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物的體系,我的物件錄 · 第三天

物的體系,我的物件錄.D 03 [過敏與器捐]

YSC
·
·
IPFS
第三天 -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或者當你處於一個外在變動比較大的環境時,什麼樣的東西能帶給你安心感?它可以是有用的、無用的,可以是隨身攜帶的,或者是放在家裡的;那樣物件,可以是食物、或者一個習慣等。總之,有它在,你會感到安心。


大概十多年前的春末,那時候的我鄰近畢業,頭頸部上長滿大大小小的腫塊,
左手手腕上一片瘀青,右手插著滯留針,血壓飆到兩百四,心跳也有一百五,
喉嚨痛的喘息,能躺不能動,只身一人在日耳曼的病房裡聽著機器的滴答聲。

那是我第一次藥物過敏,第一次被抽動脈血,第一次在日耳曼住院。

那年的我 24 歲,距離我簽下器官捐贈已經過去了六年。
我 18 歲成年的當日,我委由當時的保險公司和律師負責,在日耳曼簽署了器官捐贈。
他們除了要通知家屬外,我當時還簽下了一份回歸大地的委任書,因為若有那一天,我不希望我的家人在那個當下要承擔還要緬懷這一切的處理我身後所有的事情。


從那天開始在我的隨身包裡就多了一個卡夾,裡面是一本歐洲通用的緊急醫療証件,它紀錄著我本身具有的疾病、長年使用的藥物及 “可能” 誘發我藥物過敏的來源,以及我簽署器捐的證號等。
之所以為 “可能” 是因為當時我兩種藥物使用的間隔沒有隔太久,所以當時住院的醫學中心實驗室提出如果想要測藥物的過敏源,除了要自費測試外,我還必須重新服用兩種不同的藥物去做最終的證實… 所以想當然爾,我當即決定放棄找出過敏源,畢竟那種瞬間感受到的亢奮與後續累積的疲勞與喘息,絕對不是我想要再經歷一次的感受。

所以這個卡夾就新增了那兩個藥物的仿單與外盒,在緊急狀態下可以由醫師直接判斷,為我做合適的醫療處置,就這麼的,這個卡夾陪伴著我渡過最後的留學時光,一直到畢業回家工作我都還帶著。


近幾年有次因為手部的筋扭傷,在看過物理治療後接受醫師的建議打了一針止痛藥後,我又出現了類似但沒有那麼劇烈的過敏反應,這次沒有上次的疼痛與喘息,所以直奔急診打了抗組織胺與類固醇就基本回復正常,只多吃了兩天的抗組織胺而已。

不過,我隨身的成員又新增了一位:醫院開立的藥物過敏卡。

而在某次陪長輩去就診時,我偷了個空順便去長輩就診的醫學中心簽署了器官捐贈,因此卡夾裡面又多了一張粉紅色小熊的器官捐贈卡,雖然我一直到現在都還在處理另一個歧異:大體老師是需要被帶回家的 …


這麼多年來,卡夾也被我升級成一個小小的透明卡包,裡面放著我歷年來的過敏藥物仿單與藥物過敏卡,我走到哪這個小卡包就跟到哪,而歐洲通用的緊急醫療証件是我每次飛歐洲都一定會隨身帶著的資料。

很多人都說我這樣子很麻煩,身上要帶很多東西,而且我的醫療用藥資料在健保的雲端系統上都有,但我相信,若真的不幸的發生緊急狀況,對現場第一線 EMT 最快最直覺的,應該還是身上本來就有資訊吧!

所以與其說這個小卡包是給我安心感,或許更應該說是給我一種無後顧之憂的安慰吧!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YSC愛做夢的個性,想要尋找在這世界上最真實的單純; 卻在這個世界,體驗與接受最荒謬的現實。 人生已然走過三分之一,該要思量值得與價值,該要訂定善待自己的目標。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書 - 物的體系 我的物件錄
8 篇作品

物的體系,我的物件錄.書後感

物的體系,我的物件錄.D 07 [不如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