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7):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 《弟子规》的总纲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第一)。
孔子的这段话,涵盖性很强,全面阐述了儒家对门徒弟子的基本要求和学习的次序。因而被当成了后世儒家启蒙读物《弟子规》的总纲。
《弟子规》开篇总叙言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段话有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先学行为规范,再学文化知识;行为规范比文化知识更重要,更基础,分量也更大。拿我们现在的教育来比方,就是先得学会遵守《学生守则》,再开始学习文化知识。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其实并不这么要求,更重视文化课,也不将行为规范做为文化课的前提。行为规范与文化课是并行教育。
过去师父教徒弟功夫或技艺也是这样。徒弟入得门来,师父不会马上传授技艺。得先干上几年杂活,担水劈柴之类的。几年下来,师父觉得这个徒弟品性不错,孝顺师长,对师父言听计从,任劳任怨;跟同门师兄弟关系也处得可以,交的朋友也很正派。通过师父考察后,“竖子可教也!”才会开始传授技艺。禅宗六祖慧能,在得到师父真传之前,一直就在柴房干粗活。
其实呢,给师父老师干活等于是交学费。可能富家子弟有钱交得起学费,就不用“入则孝”了,直接就教知识本事了。师父老师交徒弟也算是长期投资,希望将来有回报。当然也有看走眼的。徒弟学成后,翅膀硬了就不听师父招呼了,甚至大逆不道,干出欺师来祖的勾当来,这种事情也是有的。
第二个层次,行为规范里,先做到孝弟;其次做到谨慎守信;再者,在一个群体中,对所有人都要和和气气,但不必与所有人都深交,而要多与正派人士交往。泛,广而浅的意思。
儒家特别强调谨慎。说话做事三思而后行,讲究考虑周全,滴水不漏,面面俱到。新奇的想法,得罪人的话,儒家不会说;冒险危险的事,儒家不会做。这非常容易导致明哲保身和虚伪。这很可能是中国古代严酷的政治制度所致,一言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但谨慎仅对做人有利,对做事则不利。这正是中国人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的重要原因。
《弟子规》对孔子的这段话做了细化,使得这段话具有了可操作性。当然,孔子说这话的时候,肯定也有具体的行为规范要求。但《弟子规》的意义在于将这段话与具体的行为操守直接联系起来了,并将孔子对成人弟子的要求转移到适宜于幼童,从娃娃抓起,成为了儒家的启蒙教材。
《弟子规》成书于清康熙年间,距今300多年了,影响很大。今天又重新得到重视。作者李毓秀只考取了秀才,是个教小孩的私塾先生。这个《弟子规》等于是他的自编教材了,原名《训蒙文》。但因其琅琅上口,三字一句,特别容易被小孩接受;又符合孔子原意和清朝统治者的需要,就流传开来。后来经他人修订,改名为《弟子规》。
现在看来,《弟子规》中许多对小孩的行为要求,不再适宜于现代社会了。比如说“冬则温、夏则凊”。 要求小孩冬天为父母暖被窝;夏天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根本不可行。古代的小孩,恐怕也难做到。本来就应该父母照顾小孩,怎么能让小孩照顾父母呢?对小孩的要求主要应当是逐步自理和自立。
我觉得,对《弟子规》等所谓古代启蒙读物,现在的学生知道就行了。知道有这么本书,了解其大致内容就可以了,不必从小诵读记住。背下了,也大多做不到。能遵守中小学校手册就行了。花时间学习《弟子规》完全没有意义,反而束缚了儿童的个性发展,容易养成服从权威,不求真知的个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