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H|北飄游子與家人的相處時間
必須說,WFH這段時間,讓我有機會以平時工作的狀態跟爸媽相處,也讓他們看看我生活的樣子。
還記得還是職場新鮮人的時候,職涯沒有很順利,也遇到幾次人生低潮,爸媽的「要不要回嘉義?」是揮之不去的內疚。
在家吃住不需付房租、存得了錢,又可以跟家人在一起,對於那時候徬徨的我來說,「回家工作」無疑是很大的誘因。但每次還是想看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打消念頭,也一再延遲他們的期待。
相信北漂的遊子們也是一樣,一直都沒有足夠了解彼此的時間,回到家鄉都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重視的事情、價值觀、哲學 ....非常不同;加上自己一個人在台北住久了,台北人習慣自己處理事情,對家人也很少講到工作。
直到前幾年回家,發現爸媽會跟常見面的妹妹聊工作,我的話可能不瞭解吧,反倒聊不太開。這也不怪他們,因為鄉下的生活很單純,關心的點就是薪水多少、穩不穩定,像商業、產品之類的根本無法想像。
所以我開始試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講我正在做的事情,比如線上課程講成「用網路上課」、產品經理講成「做出可以賣錢商品的人」XD
然後為了避免講太多聽不懂,一次只提一件事,吃飯時間稍微提到,像在聊天一樣,漸漸的他們會找過去提到的關鍵字跟我聊。
找到彼此可以聊的話題,例如我爸很會記演員名字,看臉孔就知道是誰、演過什麼片,所以會跟他一起看電影;媽跟我一樣有在做冥想,會分享打坐的心得、心境上的變化。閒暇時也陪兩老種花、整理庭園,問他們植物的名字。
在我職涯的初期,我還像當初離家的小毛頭,一直覺得家庭是不想多談的地方;但十年過去,等到自己長到足夠強壯時,發現有些亙古不變的事情,其實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夠強,就能夠造成影響。」
比如改變他們愛找藉口、只說不做的壞習慣;讓他們感受到我的自信,變得更相信自己。但切記不做命令,皆從傾聽開始。
現在與家人相處也沒有之前的緊張氣氛,不硬要我配合,也不勉強他們要有想法,那是一個了解彼此、無聲陪伴的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