爾後的基輔羅斯國(Ки́ївська Русь),更被視為是現代東斯拉夫人國家(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的前身;歷經治理霸權與統轄版圖的更替與變動,當地的烏克拉伊娜更相繼在三百年內力退了不懷好意的蒙古、日耳曼與土耳其等外來侵略者。

到了西元1654年,隨著歐洲大陸各不同民族大遷徙下所帶來的族群分歧,更在同屬東正教信仰,強烈反對鄰邦波蘭王國日益興起的天主教化運動背景下,以聶伯河(Дніпро)為界,烏克蘭在地哥薩克族的意見領袖,酋長國首領博格丹決定商請俄國沙皇前來領導(保護)他們,雙方簽訂了合約... 《佩列亞斯拉夫條約》(Переяславська рада)。

自此,聶伯河左岸的烏克蘭人(今日的烏東地區)與俄羅斯帝國合併,正式開啟了烏、俄兩國密切結盟的歷史;至於現在烏克蘭的西部,如利沃夫城(Львів),當時則成為了受波蘭實質影響的天主教化領域,或稱「小波蘭」

時序進入西元十八世紀末期,在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開疆拓土政策下,強勢的外交與武力策略,不只讓俄羅斯與普魯士、奧地利帝國等一同入侵並瓜分波蘭,還一舉擊敗鄂圖曼土耳其,奪下了克里米亞汗國(Кримське ханство),這也使得聶伯河兩岸的烏克蘭,除了現時極少數零星地區乃由奧地利帝國控制之外,整個東、西兩部在帝俄主導中,幾乎全數均納入了俄國的統治。

西元1795年以降,俄羅斯開始在烏克蘭全境推行「大俄羅斯化」(皇民化)政策,全力推廣官方俄語的普及跟使用,並壓制出版界與公眾活動時繼續傳講烏克蘭語,但此舉亦促成西元十九世紀以當地母語(烏克蘭語)寫作的「浪漫主義」文學萌芽與成長,如同芬蘭或挪威,許多年輕的烏克蘭知識菁英也尋求著語言復興跟民族自主、自治的可能性。

「衝破那枷鎖,以暴君們的鮮血,噴灑在你們自由的種子上。」

,舍甫琴科(1814 - 1861),烏克蘭文學泰斗,現代烏克蘭語的奠基者。

西元1917年,俄國沙皇遭到了共產黨人的推翻,延續數世紀的俄羅斯帝國滅亡,烏克蘭當地順勢成立了親共產主義政權,也就是「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隨著剛建國不久的蘇俄內地爆發了紅、白軍內戰,戰火蔓延整個中亞地區,烏克蘭的西部此時則又回到了已復國成功,軍事勢力也大幅增強之波蘭的手裡...

西元1922年,俄國內戰落幕,蘇聯共產政權體制確立,由共產黨所領導的東烏克蘭地區,成為蘇聯聯盟的創始國之一;但同一時間,蘇聯為了穩固其遼闊疆域與各個自治區穩定性,選擇與波蘭簽訂和約,透過《里加和約》(Ризький мир),波蘇戰役告終,俄國無償給予波國三千萬盧布,並承認烏克蘭西部乃是波蘭的合法領土。

Голодомор,中譯烏克蘭大饑荒,一場被懷疑是人為操縱的饑荒或特定種族清洗活動,蔓延在烏克蘭境內,共產黨所奉行的「集體農莊」政策與無效率管理,加上天候異常,導致了西元1933年間數百萬烏克蘭人的死亡!更可怖的是,當缺糧消息傳出之際,俄國政府居然還下令禁止烏克蘭人移動至外地求援,更徹底中斷對外交通網絡,這也使得烏克蘭出現了「人吃人」的煉獄景象,據統計,最少有兩千餘人因為被發現「吃人」而遭蘇聯定罪。

幾年之後,希特勒指揮下的納粹德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閃電戰術,大軍進攻波蘭,揭開了西元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歐陸戰場的序幕;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背書保障下,蘇聯很快就補上一腳,紅軍跟著開拔波蘭,並透過德、蘇兩國協議瓜分波蘭全境,烏克蘭西部與東部烏克蘭(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這時又再一次統合!

