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STER 一次三問 - ep01 Dr. 天馬
Dr.天馬是誰?

腦外科,手術, 醫院,襯托著首集,一位被同事稱讚為天才和高手,因完成了高超的手術,這位名為天馬的外科醫生,展開了笑容和放鬆的神情,不過這些愉悅卻被一旁的哭泣聲打破了,那聲嘶力竭的哭喊彷彿刺穿人心,就像是宣告所有人,手術的成功其實只是個悲劇,這讓天馬醫生的神情又黯然了下來。
原來,由於“特權”,醫生被吩咐只能拯救“被指定的生命”,而早先來到的平凡人卻被置之不理,天馬雖然短暫地沈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他最終被那份絕望的哭泣和責問拉回了現實。
這個對於自身情緒感到矛盾,拉扯在人人平等和自身成就之中,他就是本作主角,天馬賢三。
標題以”Dr.“做命名,我想還有更深層的含義,Dr. 不只代表著醫生,也是博士的代稱,假如稱他為天馬博士,名稱便和另一部知名的漫畫角色雷同,那便是“原子小金剛”的創造者, 這個巧思的敘述方式,我想並不是巧合,因為原子小金剛的作者 - 手塚治虫,也是浦澤直樹最崇敬的漫畫家,同時也是開頭提到的,即將製作成動畫的PLUTO 冥王的靈感來源。
這個淵源也賦予“天馬”更多意義,兩位天馬有著相似又矛盾的故事:天馬博士,是創造了正義,堅毅,如同天使稚氣的原子小金剛 ; 而本作的天馬醫生,則是拯救(拯救其實也是另種創造),那個怪物的代名詞:充滿黑暗氣息,如同墮天使一般,看似純真美麗卻帶著神秘的約翰。
了解到天馬醫生的由來,接著我們來思考的是,這位被天馬醫生再次創造,貫穿整部故事的另一位主角 - 約翰,他的名稱是否有其原因?讓我們心中先保留著這疑問,從故事的引言,緩緩地抽絲剝繭。
Monster的引言:啟示錄第13章第4節
怪物的開端,是由啟示錄第十三章作為引言拉開序幕,故事述說著“敵基督”的到來,其中引用了此段
【十角七頭的獸從海裡來,人們拜龍也拜獸,並說道:誰能比這獸,誰能與他交戰?】
我想此獸,便是貫穿整部作品的“Monster”
如果仔細地去探討此章節,便可了解整個故事的樣貌:
獸服從於龍
龍則為撒旦的化身
不同於陸地是樂園,海則代表著未知的異邦
十角七頭則是十國七王,是權柄的象徵,也就是統治,力量和敬仰。
用白話的表達則是:
「一頭服從於龍的獸,由樂園外的海而來,死而復生,獲得十國七王的權柄並受到凡人的歌頌,它的強大,如同神一樣受到尊敬,並統治這個將被徹底毀滅的世界。」
我會這樣翻譯:
【在這個接近末日,充滿絕望的氛圍中,敵基督誕生了,他是服從於撒旦的”怪物“,由未知而來,死而復生,受到景仰和擁戴,而且他的強大讓人折服,最終眾人在他帶領下,統治了世界。】

引言沒提到,其中一句寫到:「使徒約翰看見在末日裏基督者出現在世界的統治者當中」
這句很巧妙的彩蛋,能推測出”約翰"名稱由來。初次讀到,我會很直覺地將怪物中的約翰,與啟示錄的使徒約翰劃上等號。
但若深入思索,這兩者是否為相同的存在呢?
啟示錄中的“使徒約翰”由旁觀者的角度來觀看敵耶穌的出現,而他本身並非統治者。那麼他與獸,或是稱為敵基督者,也就是本作的怪物約翰,他們之間到底有何連結呢?怪物中的約翰,和敵基督者之間的關聯,也只能繼續跟著故事走,才會揭曉。
兩場手術,兩場對話,兩種情緒 是救贖亦或自私?
是負罪感還是成就感?
最後,我們來談談本集各個場景和天馬的連結,
本集圍繞著頭尾的兩場手術,一場晚餐約會以及一場小聚會。
而其中的共通點,我認為聚焦在天馬醫生的“負罪感”和“成就感”,對於頭部槍傷的雙胞胎弟弟的手術,他提到:“只有我能做到”,但對立於開頭的,卻是因爲手術順序因特權而遭改變,導致身為醫生無法拯救土耳其人,所產生的愧疚。
這兩種是自負和負罪的糾結,也讓天馬醫生的形象,在首集便成功地塑造出來。 同樣的情緒衝突也發生在再與院長,未婚妻的對話中:對於天馬自己的研究論文被取代,成就再次被埋沒,本身感到的不甘心 ; 以及在未婚妻的晚餐中,被“人命本就不平等”的言語刺激,依然能感受他那善良的內心,對於上流人士的無情和鄙視,都無法置之不理。
這些都體現了天馬醫生那交錯複雜的情緒,也感染了觀眾如我。直到最後,不管是因為身為天才的自豪感,或是身為醫生的使命感,他總算能依照自己的意志,遵從內心的聲音,完成了他想做的事,去拯救他認為應該拯救的人命,不管那位被拯救,被再次創造的人命,未來會是成為什麼,當下的天馬醫生是滿足的,因為他想救贖的其實是自己。
有救贖就代表,在這之前有慘劇發生
他沒有理解的是,這一切也的確是毀滅的起點。
還想了解更多,或想一起探索作品背後的洞見
請持續追蹤 德斯心 Dexy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