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我的寫作經歷
參與Matters寫作接近一年,我不算是活躍的成員,也不全然了解運作上細節,自己一路以來,都有以寫作為副業的經驗,由紙媒到網媒,倒有些個人體驗和大家分享。
我從小就有寫作的興趣,大概初中便投稿到報章,獲得刊登,之後還有稿費,雖然不多,但是就有股動力。當時必須要寫在原稿紙上,因為方便計算字數。一篇文章一張原稿紙便是400字,當時很多副刋的專欄都以此為標準。紙張印刷,排版計算非常嚴格。而稿費的計算,多是依據字數,當年的行內基本標準,是一毫子(十個仙)一個字,於是一篇四百字的文章,作者便可得四十元。文字有價便是這個基本,當然那些有名氣的專欄作家,自有另一套計算方法,而多年下來,追着通脹的速度和社會的進步而遞增,現在印刷媒體的稿費,已晉升至一元一個字,一篇二千字的文章便等於二千元,其實算不錯了。
即使我移居加拿大後仍然一直寫,將稿件寄回來,他們每幾個月付我稿費,甚至轉換加幣滙過來。後來畢業後有工作,生活改變,而且寫了多年,好像有點枯竭,才停了下來。不過自己仍不時寫些沒有發表的雜文短文,也會接一些臨時的工作,因為自己身處加拿大,有時有些特別議題是香港傳媒感興趣,當年世界籃球錦標賽在多倫多舉行,就是「夢幻二隊」那次,我便替一份體育雜誌做了專題報導,是比較有深刻印象的一次。
互聯網的興起,絕對是改變遊戲規則的分水嶺。初時幾乎樣樣免費,起初是電郵,那時不少人有幾十個電郵,然後又有個人網頁,那些Xanga ,Tripod,Angelfire之類的網站,人人都自製網頁,很多是偶像的崇拜網頁,將收集回來的照片和網友分享。有人將自己的履歷相當詳盡地放上網,自己也受感染,於是將那些未曾發表過的文章,一併放在網上,其實不知道有沒有人看。當時有種附加小程式可以放進自己網頁,其中最受歡迎的大概是那種顯示人流的計算器Counter。當年相當簡陋,很多時自己不斷refresh網頁,便見到數字跳升,完全沒有代表性,但看到數字隨年月不斷增加,也表示有人路過,足以樂上半天。
Dot Com泡沫爆破,互聯網進入2.0時代,汰弱留強,Google的出現改變了電郵的面貌,當時強調的是儲存容量大,不過他們最強的是他們的搜尋器,他們的程式功能說可以令用家更易和更快找到想要的結果。而這種背後的演算法,也令商戶願意付廣告費,令自己的產品可以可以在較高的位置出現。而這種演算法加上社交網站的興起,又改變了社會生態。像Google, Facebook, Twitter等網站,其實沒有實質內容,都是用戶自己加進去,我放一篇文章,你放一張照片,他放一首自彈自唱的歌,大家分享,再傳開去。如果傳閲率高,即是接觸人數也多,綱站便從廣告中賺錢。
而對用戶來說,大概一分錢也分不到,但其實真正吸引其他人的,正是原本的用戶提供的內容。他們後來也推出一些夥伴計劃,例如Google的個人網誌(blogspot)除了免費提供,用家也可以參加那顆伴計劃,就是在綱誌中放一些廣告,從中得到一個百分比的分帳。如果人流高,據說也有其吸引力。我也在這樣的網誌中待了頗長時間,但沒有正式加入顆伴計劃,自己懶也覺得有些複雜,也不見得很吸引。
有一年回港,跟舊朋友重聚,也認識一些新朋友,其中一個是某雜誌編輯,傾談之下,有些題目大家都感興趣,於是又當起專欄作者來。後來回到多倫多,仍然定期供稿,以電郵方式,連照片也一併附上,非常方便。而稿費方面,沒有兌換加幣寄過來了,我給他們我香港的銀行戶口資料,直接存入,相當自動化了。後來也將雜誌綱頁化,除了將雜誌文字和圖片轉化之外,也加入新的網站專有部分,因此要求作者提供另外的文章,只是這篇網文是沒有稿費的,我只能看作一篇稿費要寫兩篇文,是變相減人工,網上文字何價,是值得反思。
紙媒萎縮,以前還有幾份音樂週刊或月刊,現在已完全沒有,有歷史有份量的電影雙週刊也停業,其他的日報數量又大幅減少,網上媒體倒是七嘴八舌,但幾乎是全部不付稿費,除了礙於人情之外,自己會盡量推卻。我仍然有定期的稿約,當然是先照顧那邊,然後,要梳理自己的情緒,有感而發,不吐不快,或者是整理一堆舊文字,看看如何輯成一些甚麼。
我大概會終生寫作,已經不是有沒有稿費的因素。至於近年興起的如Medium和Matters的模式,下一篇再談。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