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囉書窩|高效海綿閱讀法

子非魚
·
·
IPFS
自媒體時代必備!一次掌握INPUT&OUTPUT的全方位知識變現學習法

■ 書名

高效海綿閱讀法:自媒體時代必備!一次掌握INPUT&OUTPUT的全方位知識變現學習法


■ 觀點

洞見時刻

洞見時刻就是陶淵明所說的「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時刻。每個洞見時刻都是讓讀者特別振奮的瞬間;對我來說,洞見就猶如在腦中放煙火。英文中有個詞叫作「Aha moment」,被譯為「啊哈時刻」或「頓悟時刻」,是由德國心理學家卡爾.布勒在大約一百年前首創。當時他對這個詞的定義是:「思考過程中一種特殊、愉悅的體驗,其會突然對之前並不明朗的某個局面產生深入的認識。」

在閱讀中經歷過許多「洞見時刻」的人,一定會對閱讀欲罷不能,因為這實在是一種樸素、極致的快樂,人世間的其他快樂很少可以和這種由深層洞見所帶來的快樂相提並論。


行動靈感

我們該怎麼判斷什麼是「電子鴉片」和垃圾資訊?什麼是有用、有價值的資訊呢?答案就是看「資訊——行動比」。資訊的重要性在於它能促成某種行動,比如讓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定,讓我們決定採取原本不準備採取的行動,或者讓我們更瞭解需要解決的問題。「電子鴉片」只有娛樂功能,而有用、有價值的資訊會促成某種行動——「資訊——行動比」就是判斷資訊品質的標準。

在娛樂至死的時代,兩件事很重要。第一,選擇「資訊——行動比」高的資訊。我們要有意識地篩選資訊來源,建構高品質的資訊環境,珍視自己的注意力資源,別讓自己不知不覺淪為娛樂的附庸品。第二,透過追問,以發揮資訊的最大價值。很多人讀了很多書、學了很多東西,可是生活卻沒有任何改變,就是因為他們所接觸的資訊其「資訊——行動比」太低了。

該如何把讀的書轉化為能力呢?答案就是:將其轉化為具體、可落地的行動或指導行動的原則。我們在讀書的過程要有意識地記錄自己的行動靈感,讀到某個地方覺得有啟發時,就需要思考一下是否可以將這個啟發轉化為某種實際行動。


工具理性壓倒價值理性,為現代人帶來了深層的精神危機

韋伯對現代社會的一個犀利診斷就是:工具理性壓倒價值理性,為現代人帶來了深層的精神危機。

主食閱讀是一種工具理性,主食閱讀的價值就是工具理性的價值,而主食閱讀的狹隘和不足,就是工具理性的狹隘和不足;美食閱讀則是一種價值理性,它幫助我們跳出工具理性,去審視自己的人生,去做一個真正的人,而不只是一個工具。

美食閱讀改變了我的生活觀,第一次真正把我自己從長期的精神內耗中解脫出來,讓我重新設計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切切實實地體會到主食閱讀「治標不治本」的缺陷。

這就是美食閱讀其價值理性的魅力,它沒有告訴我任何具體的方法論和行動指南,但它產生的影響將覆蓋我的餘生,這就是我理解的「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美食閱讀帶給我們的好處,雖然沒有主食閱讀那麼直接明顯,但它的影響持久且深刻,會跟隨我們一輩子。


■ 評論

誠意滿滿的工具書,每章附有心智圖QR code,方便讀者掌握重點。書中提到的「資訊——行動比」概念,有助於我們在資訊爆炸時代,過濾資訊,專注於能促成行動的知識,也點出了許多人讀了很多書卻沒有改變的原因。

同時,書中也提醒我們,過度追求行動指南可能落入工具理性陷阱,引發精神危機。因此,我們需要價值理性調和。價值理性雖然不像工具理性那般直接明顯,但它的影響卻是持久而深刻的。它能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的生活觀,幫助我們跳出工具理性的框架,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成為一個真正的人,而不僅僅是一個生產力工具。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