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隨筆|斷食善終紀錄片:《順行》A Good Death

子非魚
·
·
IPFS
·
最終的問題是:怎樣的孤獨死,能是善終?
斷食善終紀錄片:《順行》A Good Death

《斷食善終》與《我可能錯了》二書,可從圖書館預約人數看出非常熱門,《斷食善終》有預約到翻了翻,《我可能錯了》則是在書店翻翻,粗略而言,一本是對他人,一本是對自己。

以「我們是最後一代」而言,面對孤獨、老、病、死是必然的事實,因為承認了這個事實,所以社會的各種割韭菜亂象,就不會再影響自己,而最終的問題是:怎樣的孤獨死,能是善終?

以修行的善終而言,道家的善終可能是尸解,藏密的善終可能是虹化,以有錢人而言,安樂死是善終的選項,那以貧困者而言,自殺能算是善終嗎?同樣是主動死亡有高下之分嗎?人生只能被動死亡嗎?

說實在,現在社會可說是進入集體被動修行狀態,物價飛漲只能降低物慾,其實消費降級不只在於減少開支,也包含增加開支,例如:買不起房,那不如吃好一點。口紅效應也是消費降級的一種形式。而吃不起三餐,改吃兩餐,美其名168輕斷食;吃即期品,美其名愛惜食物;能不用想就加顆滷蛋,美其名財務自由,真是生活中處處充滿修行者的智慧。

你看台灣,小小的、擠擠的,空氣糟透了,又沒什麼安全措施,可是大家都生活得很愉快、很和諧。生活中常常有些不搭調的事情發生,大家都不多提,都接受了,上道啊!全民的智慧都處在一個很高的層次上,快要了悟禪的意境了。—《台灣怪譚》

《斷食善終》提出透過漸進式斷食來主動死亡,以斯多葛主義而言是可以在日常先練習的,例如:168輕斷食、一日一餐、過午不食、穆斯林齋戒月等等,以前參加三日辟穀營的經驗是,身心會感覺稍虛弱但輕盈,而現在許多人是沒錢而只能少食,卻因此體驗到少食反而更健康了,這或許也可視為被動修行,被動為斷食善終做準備。

其實理性消費、主動死亡是反社會的,社會需要的是非理性購物、被死亡焦慮威脅的人民,如果仔細思考,一個人過得幸福、滿足其實是反社會的;一個人要過的焦慮、物慾橫流、貪嗔癡才能推動社會運轉。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