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好文:你可以買幾個小籠包?
午安,
最近國際政壇「地震」不斷,特別有動盪之感。心情太不愉快的話,不妨放下社群,看看週報或出門走走,讓陽光洗去鬱悶吧!
【台灣】你可以買幾個小籠包?
- 天下雜誌 - 購買力計算機:嚇死人的通膨,吃掉你多少薪水?
近來全球物價瘋漲,各國都非常有感,水族館企鵝不想吃便宜飼料的委屈模樣在網路瘋傳,反映了大眾的無奈。天下雜誌就從最讓人苦惱的「飲食」出發, 以視覺化資料呈現米其林平價美食的漲價幅額,喜歡台灣的海外讀者也可以當成未來旅遊參考,一起感受通膨威力。

【中國】監獄裡的人權工作
台灣人李明哲受中共關押五年,今年5月終於刑滿回台,他在此系列專訪鉅細靡遺分享所見所聞,他的妻子李凈瑜持續不斷的施壓發揮效果,不僅幫助到丈夫,甚至督促赤山監獄還給受刑人應有權益,在獄中也能推動人權工作,令人感佩。李氏夫婦如此公開分享中國獄政、特別是政治犯的待遇,可以說非常罕見,特別選為本週的中國專文。

【香港】衛斯理走了
香港傳奇作家倪匡逝世,他的名字與作品至今還是華人世界無法撼動的經典,從60到90年代引領多個世代、多個領域的創作發展,遠超過科幻文學的範疇。關於倪匡本人的紀念文很多,但此篇不只描述作家生平,更立體呈現他的選擇、以及包圍他的整個時代。那是香港異常奔放的年代,如今已不再有那樣大眾化、市場狂熱且自由到泛濫的環境。回看倪匡的一生,紀念瘋狂的日子。

【Herstory】釘鞋的聲音讓她快樂
- The New York Times - She Inspired ‘A League of Their Own.’ At 95, She’s Far From Done.
1943年,美國成立第一個「女子棒球聯盟」,雖然本意是為了替補因為上戰場而短缺的男性,但她們很快就證明自己對棒球的熱愛不亞於他人。現年95歲的創始者之一Maybelle Blair就是其中之一,她到今日仍然致力推廣女子棒球與運動,光是穿上釘鞋踩踏就感到開心。她們成立聯盟的故事也在1992年電影《紅粉聯盟》刻畫得淋漓盡致。
【一個點子的誕生】安靜咖啡廳
- 中央社 - 比手畫腳享清淨 越南的「不語」咖啡店
聽障人士要投身服務業,溝通上的困難可能會令他們被拒之門外。不過,如果有辦法請客人都用手語點餐呢?越南「金越咖啡廳」就是如此,這間安靜的獨特咖啡廳證明,只要調整一點點慣常做法,聽障未必會是就業問題。在無障礙設施、無障礙空間之外,嘗試打造「無障礙職場」也是值得效仿的好點子。
【社群熱議】暫時停止呼吸...的展覽
- 台南美術館 -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
- 鳴人堂 - 廖伯豪/一見大吉:南美館「亞洲地獄與幽魂特展」的殭屍為何引人注目?
台南美術館近期一場展覽,由於受到宗教人士抗議,意外吸引到全台目光,其中「殭屍」又是最受歡迎的展品。因為香港僵屍電影的風行,這場展覽也喚醒很多台灣人的童年記憶。另一方面,展覽原本屬於法國藝術家創作,從西方想像東方的角度更增添了觀看樂趣。民俗學者在此文分析了展品中的創意來源,看完文章再親眼逛逛展覽,想必更有興致!

【我的身體,我的關係】生命的流變
大眾文化談到流產往往少不了極度驚愕,除了強調失子之痛,也伴隨對外在原因的檢討。實際上,自然流產的機率其實高達30%,非常多的女性都經歷過,卻很少有人敞開談論流產的平凡無奇,反而令她們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內化了社會對母職的苛責。此文坦然講述流產後的身心變化,儘管也有失望與無奈,卻不過度將生命到來視為應然,而是接受身體的自然機制。非常值得一讀。

【好作品收藏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7月8日遇襲身亡,留給日本社會與世界難以名狀的恐懼。走走今天特別想分享2021年出版的《人慈》,此書從大量歷史故事與研究檢視「人性本惡」理論,跟著作者解答疑問的漫長腳步,它將以最有力的方式證明,我們所熟知的、人類自私又殘酷的那些「本質」,很可能完全是錯的。
儘管偶爾總是會出現惡人,儘管很多人會「好心辦壞事」,但無論如何,無私、友善、渴望幫助他人的特質,深深烙印在你我的基因,人類最需要克服的不是惡魔般的自我,而是相信自己與身邊的人——都可以成為天使。

《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媒體,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即日起,我們會在「世界走走 Sehseh.world」繼續與大家見面。未來深度文章僅於新站刊登,晚報、週報與手帳則會繼續在Matters發送,點擊下方連結訂閱電子報,不錯過走走精彩文章💕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