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女兒》:在母女相互交織中 探索未來家庭角色和型態的各種可能

G點電視
·
·
IPFS
母親、女兒、妻子/伴侶⋯⋯每個女人除了「女人」這個標籤本身,同時也總會跟上述的身分或多或少有所交織。《女兒的女兒》講述的正是這樣一個多面向的故事:年過60的金艾霞(張艾嘉 飾)本悠然自在踏入人生下半場,生活卻因為小女兒祖兒(劉奕兒 飾)在紐約進行人工受孕計劃時,意外遇上車禍身亡而全盤打亂。

撰文:兩蚊
文字編輯:麥子

【黃熙導演訪談及觀影後記】

母親、女兒、妻子/伴侶⋯⋯每個女人除了「女人」這個標籤本身,同時也總會跟上述的身分或多或少有所交織。《女兒的女兒》講述的正是這樣一個多面向的故事:年過60的金艾霞(張艾嘉 飾)本悠然自在踏入人生下半場,生活卻因為小女兒祖兒(劉奕兒 飾)在紐約進行人工受孕計劃時,意外遇上車禍身亡而全盤打亂。心裡一直自認不配為人母的她,一邊重新梳理自己未成年時生而棄養、目前定居紐約的大女兒Emma(林嘉欣 飾)的關係,一邊迎接自己從未想像過的抉擇。

《女兒的女兒》剛在今屆金馬獎奪得最佳原創劇本獎,香港將於12月12日正式上映!

台北與紐約、過去與未來、生育與單親、分離與重逢,在這些看似二元實質互相交纏的情結中,相信每一位女性,都能夠從中看到自己某些部分。G點有幸能夠訪問導演黃熙,聽她分享更多在創作《女兒的女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比起「解答」不同世代女性難題 更想呈現她們的複雜性

在導演剛剛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片《強尼・凱克(Missing Johnny)》(2017)之際,身邊跟自己一樣同為步入人生40代的朋友,很多都在考慮、甚至正計劃著進行試管嬰兒(IVF)*。那是一個要下最後決定,到底要不要養育小孩的年紀。而自己恰好在很多人會去選擇做IVF的洛杉磯(Los Angeles):媽媽的一通來電,語帶叮嚀問著自己是否已經購買意外保險——這是《女兒的女兒》故事的起點。

*編按:試管嬰兒(IVF):In vitro fertilisation,是指利用人工生殖技術來進行體外授精,把成功培養的胚胎植入子宮的受孕方式。

「如果我在進行IVF途中撞車身亡的話會怎麼樣?」那是對於一位(現代)母親的想像,想像她會如何面對這樣的一個狀況或難題。因此也很早就鎖定了,會透過金艾霞這個人物的視點去講故事。導演提及,縱使金艾霞這個角色無論在年紀、人生經驗等各樣,都是超乎40代的自己所能夠理解和接觸到的;然而,《女兒的女兒》的劇本就是這樣一個順其自然、逐步推進的發展過程:從張艾嘉(張姐)確認出演,聆聽她分享自己、自己母親、自己和母親的故事,導演就像慢慢認識了一個60多歲女人可能會有的各種處境和想法。

《女兒的女兒》劇組出席東京影展紅毯上,大家的笑容都十分燦爛。(圖片由《女兒的女兒》團隊提供)

「電影可以點出有甚麼情況⋯⋯但無法解答一個社會問題。」《女兒的女兒》的確觸碰到現代社會的一些狀況、氛圍,但比起那些所謂議題或問題,電影更著重於描繪和表達一個人、一個女人的複雜性。那些或許被點燃了的議題,就留待我們觀影過後討論它,給予時間去看待、去放下它吧。

女兒、母親與女同志 剛柔並重的多重身份設置

小女兒范祖兒(劉奕兒 飾)無疑是一個充滿魅力的角色,甚至如同不少觀眾所言,她的自然流露、她立體鮮明的感覺、她的流動性⋯⋯均是亞洲電影裡的女同志角色中少有會看到的。筆者其實在觀影前並不知道祖兒除了女兒、未來的母親以外女同志的身分,只對她那編辮子的短髮、橫跨一雙眼睛的藍色閃粉妝容和有色隱形眼鏡的形象印象頗為深刻。

范祖兒的初登場不論是激動的講話,抑或「閃亮」的造型,都引發了觀眾的好奇。(《女兒的女兒》電影劇照)

