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饥饿那么严重却还在出口粮食?
去年很多自媒体都报告过一个新闻,就是印度的饥饿指数得分比朝鲜还高。看起来似乎印度饥荒程度比朝鲜还严重。但是另一方面,印度同时又是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印度已经连续好几年位居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国。
这样一来就让很多人联想到印度的贫富差距,是不是因为印度的粮食大部分掌握在富人手里,他们不顾国内民众的死活出口粮食?在看到印度饥荒指数这么高的新闻时,笔者也怀疑印度的粮食出口是不是都是些大规模机械化农场经营者,这些地主们有富余的粮食才拿去出口。
直到前不久本人为了写作一篇研究中国粮食安全的文章去查了很多数据,才发现一个让人惊讶的事实:在本国粮食消费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出口粮食,是很多具备一定粮食生产能力穷国的共同特征。比如印度的邻国,我们的巴铁兄弟。单看年人均主粮消费量,巴基斯坦比印度还要少,印度年人均消费主粮227kg,巴基斯坦只有169kg,但是巴基斯坦的粮食净出口比率却达到了15%,印度的这个数据只有3%。可见,在出口本国本就不足的粮食这一问题上,巴基斯坦比印度还要严重得多。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巴基斯坦比印度更穷。这里需要简单说明一下的地方是,并非国家越穷粮食净出口比例就越高,能否有多余的粮食出口,还需要看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这方面乌克兰属于最极端的案例,它既贫穷,同时又拥有超强的粮食生产能力,所以乌克兰的粮食净出口比例最高,达到了80%,同年(2021)乌克兰人均主粮消费量只有302kg,远低于今天的中国。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中国也不例外。在2003年之前,中国大部分年份也是粮食净出口国,而非现在的净进口国。跟巴基斯坦类似,2002年之前的中国也很穷困,人均粮食消费水平还有吃肉量这些指标那是远不如今天的。
那么这里我们就要问个问题了,为何越穷的国家出口粮食越厉害?这是什么道理?八零后九零后的农村孩子可能还记得,我国的粮食价格在2004年中央政府出台最低粮食收购价之前长期在低位徘徊,那会农民种粮很难赚到钱。我记得那会100斤稻谷只能卖50元钱。查2003年稻谷收购价数据,那会全国稻谷价格基本上在1000元/吨左右,刚好是50元/100斤。2004年出台最低粮食收购之后,当年稻谷销售价格就上涨了26.2%。此后稻谷收购价一直持续上涨,2011年突破100元/100斤,2014年达到最高峰135元/100斤。所以,这个问题可以转换成另一个问题:为何明明大家吃不饱(或者吃的不够好),粮食价格还这么低呢?
我们知道,如果把每日食物中的主粮换成肉类,获取等量的热量,会大幅度提高对粮食的需求量。因为要生产1kg的肉类,通常需要几倍的粮食。鸡肉的料肉比是1.9,也就是说投入1.9kg的饲料才能获得1kg的鸡肉。而猪肉的料肉比是3.5左右,牛肉是8.3。所以,如果某国人吃肉增多的话会增加粮食消费,相应的就会提升某国粮食价格。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的国家,大家都还吃不起肉,所以相应的人均粮食消耗也会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其次,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不是动物。人活着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吃饱。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人们的现金收入会非常低。如果你不是农民,那么你就得想尽可能少买一点粮食,节约自己在食物上的支出,把剩下的钱用于教育、日用、交通等;如果你是农民,你希望能够多卖一点粮食,获得更多的现金收入用于教育、日用生活开销(在中国的农业税时代,你还需要卖粮缴税)。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时候,即使你是生产粮食的农民,即使你生产的粮食有了富余,你恐怕也不能让自己完全吃饱。因为对你来说,与饥饿感相比,现金的匮乏是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
没有现金收入,孩子无法上学,家里人没法买新衣服,没钱买化肥农药,没钱买电视机和其他家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全民都在节约自己在食物上的开销,即使人均粮食产量并不高,粮价却处于一个非常低的区间。我们在古代和近代历史中常常读到的“谷贱伤农”,其背后的主要原因也是这个。古代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毫无疑问是远低于现在的,但是农户粮食丰收后,却容易遇到粮价行情大跌,种田赚不到钱的情况。
我们今天的一些爱心人士看到印度这种情况,可能会要求禁止印度出口粮食,或者呼吁国际社会援助印度粮食。在本国还存在饥荒的情况下,大规模出口粮食,多少会被认为是惨无人道的行为。但是我前面已经分析过这个机制的成因,相比于粮食其实印度人更需要的是现金。印度农民能够出口粮食,说明国际粮价高于印度国内,粮食出口有利可图。那么出口粮食就能起到维持和扩大印度粮食生产能力的作用。想反,如果我们禁止印度出口粮食,由于“谷贱伤农”效应,反倒会打击印度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样的,如果国际社会对印度捐助粮食,会导致市场上的粮食相对过剩,粮价下跌,同样会打击印度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所以国际上的爱心人士,如果真心关心印度这类还在大规模出口粮食的饥饿国家,应该给他们的穷人捐现金而不是粮食。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