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日記丨真道教會-主日聚會

趙逸祥 Frank
·
(修改过)
·
IPFS

從大學時期走入教會7年受洗成為神兒女3年多,感謝主,在母會被很好的建造、牧養、扶持,也有很好的肢體關係,一起參與各樣的服事。但在今年初起心動念,和牧者交通之後,決定挑選幾個週末,去到其他幾個一直覺得不錯的雙北市教會「體驗主日崇拜」,其中有包含幾間較為年輕化的教會、有幾間明白走在真理上的教會、也有幾間是母會的友好教會。第一週,去到了在西門的「真道教會」,沒想到領受的比預期的更多,也就順勢把感受紀錄下來。

  • 聚會氛圍:感覺參加的這堂人數不多,不知道是補班日的關係,還是真道的人數本來就不多。年輕人大概有7成,可能各堂主日有分族群經營。整體來說大家都蠻專心在敬拜神與聽道,也很愛聽牧師的故事哈哈,只是沒有像母會會積極回應台上「Amen」的氛圍。

  • 講道方式:與之前廖文華牧師來母會講道的方式類似,會先透過小故事帶入,引人入勝,讓人置身情景中,更能吸收信息,會覺得信息跟自己有關,這堂信息長度高達1小時。我覺得這不僅是信息分享的好方式,也是各種演講的好範本!另外,今天的道跟活動報告真的比較少講到「建立教會」這類,都是圍繞在「個人屬靈生命」的議題,我蠻喜歡!

  • 信息內容:今天分享內室的禱告、禁食禱告的大能,用多節經文串接分享內室禱告,牧師藉由求學時期與朋友的關係、目前與妻子的關係⋯⋯等揭幕,鼓勵大家回到個人經營與神更親密的關係,那是一種渴慕,不是一種教條。不要只是在聚會中、在服事中向神禱告,是要在自己的內室禱告尋求,內室禱告會有大能發生、會帶下死裡復活、會有健康的關係,透過禁食的禱告,也會更多領受神。

  • 敬拜與回應:他們年輕人的敬拜跟禱告好冷靜,害我也不敢太激動哈哈 (?),但是屬靈氛圍是好的,回應有層次,一樣有把人呼召去台前,但好像比較沒有一一按首。

  • 教會的接待:留名卡、喜樂的打招呼,都提醒我以後擔任回到母會擔任招待要更加和藹,用心及微笑接待每一個新舊朋友,一個好的招待絕對可以讓人對神敞開心!也有特別被一位看起來是青少年輔導的姊妹為我禱告「歡迎回家」XD,感謝他的禱告,非常有趣,也提醒我未來更要作一個勇敢用愛心跟信心接待新朋友的主人,總論,真道教會很棒的招待與歡迎,讓我重新反思要如何作一個教會的主人、好好的接待客旅。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趙逸祥 Frank🍿影劇評論丨📰時事評論丨🖼️展覽心得丨🧑‍💻職涯路上丨🌏社群觀察丨🌻心情隨筆 經營過環保團體、政治人物、音樂品牌等社群,擁有撰寫新聞稿、活動報導、聲明稿、致詞稿、書籍序言等經驗,同時熱衷影劇評論、時事評析。 期望透過文字的力量給人力量、轉化社會、帶出正面影響力。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