「奕兒加了很多自己本身的『甜』(sweetness)。」原來在劇本本來的設定中,祖兒的角色是更冷酷(cold)、淡漠(cool)、剛硬、話不多、溝通也不多的;可以說是更活在大家對於Butch/Tomboy比較刻板印象的女同志形象之中。那些演員本身無法、亦不需要透過任何外在塑造覆蓋的特質,恰巧給予空間,讓小女兒生成一個奕兒版的祖兒。撇除這一身分,她面對母親金艾霞時的撒嬌、倔強、愛恨交纏等等的多面向,同樣能夠讓觀眾感同身受:為甚麼金艾霞(張姐)會那麼疼愛她,為甚麼無論如何都會是小女兒「贏」,為什麼母女的關係就會非如此不可⋯⋯雖然並不是跟著劇本走,演員與演員之間的化學作用;不但不影響事件的發生,更加深了母女之間的羈絆,令結局顯得更動人。

如果說小女兒要在有限的出場場次中讓觀眾記住,而仔細想好了角色的各種背景設計;那麼大女兒Emma(林嘉欣 飾)則恰好相反:只是給予基本的背景資料,並沒有想太多。Emma有個讓人覺得是缺陷的「先天條件」:她是被金艾霞拋棄的大女兒。不過,讓筆者十分欣賞的是,如同導演所說:Emma其實有一個好的童年,她就像其他人一樣長大(原句:You have a good childhood, you’ve grown up like everyone else.)。她的養父母在紐約開餐館,經濟穩定,也對她很好——Emma呈現的是作為女兒的另一種面向,表達生母沒有陪伴自己長大與「我會變得不幸」並不是必然的因果關係。

當金艾霞隻身來到紐約,飽受因時差引發的疲倦、哀傷、憤怒等不同情緒侵襲時,Emma成為了她唯一的「陪伴」。(《女兒的女兒》電影劇照)

Emma的成長背景設計,也解釋了她在Airbnb私密房間裡,與金艾霞對話時用的口吻;又與她最後平靜地、帶著好奇詢問金艾霞當初決定拋下自己的心情,並擁抱這位生母,形成有趣對比。這裡筆者就先不劇透,留待大家入場好好感受。

妳怎麼又成為了母親? 持續變化的母親形象和家庭型態

「妳怎麼知道又是女兒?」電影中這句點題的對白,反過來大概可以詮釋為「妳怎麼又成為了母親?」母親和女兒這種雙重身分的複雜性,是苦澀同時也是有趣的。觀眾看金艾霞,覺得她很辛苦;金艾霞看自己,覺得自己是不合格的母親和女兒;祖兒和Emma都承繼著母親的不善言辭、叛逆、隨心所欲,卻也深愛著這位母親,同時珍惜自己能夠成為母親的能力。她們各自的細微差別,匯聚在一起成為了「女兒的女兒」。

「被同性戀生下來比較慘,還是被異性戀青少年隨便睡一睡生下來比較慘?」這一幕的三代同堂,表面上毫不留情的怨懟,內心卻充滿溫柔與不捨。(《女兒的女兒》電影劇照)

另外,關於那些「缺席男性」的註腳,導演是如此回答:劇本裡其實有描繪祖兒的爸爸(即金艾霞前夫)、Emma的養父Johnny,只是礙於篇幅太長,爸爸的出場或許會令劇情失焦,才忍痛捨棄了這些情節。這些「缺席」是不得已的選擇,而非刻意為之。

祖兒如果成為一位母親,她會是怎樣的母親呢?她會被賦予某種形象和責任嗎?「我覺得女人其中作為『母親』的這個標籤,在時代的繼續推進下,是需要重新思考的⋯⋯這跟婚姻是連動的,經過時間慢慢地會有越多的討論和改變,不會是一個很快的改變,但遲早都會有調整。」儘管步伐不同,金艾霞、Emma、祖兒各自都在自己的人生中,演繹著持續變化、「新」的母親和女兒,那不已經是最可貴之處了嗎?

黃熙導演第二部長片《女兒的女兒》不但是第21屆香港亞洲電影節閉幕電影,更剛斬獲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電影將於12月12日在香港正式上映,G點誠意推薦每一位女兒和母親入場觀看!

延伸閱讀:《孔雀皇后》:跨越性/別光譜維度,表達當下所需的酷兒論述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G點電視G點電視以新媒體介入性/別小眾運動,鼓勵及引導義工成為行動者、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議題,學習營運媒體,為社群充權。請賞我們幾個拍手或一杯咖啡,讓我們支持平台及團隊持續運作。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同性戀除罪】歐洲多國立法賠償同志歷史迫害 港英政府曾設「特別調查小組」專捉同志

女同志情慾:失語、被污名化、被壓抑,但性本尋常

英國大選工黨重掌政權 性/別小眾面臨中間派政策與右翼壓力的雙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