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57):“里仁为美” — 智识以仁为本
“里仁第四”这一篇主要是孔子关于“仁”的论述。“仁”是儒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阐发。在孔子之前,忠孝悌这些价值和相应的礼仪早已存在,但人们为什么应当忠孝悌呢?并没有更深层面的解释;是孔子为忠孝悌等价值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仁”,“人之初,性本善”,人天然有友善之心。忠孝悌就是“仁”的表现和发挥。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第四)
“里”,居的意思。“知”,同智。孔子说,“居于仁道,最为美好。如不选择处于仁道,怎么能得到智识呢?
“里”也可解释为里面。意味人以仁为里为心,如果实里面的仁。如此则最为美妙。这样理解更符合“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
虽然“仁”是人的本性,但孔子认为人也可能丧失“仁”的本性,“性相近,习相远”。“仁”仍然需要人的坚守和选择,才能保持和处于“仁”的本性。而保持和处于“仁”的本性,是最为美好的状态。
为什么说处于“仁”是最美好的状态呢?孔子做了补充说明,“择不处仁,焉得知?”如果不以仁道处世处事,不追求仁道,被物欲所困,就无法到达智慧的境界。
孔子认为处仁向仁更能获得智慧”。孔子这里所谓的“智”,不是聪明伶俐;也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智商,智力,而是对社会和人生的通达体认,“知天命”,“耳顺”和“从心所欲,不逾矩”等。
紧接着下一段话,孔子对“里仁为美”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
孔子说:“不仁者不能长久安于贫困,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仁者安于仁道,智者有利于达到仁”。
“约”,简约。不仁者缺乏友善之心,就不能安贫乐道,就会“犯上作乱”,“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另一方面,不仁者久处安乐则必骄横。只有仁者才能随遇而安于仁道,不管外部的处境如何,都坚持仁道。仁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潜质,但需要学习和修为才能到达。而智者的认知更通透,更有利于认识和践行仁道。
依孔子所言,仁和智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智力不够,当然很难获得智慧。而未有仁,也很难获得智慧;而未有一定的智慧,也不能将仁提升到更高的水准。
单独来看孔子“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似乎与基督教的“爱”是相通的。但放到儒家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来看,孔子的“仁”并不适用于普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有差等的。“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对人的友善之心之情,血亲关系是最优先的。而基督教的“爱”是基于所有人都是上帝子民基础上普遍的爱,超越了血亲关系。但也没有否定血亲关系的特殊性。在儒家那里,有差等的血亲关系是社会的最基本关系,而在基督教中,普遍的爱是社会的基本关系,而血亲关系只是附加因素。
2019年7月4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