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FerryBridge
主理
58 人关注
217 篇文章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17):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 孔子对世道失望之极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述而第七)。孔子又一次哀叹世道衰落,见不到圣人和善人了,能见到君子和有恒者就不错了。

江上小堂

儒家像驯牲口,法家像驯猛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原创思想的爆发期,出现了多种思想学说。所谓“百家争鸣”。百家是夸大其词,也就十几家吧!这些思想学说均致力于建立人世间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而对自然和宗教缺乏兴趣。而建立政治和社会秩序则是以“君权至上”为前提和围绕“君权至上”而展开的。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16):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 孔子教学上是否留了一手?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称呼弟子们。“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进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第十七)。仪封人也如此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江上小堂

皇权专制“独尊儒术”从何时起?

以郡县制为基础的皇权专制自秦始皇前221统一中国始,到1912年清王朝退位止,共持续了2133年。秦采用法家思想统一天下,且用法家思想治国,二世而亡,只持续了15年。汉朝建立后,因民生凋蔽,初期主要奉行“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以恢复元气。

相关标签

  • 家庭
    314656
    佛教
    80797
    宗教
    223491
    反思
    150273
    社会
    122263
  • 新冠疫情
    129264
    Matters社區活動提案
    54106
    香港
    1.2k7.1k
    生活
    1.4k17.2k
    電影
    8864.8k
返回全部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15):天生德于予 — 孔子的天命观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第七)。桓魋(tuí):宋国大夫,是宋桓公的后代,当时正辅佐宋景公,权势很大。听说孔子投奔宋国而来,担心齐景公重用孔子及其弟子,会削弱他的权势,就派人阻止孔子一行进入宋国。《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稍为详细些,“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14):子不语怪和神 — 中国无法产生宗教和科学的原因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第七)。孔子有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七)。这里又说孔子有四不语。第一不解释自然界的怪异之事,洪水地震,日蚀月蚀等;二不推崇武功蛮力,刺客、剑侠,力士之类不入孔子法眼;三不谈论淫乱之事;四是不信鬼神,但孔子会利用民众敬奉鬼…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13):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 孔子很重视时变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第七)。这句话,历来解读也是没讲清楚。孔子晚年诠释《周易》,《易传》相传是孔子所作,这有相当大的可信度。《易传》由十篇文章组成,包括《系辞传》上下篇,《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说卦传》、…

江上小堂

“儒表法里”掩盖了真正的问题,是为儒家思想开脱

“儒表法里”,或称“外儒内法”,是对中国二千多年皇权专制统治思想和方法的一个简略表述。其含义是皇权专制表面上宣称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实际上采用的却是法家的思想和手段。“儒表法里”这个提法,应该来自于“阳儒阴法”。“阳儒阴法”最早由清末民初思想家宋恕提出。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12):子之所慎 — 战和疾仍然是现代人所慎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之所慎:齐,战,疾(述而第七)。孔子弟子日常所见,孔子对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特别慎重。孔子慎重对待的事当然不止这三件事,比如去拜见鲁国或其它国家的国君,也一定非常小心谨慎。弟子们唯独强调这三件事,不知道是什么缘由。

奕。

讀:千面英雄

「雖然時代不同,但人性的貪婪卻亙古不變。因此,我們應當安頓內心,學會放下。死亡是生命的歸宿,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11):子行三军,则谁与? — 子路是孔子的开路先锋

电子书:《论语漫读》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孔子对他全是表扬的话;第二喜欢的学生是子路,却批评多表扬少。两位弟子时常陪伴在孔子身边,一个与孔子切磋道德学问,教学相长;一个鞍前马后为孔子打理各种事务。前面一段,孔子曾问他们各自的志向。颜渊、季路侍。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10):自行束修以上 — 孔子的招生政策和教学方法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第七)。束,捆在一起,十支为一束。修,同脩,干肉。估计类似于现在的腊肉。孔子这句话像是自我辩解,像是在说,我可没有亏待你们这些学生。凡是自行给我十条肉的学生,我没有不教导他们的。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09):志于道,据于德 — 是对谁而言?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七)。这句话言简意广。但孔子是对谁而言?没有记明。简单一想,就会明白这是孔子对士的要求。前面出现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第四)。《论语》中提到君子的条目很多,而提到士的条目比较少。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08):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孔子感到很沮丧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第七)。孔子说:“我太老了,我没再梦见到周公好久了。” 周公是尊称,姓姬名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武王死后,成王尚幼,周公代理朝政,征战扩张,并将天下分封给周家嫡亲和功臣;还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07):子之燕居,申申夭夭 — 孔子的性格不错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述而第七)。“燕”通“晏”,“燕居”即闲居。申申,舒展;夭夭,如“桃之夭夭”,可以理解为脸色愉悦而散发出光芒,也令周围的人心情愉快。《论语》大部分记述的是孔子所言,以“子曰”开头;但也有不少弟子以第三者角度观察描述孔子的语句。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06):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 — 孔子的学习之道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第七)。孔子列举了四种现象,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知晓了一个新的义理却不去践行,不良行为不能改正,然后说,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讲,练习的意思。“学之不讲”的正面要求就是“学而时习之”。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0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永无止境地学习和传授知识

电子书:《论语漫读》 《述而》这篇,主要讲孔子自述其志,其学、其教。开篇就讲,“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这算是孔子对自己学问的总体评价。他认为自己的成就在于忠实地传承古人的学说,主要就是周礼了;认为上古的礼制是最好的,就像老彭一样喜欢古代的礼制。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04):博施于民 — 非有权有德者不能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第六)。子贡有钱,故有此问。《吕氏春秋》记载,子贡曾把在国外沦落为奴的鲁人花钱赎了回来,但却拒绝了鲁国的补偿,但这事受到了孔子的批评。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03):中庸之道 — 剪除个性以符合礼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第六)。孔子说:“中庸这种德道品质,到达了极致。但人们缺乏这种品德很久了。” “中”是适中的意思,“庸”是平常的意思,就是说话做事要恰到好处,按惯常的方式来。中庸是儒家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江上小堂

论语漫读(102):天厌之!天厌之! — 子路对孔子单独见南子不高兴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第六)。矢,发誓。厌,憎恶。孔子去见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大概事后当面指责了孔子。孔子则发誓否认子路的指责,否则让老天爷谴责我。这个记述很蹊跷,语焉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