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不等於高生產力,完成多少成就才是。我讀我思《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滾石西恩
·
·
IPFS
·
多工不等於高生產力,完成多少成就才是。

看書前的三個提問:
💡「如何提高生產力?」
💡「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事情?」
💡「如何將書中方法運用在生活?」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看到書名,一開始不禁先思考自己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是哪年?具體「生產」了什麼東西或內容?好像說不上來。作者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卻可以非常明確指出,因為他花了一年時間,以自己做各種生產力的實驗,並把過程與結果放在網路上,吸引超過25萬人次訪客,也被TED封為「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

克里斯・貝利大學畢業後放棄兩份向他招手的高薪工作,利用一年時間,訪問生產力專家,並進行相關的生產力實驗,包括連續好幾個星期只睡極少時間或整夜不睡;明明是個夜貓子,卻連續三個月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完全不碰咖啡因和糖;一周工作90小時;一周看70小時的TED演講等,並監控每個試驗所帶來對生產力的關係和影響,非常瘋狂。

這種以自身實驗得出的結果,讓人看完書後「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比如很多文章都提到「成功的人士都有早起的習慣」,作者在實驗後,則認為重點不是早起,而是早起後做了什麼。書中提出25個最有效的生產策略,西恩綜整以下重點通大家參考。

👍️三重點法則

「生產力的組成--時間、專注力和精力。」這是作者書中一再提到觀念,在現在工作環境下,很多人認為多工才能高生產,克里斯則提出三重點法則,在每星期一開始的時候,問自己當週最重要的三件事為何?每天一開始,也問自己希望做完哪三件事?好好把這三件事做好。

為什麼是三,不是四跟五呢?因為三容易記,而且三夠大,大到足以放進想要完成的關鍵任務;三夠小,小到足以認真思考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三重點法則與「先吃掉那隻青蛙」的概念有點像,目的在使自己於在每年、月、週、日開始前,腦海中先構思做重要的三件,甚至是一件完成後對自己最有成就的事情,避免陷入繁忙亂的輪迴。

👍️90法則

「我們要做的,不是塞滿許多事,也不是把精力放散在許多不錯的事,而是把精力只用在最棒的事上。」當看到新的機會,先評估有多大意義,從1到100,如果不到90分,別做它。

包含「不是把精力放散在許多不錯的事」、「如果不到90分,別做它」,這兩句給了西恩很大的衝擊,但看似90分嚴格的標準,其實是要我們對低影響力的事情說No,這同時代表對重要的事說Yes。

👍️製作拖延清單

「每個人都會拖延。」真是讓人如釋重負的一句話。

根據大量研究調查結果,95%的人承認自己拖延(剩下百分之五的人撒謊)。30%的人坦承每天浪費一小時,26%承認浪費兩小時以上。

引發拖延的六誘因,包含無趣、令人受挫、困難、毫無條理或不夠明確、缺乏個人意義、缺乏內在報酬。一件事情同時包含越多上述誘因,則越容易拖延。作者也以自己報稅為例,不喜歡報稅,那可以找一間自己喜歡的咖啡廳報稅(讓它變有趣)、先報稅5分鐘(比較不會覺得受挫)等作法,減少拖延。

另一方面,通常讓你最有生產力的工作,往往是最討厭的。作者也製作拖延清單,如果想拖延,告訴自己是要做想拖延的任務,還是高回報的任務(通常會是同樣的幾件事)。

這方法還不錯,如果看書、寫部落格、運動跟讀英文,在拖延清單裡的話,那當下不想看書,可以改問自己是要寫部落格、運動還是讀英文,這樣一來,雖然推延了當下的事(看書),但轉做拖延清單其他的事,也能讓自己有生產力。

「害怕做某件事所耗費的時間跟精力,比真正做那件事本身還多。」--艾米特定律

👍️遇見未來的自己-跟未來的自己保持聯繫

書中提到一個實驗,讓人想像一位明星跟未來的自己,腦波的起伏是差不多的,顯示人對未來的自己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如果越是把未來的自己看成陌生人,越可能把工作丟給未來的自己,因為覺得現在不努力也沒關係,所以可以不努力,但如果知道「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話,便不會放任現在的自己。

例如,在冬天即將結束時,收起冬衣同時,在裡面放一千塊,明年冬天的自己穿上東西發現口袋有錢,會非常開心的概念。

那要怎麼跟未來的自己保持聯繫呢?可以寫信給未來的自己,或是下載自己30歲後的照片,時時提醒自己。

👍️少做一點

少做一點,有看錯嗎?

