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没有灵魂
因为就在家附近,我总能路过一块小涂鸦,上书:e-scooter sucks。
所以,为什么有人会觉得电动车很逊?

首先取决于你把车当什么。
是连接两点的交通工具,还是一个满足力量崇拜、附加自我理想形象投射的机械图腾?
这我太理解了,很多人(特别是男性)从小就对复杂机械结构着迷,无论挖掘机、枪械还是引擎,越是迷宫般的管线交错,就越有资格支配神秘力量。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童妄想洪荒之力,我也是其中之一。

这时候,一个结构简明、动力不俗的新型载具横空出世,告诉大家我也行,完全打破机械结构与力量之间的经典联结,旧人可不破防吗。怎么,弱鸡玩具也敢来掰掰手腕了?
记得最早一波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问世时,设计语言出奇统一,一个字:宅。
就连特斯拉 SUV 的外型,至今还被人比作大号鼠标。可人家零百加速三秒几,完全媲美百万超跑,内燃机神话情何以堪?

其实仔细想想,传统意义上的机械美学,功能的优先级往往高于审美。
一台燃油车的外形,需要考虑到内燃机、变速箱、传动轴、冷却系统、油箱、排气等等诸多因素。我们习以为常的「长车头+短车尾」的设计语言,本是多番妥协的结果。
所以与其说机械美学,不如说机械丑学。
怎奈汽车工业上百年,早已全方位完成市场教育。「载具」的基本功能之上,被人为附加了太多冗余价值,车,由工具蜕变为消费品。直到很逊的电动车出现,我们才意识到,或许机械崇拜只是一种文化遗留,复杂性并不总是等于效率与美。
-
不知你见过电动滑板没有?手里拿个遥控器那种,不需脚蹬地,即停即走,无痛上坡。我觉得那个也挺傻的。
一来它缺乏「动力参与感」。滑板这项需要人力技巧的极限运动,单靠腰腿和地心引力驱动,上天入地,毕竟是有原始魅力在的。二来,滑板之酷,就在于它必须流血断骨。优秀的滑手,都是时间和石膏的朋友。若无风险、不会受伤,也就难堪「极限」二字。
在我眼里,电动滑板成了不用自己努力的懒人包,只是站着不动,岂不就和「自动挡吉他」一样没灵魂了吗?对,那个也挺逊的。

这玩意预置了常用和弦的按压点,演奏者只需按一个快捷键即可。不难想象,业内人是嗤之以鼻的。不过既然今天讨论「复杂性」和「酷」的关系,它也算绝佳案例。
毫无疑问,和弦神器是民主化的发明,它让更多业余玩家跳过痛苦的学习与练习,直接投身创作演奏;但是,它也将复杂多变的吉他 play,固化/简化为特定的和弦指法,从而封闭了多元表达的可能性。
考虑到音乐史上很多好歌曲、新风格,都始于看似「错误」的音符,自动档吉他,用标准化消灭「错误」,这并不是好事。
不过要是参照汽车工业的案例,自动挡吉他、电子鼓、采样器、库乐队等等新生事物,看似玩具,实则登堂入室,要么正在挑战、要么已经取代了正统器乐。就像电动车,一开始不酷,而用的人多了,美学自成一派,也便成了酷。
酷或是美,归根结底是后天习得的主观认同,行业标准随大流走,本无原教旨可言。
Kendrick Lamar 和 Jacob Collier 同在今年格莱美名单,前者是自动档音乐的赢家,后者则是一万个和弦神器也按不出来的,格莱美照单全收。
说 e-scooter sucks,e-skateboard sucks,e-music sucks,也许只是受不了开头那个 E 字。由复杂性构筑的巨塔、旧世界的血汗、一万小时刻意练习的总和,在电气自动化的洪流面前不堪一击,被一个 E 字降维,计入沉没成本。
在这个过程里,乐观主义者看到工具去伪存真、回归功能本质——汽车是送你去目的地的,滑板也是;吉他是用来玩的,不是学究试验怪和弦的苦寒之地。
那么,人车合一的驾驶乐趣、下坡加速的肾上腺素、习得高阶技巧后的内啡肽、还有爵士乐、现代诗,它们有办法去伪存真吗?技术至上者不相信灵魂,就像2015年后的智能手机,808 鼓机的滥用,你大可以说手机就是拿来通讯的啊,鼓点就是节拍器,有声就行,而我觉得味同嚼蜡。

未来主义的技术乌托邦,让世界无趣了一点。归根结底,身体结构决定人是湿的动物,我比较抗拒「干货」这个词,我要当「湿货」。
李源
2025.2.23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