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subjects
听播客,对一个观点印象深刻,在这儿写一下:
小众就是不为了更受欢迎而创作。创作的极致就是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审美体系,一个完整的,发自内心的,经过千锤百炼的体系,重塑的魅力这么大,玩着这么独具一格的音乐却能够走到Hot1,也一定要归功于这种极高的完成度。
其实做人也是一样,真正打动人的不是你模仿了谁,也不是为了独特而标新立异,而是整个人从头到脚有一个自洽的,完整成型的人格。别人找不到一些标签来定义你,找不到参照来评判你,或者倚老卖老地否定你。
一个高完成度的人格,就像重塑、任科或者边远一样,是完满的,完成的,舒展开的,乍一看会让人不知所措,因为莫可名状,但是渐渐的会越来越让人着迷,因为它太丰富、太自然、太能够自圆其说。
“不为了更受欢迎而活”,绝大多数现代人对这件事情的反应是两极化的,在一个极端上,人们会完全投降于受欢迎的执念,大张旗鼓地用更名贵的logo和更圆滑的言行来为自己集赞。在另一个极端上,人们会完全封闭自己,用愤世嫉俗和疑神疑鬼的方式质疑任何主流的事物。前一种人会失去自我,后一种人虽然也可能独特,但是完成度却会很低,因为他们会花大量时间来对抗主流,强调自己的不一样。
可是仅仅表达这种特立独行的姿态是不够的,你的存在不应该被你反对的事物所局限,你应该成为的人不应该仅仅是你痛恨的人的反面。人们很容易在这种二元对立当中陷入孤芳自赏,就像是有些音乐人很强调地下,非主流一样。你也许是黑色,也许是白色,但你依旧只是一种单调的颜色,而有的人却可以是一幅完整的画卷。
我在重塑的态度和音乐风格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也是独特到只能用我自己的名字来描述的人。有的人认为我很奇怪,有的人认为我很优秀,还有人把我和一些他们熟悉的人勉强地归类到一起。但是所有人都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如果真的有心走入我的内心,他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得无与伦比的世界,这个世界建立在各种旅程和经验之上,时刻在不断进化,而且随着岁月变得越发协调。
内心的协调,价值观的清晰,思想的不断生长,加上现实世界里累计的成就,这些东西作为一种过程时,就会制造出“受欢迎”的效果,而如果作为一种目标,就会让一个人的完成度越来越高。酷不是一两个突兀的造型或者一两句大胆的狠话,真正的酷是有很强的整体性的,不是东拼西凑的剪贴画,是对自己的精雕细琢。
那天看到一堆情侣在街上接吻,突然被感动的很想哭一哭,好几年前的我一定看对这样的画面嗤之以鼻,“至于吗?太夸张了吧?”
至于的,不夸张。
那个时刻的他们是完全投入爱意,不顾一切,不顾他人的目光,也无法再真实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