可連戰皆捷,輕鬆吞下法國,野心越發龐大的希特勒,後來腦袋壞掉(!),決定背棄盟約,將擴張魔掌伸向蘇聯...

首當其衝的,就是烏克蘭這塊重要戰略區!

西元1941年9月的基輔包圍戰,蘇聯紅軍慘敗給德國南方集團均與側翼助陣的羅馬尼亞,蘇方損失了將近70萬名士兵,也讓烏克蘭全區淪陷,歸屬為納粹德國的一區。

但,歷史不外乎就是一次次的風水輪流轉,同年年底的莫斯科保衛戰,希特勒冬季挺進蘇聯首都的嚴重失利,德軍氣勢的急轉直下,蘇聯紅軍展開反擊行動,並於西元1943年以「下聶伯河戰役」的凱旋,成功奪回部分烏克蘭…但這一場爆發在烏克蘭境內的蘇、德殊死大戰,卻也釀成一場血流成河的人間悲劇,尤其為了突破納粹辛苦構築的「東方堡壘」,強勢攻堅、不計代價,光敵我死傷人數就是以百萬人次計算(估計總傷亡是接近300萬人左右);可悲的是,在亞利安種族優越說的荒唐謬論下,夾在烽火之間的斯拉夫裔烏克蘭人,居然在德軍敗退時被當作是引以洩恨的劣等民族,慘遭清鄉大屠殺的厄運…

西元1945年5月,隨著魔頭希特勒飲彈自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烏克蘭以聯合國創始會員,但「非獨立主權國家」的特殊身分,成為東西方霸權角力與妥協下,蘇聯在聯合國大會裡的御用代表席次,也就是所謂的「一國三席」,與白俄羅斯(Беларусь)共同變成共產鐵幕的舉手部隊。

境內各項資源相當豐富,有肥沃的「黑鈣土」(占全世界總面積的四成),以及蘊藏70餘種的礦產資源和一定儲量的天然氣和石油,烏克蘭從西元二十世紀中葉起,積極地發展各種農、工產業,不只躍居蘇聯全體加盟共和國裡的經濟火車頭,重要程度更僅次於蘇俄「母體」俄羅斯本身;

可是,在共產黨核心人治僵化的集體落伍決策思維下,社會主義相較於同時期的資本主義,明顯呈現出停滯不前、宛若死水的窘境,東、西兩方社會的貧富差距亦越拉越大,也讓烏克蘭人民有了不少雜音...

西元1986年,震撼全球、驚駭有如末日來臨的車諾比核災爆發,事故地點,沒錯,正是在烏克蘭境內!然而,莫斯科中央的龜縮態度,跟堅持不讓西方國家深入協助救災的頑固嘴臉,迎合著黨營媒體與官僚主義的遮遮掩掩,更是讓默默承受核災威脅的烏克蘭人怒火中燒...

南電北送!啊…不對,是「烏電蘇送」,我賺錢給你克里姆林宮花,結果我出事了,你在幹嘛?在卸責?在欺瞞?在粉飾太平?


一股緩慢流瀉,可是異常濃烈的獨立聲浪,從烏克蘭社會底層開始擴散了...

西元1989年9月,在電視機目睹中國「天安門事件」中,那坦克碾過示威者、機槍掃射無辜民眾的烏克蘭人,決定不再沉默,齊心發起了高達數百萬人自主性上街的民主改革運動大遊行!隔年7月,毫無疑義聲中,烏克蘭自治國會以多數決的方式,通過了《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

西元1991年的8月24日,烏克蘭自治政府向全球發表了《國家獨立宣言》;12月1日,烏克蘭正式通過獨立公投,宣布脫離蘇聯體制獨立,改國名為「烏克蘭共和國」,也意味著烏克蘭在歷經337年之後(1654 - 1991),又重新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

7天之後,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總統齊聚在白俄首都明斯克(Мінск),簽署《別洛韋日協議》(Біловезькі угоди),成立「獨立國家國協」(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езависим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以享有主權的獨立國家之姿,有效地結束了蘇聯的統治,也代表著蘇聯政權不復存在。

獨立後的近三十餘年間,烏克蘭同樣歷經了鐵幕國家所遭遇的轉型正義與民主、自由體制確立、扎根的陣痛期,總統選舉的舞弊、人民自主性的二次革命(橘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以及親歐(歐盟)和親俄(俄羅斯)勢力的交鋒,在在都讓烏克蘭的新聞每每登上國際媒體;

