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花板還是樓地板

黃懿翎 (令雨)
·
(修改过)
·
IPFS
圖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594726856419529&set=a.166023942623158

看到楊皓如也開嗆,我忍了幾天之後,也決定不忍了。

先聲明,我對陳傑憲沒有什麼意見,反而跟對曹政奭一樣,對於這種有盡到父親照顧責任的男人,我很欣賞,不過欣賞的原因不在於他達到父親標準的天花板,而是達到了樓地板的水準。

這社會對父親的要求,幾乎可說是自古以來就是希望有能力養家而已,所以當男性伴侶、父親的人,幾乎只要賺錢回家就好(有趣的是,這現象僅限於異性戀伴侶),女性就必須負起照顧家裡、照顧老公和小孩的責任。男生從小到大,都被養成在家裡沒貢獻,在外面有貢獻的家庭成員,這某部分也可以對應到多年前我在生態女性主義學者麥茜特( Carolyn Merchant)在她的著作《自然之死》(The Death of Nature)的歷史回顧章節所談的,女性和自然對於男性而言,是一種為他付出、養育他、撫慰他、照顧他的角色,這種自古以來的觀念,再搭上資本主義的勞務分工,理所當然的榨乾男性的勞動體力與精神,回到家就有理由當個飯來伸手的軟爛男,把女性更綁在家裡,變成24小時全年無休的無薪勞工。

只是這種情形,隨著好幾波女性運動的累積,還有對於資本主義規則的批判,稍稍有了改變。

原本男性被教導成,因為他是要做(家庭以外的)大事的,所以不需要顧到別人的需求與情感,只要顧好自己就好,因此進入婚姻,甚至生了小孩之後,瞬間變成要擔負照顧者的角色,只好拿他要賺錢養家的藉口來躲避,或是真的擔負起責任,過了一段時間,覺得生活落差太大,委屈感席捲而來,就需要找到別的女性或興趣,讓自己「重新有年輕」的感覺,但他沒有注意到,所謂讓自己「有年輕感覺」意思,就是「沒有照顧責任」的意思。

女性原本從一出生到生小孩,都必須隨時擔任照顧者,照顧到旁人和家人的需求與情緒,很習慣這種角色,所以結婚生小孩,對他來說,可能生活並沒有什麼差別,只是照顧的對象變了。但隨著社會變遷,女生也開始有活過「為自己而活」、享受並發展過自己興趣的階段,所以結婚生小孩之後,也開始出現現在跟以前生活的落差,這也是為什麼漸漸的有更多媽媽會體認到自己也非常需要有 me time 的時間,也需要 feel young again。

但社會變化不是線性的,也許有些觀念比較解放了,但「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框架觀念只在某些角落有些鬆動,所以除了有性別平權觀念的個別某幾位男性之外,大多數男生都可以躲在這性別框架的藉口後面,繼續過著不用當照顧者的自由生活。而那些觀念比較跟大眾男性不同的人,突然就變成榜樣,而且還不是「樓地板」的榜樣,是「天花板」的榜樣。

這時候,我們好像又看到了古早社會在培養男女生的不同方式:小男生只要展現出什麼能力,旁邊就會出現此起彼落的「你好棒喔!」的讚美,但小女生常常是需要被禁止、規定,如坐姿要怎樣、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不然會很難看),如果真的有做到什麼,也是理所當然。所以請育嬰假的男生,人們會稱讚他是好爸爸,下班後顧小孩的男生,人們會稱讚他是好爸爸。但女生全天候在家,還是很常被認為「在家沒事做」,這也是韓國有陣子出現「媽蟲」這名詞的由來。

拜託,小男生已經長大了,現在都是大人了,不要再每踏出一小步就給他們捧上天的「好棒棒」了,該讓他們真的長大了!

我的其他文章
【性別】男生也很努力啊,女生有什麼好抱怨

生兒育女的換位思考:惡女 vs. 健太郎

爸爸帶回來的火車便當:性別分工之下的交集

當媽的都要這麼忙嗎?

「啊!真是好老公」

成功的男人背後,是誰?

無力感,男性很難命名的一種感受

「男主外女主內」的陰魂不散


****圖片取自網路,文章為作者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廣告時間~~~~~~~

本人斜槓了兩個專業,歡迎按讚追蹤粉絲頁

翻譯人森的滋味

LING 烘焙實驗室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黃懿翎 (令雨)專職翻譯,出版多本譯作。翻譯・時事・戲劇・書・手作烘焙。 meadowling@gmail.com。FB🔎【翻譯人森的滋味】:FB🔎【Ling 烘焙實驗室】IG🔎 lingbaker2020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現在,台灣的音樂已經可以踏著過去的腳印前進

有些個人議題,可以一邊洗碗一邊處理

性別的濾鏡
28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