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城记 | 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
与世界逆行也要坚守自我
前几天听梁文道的《八分》节目,听到有句话大意是:如果整个世界在走下坡路,无力挽回,作为个人他能做到的尽可能不随着洪流迷失自我,即使与世界逆向运行也要努力坚守住自己的价值观念。
这是作为独立个体最后的坚守,思想是最后的阵地:尽可能(不能保证)保持清醒,守住常识;尽量不被污染的信息来操纵。
封城进入51天了,封城越久,时间就流逝得越快。一开始时间如同小溪般一点点流逝,现在时间则像丝滑的绸缎,一不小心又一天从手里滑掉了。
上海前几天宣布全区清零了,我的朋友都纷纷得以走出小区透气。我们开始期盼解封不远了。也有朋友刚得以走出小区没多久,立刻因为楼里有人核酸异常又开始封楼,一片哀叹。
封城这51天没有一天可以从疫情相关的言论或新闻中挪开眼睛,看得越多,思考得越多,再看着一天天发展的新闻,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现在的清零政策太离谱了,人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前几天有个清华教授语出惊人,说中国这两年抗疫下来,人们人均增寿十天。这个计算方法在被封锁中的人们看来,逻辑单一简单得可笑。有网友评价,我被封了60天了,我可以不要这10天吗。
这几个月多个城市成千上万人受到严厉的封城制度影响,媒体和专家学者们集体失声,没有科学的分析和建议,也没有对当然人们的困境真实的报导;结果一发声却是发出这种迎合领导心意的言论。
封城到现在人们明显产生了心理上的倦怠。我这些天听到了周围有更多对封锁不满和反对的声音;但是人们还不敢触动「房间里的大象」,也就是谭德赛口中「不可持续的清零政策」。这是一切城市封锁的源头。
曾经有效的清零政策怎么变得失效
武汉疫情之后迅速的封城,集全国之力压制疫情,人们停工停学,建立方舱。封城2个月后疫情得以控制。这样的措施曾经非常有效,现在却未必。
病毒在发展,但是防疫政策却没有随之发展;封城的社会成本巨大,一次封城可以,但是重复而长期的封城让成本高到难以承受;当国外纷纷放弃清零选择共存,国内的清零变得更难了。
去年媒体大举赞扬中国的防疫成功,让国外来「抄作业」;同时抹黑「群体免疫」,将其简化为为「躺平」,让「与病毒共存」在人们心中形成负面印象。这样的宣传让人们误以为「清零」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我记得疫情刚传到英国不久,英国首相鲍里斯就提出「群体免疫」这个概念。人们震惊于「群体免疫」需要付出的生命代价。现在回头看其实是很正面的。他给了人们一个真实的预期,一个最坏的情况的底线:病毒的传播是无法被阻止的,有人要感染也有人要死亡。我们能做的是减缓减少死亡,削平峰值。疫情期间「保护 NHS」是最核心的口号,尽可能让医疗系统不崩溃。
时间线上与之对应的是国内「武汉疫情」后一段时间。当国外许多国家感染人数极速上升之时,国内的人们在病毒清零的泡泡里安全的生活着。人们担心很多事情,但是「感染新冠病毒」不在其中之一。所以赵立坚会会说出「疫情期间生活在中国,你就偷着乐吧」这句话。
2年后的今天,谭德塞说的是对的,清零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可持续性。刻舟求剑式防疫是不可行的。当封城变得没完没了,人们心理上产生倦怠和抵触。
另一个疑问在于,为什么未利用武汉疫情被控制住后的窗口期来推广疫苗和增加医疗设备的投入,来应对后续病毒的传播?
上海封城快2个月仍未完全控制住疫情,同时国内多个城市都有疫情爆发的迹象。我时不时看到各地在增设方舱,甚至还有地方要建「永久性方舱」的新闻。
清零不是目的,清零是为了后续的共存争取时间。目前似乎未尽全力与未来的病毒共存做准备,反而看起来像是为长期的清零准备着。
对「阳性患者」的批斗
前两天我看到一个公众号,说的是郑州大学的学生违反校规出去约会感染病毒,回来后隐瞒病情导致「南校区5000人被隔离,1000名师生需要转运至焦作市异地隔离」。这个学生后来被郑州大学开除了。
这个女生不能说完全没有错,比如私自离开校园,比如让室友替自己做核酸。
但是令我震惊的是文章里面充满文革式的批斗,重点描述这个女生自私自利,为了约会男朋友违背校规出去,如何给学校带来重大的防疫压力。全校5000个人被隔离仿佛都是她一个人的错。
却完全忘记了制定防疫规则和动动手指就把5000个人隔离起来的不是她。
在一个普通的社会,一个20岁的女生偷溜出去校门跟男朋友约会非常正常;因为害怕确诊的事情败露让室友代替做核酸,是有点愚蠢,但是也不是罪不可赦。
可惜发生在抗疫大于一切,人们的狂热被点燃的疫情时代。这个年轻的鲁莽的女生变成害5000个人被隔离的罪魁祸首,是被人们的怒火对准的批斗对象。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想一下,作出因为一个阳性把5000个人隔离起来这个决定难道不是更疯狂吗?这背后的被牺牲的人身自由也要怪到这个女生身上吗?
又或者,如果我们不去妖魔化阳性患者,不去妖魔化病毒,不去曝光确诊患者的轨迹和个人资料,不对他们进行无止尽的谴责,那这个学生是不是一开始就不会因为害怕而瞒报病情呢?
可耻的不是这个犯了这个愚蠢错误的女生,而是将其推到这个错误上的背后的力量以及被煽动起来对着她狂喷怒火的群众。
是否黑白颠倒的时代,太容易把一个年轻的学生当成替罪羊了来承担人们的怒火了,而制定和操纵这个疯狂规则的人却毫发无伤。
从武汉疫情开始,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一边喊「武汉加油」一边地域歧视武汉人,一边「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一边抓「小洋人」。看似人们共享一个高度一致的目标,实际上却是分裂的,彼此不信任,不团结的。
为什么保持清醒这么重要
文革是个遥远的话题。2022年的现在,疫情的封锁加上言论环境的缩紧,人们越来越不自由。时不时出现的魔幻现象,让人感慨:「文革2.0」是不是卷土重来了?
我对现在是不是「文革2.0」持保留意见。但是有句话叫做「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整体的气氛,难道不是在历史中有迹可循的吗?
出于警惕和保护自己的目的,对最坏的结果作出预期可能也不是坏事。正如西方世界常常会警惕「新纳粹主义」,避免犯下一样的历史错误一样。
2022年的当下,科技是最好用的工具,疫情则是完美的借口。
从信息的操纵到对人们思想的操纵,对什么是「正确」的极力宣传,对「不同意见」的抹杀,以及对「反对意见」释放的恐怖信号,当下的时代真的让人会一不小心被「洗脑」成功,很容易脑袋里会在想「他们」希望你去想的东西,拥有「他们」希望你拥有的价值观。
就如同在洪流中,不进则退;如果不去努力捍卫自己认定的「常识」和「价值观」,变的随波逐流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这样的洪流里,我认定的常识是「科学」和「理性」,认定的价值观是「普世价值」。以此作为衡量标准,去看哪些是伪科学,是洗脑;而哪些是诚实正面的声音。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