真的沒看錯,要少做一點。

作者在最有生產力的一年裡,做了一個實驗:先一星期工作90小時,然後再20小時。分別評估自己剩多少精力跟專注力?容易分心嗎?是否完成預定工作?結果發現工作90小時的生產力,只比20小時多一點,一星期工作90小時,不論做什麼事,都投入較少的精力跟專注力。

弔詭的是,即使白紙黑字寫明工作90小時跟20小時生產力差不多,但依然會感覺長時間工作的生產高出一倍。作者也從中體悟到,生產力不是代表多工,而是完成多少成就,應該學會投注更多精力和專注力在工作上。

作者本人的生產力平衡點約為每週工作46小時。依據研究,約為35到40之間,之後邊際生產力會下降。這概念就像,工作46小時(以一星期七天算,每天約六個多小時),可以達到80%的生產力,再往上增加到80小時的話,可以到85%好了,但會讓自己狀態變差,這樣有必要嗎?

作者甚至還限定自己每封email只寫五句話,為了怕對方誤會,還特別在簽名檔註明「為了你我利益著想,我寄出的每封電子郵件裡,最多不超過五個句子」,現實中能做到這種地步的人應該不多。

👍️如何評估時間價值

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我們每天都會把時間投注在七大熱點:頭腦、身體、情感、職涯、財務、人際關係、樂趣。因此可以利用這七大熱點,評估、延伸自己的成就在哪?以及要如何運用時間達到這些成就。

另外,也可以問自己「賺多少錢」、「時間對我多重要」、「金錢對我多重要」、「力不從心感覺有多強烈」等問題,評估自己的時間價值是多少,作為分配事情的依據。


西恩後見

👍️了解生理黃金時段

還沒看本書以前,以為內容講的是「如何多工,增加效率」,看了才發現是反其道而行,要「集中精力在最重要的事」。其實作者還有做實驗,期間不喝咖啡,測試自己的每天的生理黃金時段在哪,在找出生理黃金時段後,則要空出它、捍衛它,安排三大任務在生理黃金時段執行。

在西恩自我評估後,發現自己的生理黃金時段是在早上7-11之間,《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篇文,我曾經在兩天前,利用晚上20-22時間寫,但發現精神狀態不佳,很難集中精神統整內容,後來改在上午7-11寫作,發現寫作狀態很好,即便中間被打斷,重新回到椅子後,都還能立即投入狀態,因此找出自己的生理黃金時段真的非常重要。

這其實也點出一個迷思,不是早起才代表會利用時間,事實上,因基因影響,有的人是晨型人,適合早起;有的人是夜行人,夜貓子,習慣晚睡覺。所以,夜貓子也不應該被貼上「時間規劃不佳,倒導致晚睡覺」的標籤,重點是,相對的,如果早起後開始瀏覽社群,那早起也沒意義。重點是,在這些時間裡面做了什麼事。

👍️把精力只用在最棒的事上

作者有設定個「維修日」,把剪指甲、刮鬍子、洗澡(??)等低回報的事情,集中在維修日,這呼應前面提到,「生產力的組成--時間、專注力和精力」,最好的精力只用在最棒的事上,連不錯的事情都不要用上。如果生理黃金時段,用來打掃環境,那就是一種浪費。

相對的,平時也要預留時間規劃、思考自己最有價值的事情為何?確立後,利用最好的精力與專注力去執行,才不會讓無意識的習慣駕馭自己的生活。

👍️說No的藝術,人際關係的平衡

作者在少做一點的篇章提到,「字典裡最具生產力的一個字NO,也是英文最常見第56個字」,但在最後一個篇章也提到,職場以外,人際關係也能帶給我們目標與意義,而整個計畫他學到最深刻的是,沒有了人,生產力也就沒了意義。

如果選擇不在辦公室與同事閒聊,專注做自己的事;下班選擇不參與同事間的聚會,而是去做高生產力的事,那跟同事的人際關係會沒那麼好嗎?如果發了一篇文,引發熱烈迴響,那有必要每個人的留言都回應嗎?這樣做算是浪費時間嗎?要做到什麼成動,最終還是要看自己的價值選擇。不參與同事間八卦式閒聊,偶爾參與聚會,回覆有意義的留言,不浪費時間處理沒意義的留言,求取平衡。

👍️看完書的改變

雖然沒能跟作者一樣在晚上八點把手機關機,但轉而在睡前一小時不接觸電子用品,充足睡眠後,養足早起的精力,讓早起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每天睡前回想當天值得感謝的事;睡前列出隔日最重要的三件甚至是一件事,隔天優先完成。

看完《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也要讓自己未來一年,變成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滾石西恩「透過閱讀更新、改變自己」力求忠實呈現作者觀點,並從中發展自己的想法,因此文章有書摘,也有書評,分享時間管理、個人成長、邏輯思考等面向的觀點,歡迎互拍交流。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超閱讀觀點】--用科學煮得出好料理嗎?那些你不知道的料理冷知識--《料理科學》

【超閱讀觀點】反內捲,除了躺平還有其他選項嗎?--《內捲效應》

【超閱讀觀點】一流的人懂拼命,也懂「偷懶」--《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