西元2013年到2014年春季的Євромайдан,親歐盟示威運動,除了推翻俄國在背後扶植的總統之外,親西方政治人物的抬頭,卻也讓俄羅斯逮到機會,伸手對過去的小老弟,也就是「小俄羅斯」烏克蘭下手!克里米亞半島(Кримський півострів)上的自治政府,也是烏克蘭國內唯一的一個自治國: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Автономна Республіка Крим)藉由獨立公投的通過,在同年3月宣布脫離烏國,而自治國內將近六成之強的克里米亞俄羅斯人更順勢加入了俄羅斯聯邦,改採莫斯科時間。

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現在被劃入俄羅斯南部聯邦管區(Южны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округ),即使土地面積僅有26,100平方公里,人口亦不算稠密,但西南部的賽凡堡(Севастополь)可不得不提,因為這裡正是俄羅斯「黑海艦隊」(Черноморский флот)的母港跟維修基地,戰略意義非比尋常。

在經濟方面,誠如前文所提到,烏克蘭不只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體系中,數一數二的超級強國,更是歐洲礦產與森林資源的模範生;同時國內更擁有了十餘個優良商港,包括了面黑海的奧德薩(Odessa)、頓內次克(Donetsk)等知名國際級港口;烏克蘭的首都基輔(Київ / Kyiv),除了是烏國第一大城、東斯拉夫民族的文化重鎮、東正教歷史信仰中心之外,從做為部落交易所開始,建城時間也超過了一千五百年!

其中建於西元十一世紀初期的聖索菲亞大教堂(Собор святої Софії),內部有著世界上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鑲嵌畫和濕壁畫創作群,已堂堂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之林;而基輔的姊妹市則包括了中國北京、義大利羅馬、日本京都、美國芝加哥、法國巴黎等。


西元2019年年初,法律背景、演員出身的政治素人澤倫斯基(Володимир Зеленський),以戲劇《人民公僕》(Слуга народу)裡的「總統」人設投入新政黨的成立,更表態出馬角逐總統大位,在提出希望烏克蘭能融入歐洲大陸、支持公投加入北約、歐盟,並終結寡頭政治等訴求跟理念下,兩輪的投票結束,澤倫斯基以打破烏國總統的歷史得票率,73.22%,從編劇裡的人設變成真實的「職位」,但伴隨俄羅斯於西元2022年的揮軍入侵,面對進入戰爭狀態的烏克蘭,澤倫斯基目前則擔任烏克蘭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主席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帶領烏國人民對抗外來的侵略者…

Воля, злагода, добро
自由、和諧、美好

,烏克蘭的國家格言,

8月24日,精力充沛、充滿理想的處女宮,也是意志堅定、坦率公正、熱愛家庭的處女宮,但唯一的缺點,再重申一次:報復心強!

尾聲(一):

在此跟各位好友們分享一下烏克蘭國旗的涵義:

據說此藍、黃雙色所構成的烏克蘭代表旗幟,早在約六百年前,也就是西元十五世紀時就已經出現,那時候是藍色底、黃色雙頭鷲的組合;而今日使用的國旗樣式,是西元1918年時,由當時短暫存在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所訂定的,後來他們加盟蘇聯,共產黨取消了這面旗幟,改成紅通通加一點藍的加盟國專屬國旗。直到他們恢復自主獨立身分後,才又重新使用這面雙色旗!

兩個顏色的意義呢,「藍色」代表著烏克蘭的天空與海洋,象徵得來不易的自由與主權;「黃色」代表麥田,也就是被金黃色小麥所覆蓋的烏克蘭土地,象徵烏克蘭悠久的農業歷史。

尾聲(二):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論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奧斯特洛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烏克蘭出生的紅軍戰士。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krain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lag_of_Ukrain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krainian_languag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yiv

https://www.unian.info/society/10806074-ukrainians-call-zelensky-politician-of-year-poll.html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僅是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點滴拾遺,於悄然偶遇的空間現場,是悲歡離合,也是千古風流。在社畜禁錮裡掙扎如我,寫作是窗口也是救贖,手中的經緯,指引我向烏托邦邁進。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神之浪漫」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

《戴家兄弟快上車》

《最後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