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電台【心理敲敲門】改變自己,一定要談過去嗎?有沒有更直接的做法?

NEko
·
·
IPFS
·
過去跟現在可以一刀切嗎?「觸」是True還是挖掘自己被觸爛?
Image by chocoa2500 from Pixabay

【心理敲敲門】是楊嘉玲心理師和劇作家陳怡璇的共同對談,這次聽的是第238集。

決定論 vs. 目的論

這個討論的後面就直接說了,這兩種論點很難完全分開來看,但了解他們各自的闡述還是滿有意思的。

決定論

聽起來是從佛洛伊德相關的學派出現,強調養成和經驗對一個人的影響。追究到最後可能會有點命定論的絕望感,因為當事人在現在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會從過去找到線索和原因。

換個角度也可以說,在逃避現實的時候也可能會這麼做,相較尋找事情的發生因素,會先努力往歷史記憶中挖掘搞砸的問題點出在哪裡。

如果是和諮商的對象談話,問題會在於對方願不願意回想過去,如果願意想,那他願不願意說,他又記得多清楚?

目的論

「重要的是,我怎麼決定我是怎樣的人。」

目的論大部分會從《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的阿德勒觀點聽說,但主持人在談話時強調,雖然這本書講的是阿德勒,但著作者並不是阿德勒本人。

即便如此,相較於從過去找養成的決定論,目的論重視於當下的判斷,或是事過境遷以後自己的消化方式,所以過去的影響就會相較減低,也讓當事人比較傾向往新的規劃發展。

深淺需求

節目中舉了一個例子,假設今天有一個人很宅不喜歡出門,但他又討厭這樣的自己,可以從深層和淺層來思索不同的原因,主持人用表面需要底層需要來劃分。

表面需要

不出門→不開心

底層需要

為什麼不出門?不出門可以帶來什麼好的反饋?

不出門就不會遇到被拒絕的狀況→滿足自己對安全感的需求

瞻前又顧後的公路旅行

我相信不是每個人當沙發馬鈴薯的理由都相同,但主持人舉的例子可以是一個解釋跟發想的空間,他們在聊天過程中,提到可以從表面上看起來是負面的行為(不出門、討厭這件事),去思索這個行為可以帶來什麼優點(不處理人際關係、真正需要的是安全感)。

討論完又回到決定論和目的論,我已經把最後的結論拉到文章前面,也就是每個人在思索跟釐清的時候,其實很難把行為、需求和過去/現在/未來分開來看。

開車的時候不只要看前面也要注意後照鏡,在往前的時候依舊要時時留意周遭。

我們或許可以試著分開討論這些論點,但現實是過去、未來、現在來來回回互相交錯,而我們就在這樣交織的情況下往前走。


也許當下正是迷惘的時候,從過去抽絲剝繭真的能得出自己行為的塑造和原因,但反省檢討以後,如果能好好丟下那些負擔,才能順利往前走,繼續注意旁邊的風景,然後時時刻刻改變觀看自己的角度,也放大自己看世界的視野。

雖然常常被說要忘掉往前看,但也了解發生過的事不可能全部沒痕跡,只能是隨著時間流逝試著將自己從模具中拔出來,不要被事件或是話語鑄型甚至定型了。

Spotify單集連結:open.spotify.com/epi...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NEko一個有自覺的ThaiOne自由媒體寫作者,致力於讀書反思、運用大學時期學會的critical thinking進行媒體識讀與文化議題思辨,嗜聽樂團音樂,熱愛K-POP和各類形象鮮明的創作文化。 喜歡謎因,願望是每天活得像梗圖GIF,祈禱下一次GIJOE出片還能跟到首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漫話】逢澤理玖-於是長大了以後哭了好久好久

聖誕節QQ人

電繪插畫
13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