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走/山村道54號
「知不知道這大屋何時被砍了一半?」卡樂C悄聲問我。
「啊?被砍一半?哪裡?」我的驚呼太聲,引來了宅第工作人員注意。
如果大家有留意到,歐式大宅一般是對稱結構。跑馬地尚餘幾間法式洋樓,均是左右對稱。山村道54號特別在於,拆掉了一半,中間截斷。門口有一幅鏡面作品是藝術家還原畫作。
推測在70年代跑馬地大規模重建時,拆除掉一半的大宅,改建成高樓。確切年份已不可考。
一百年前,跑馬地已是富人聚居之地。1920年代,一排排法式洋樓沿山坡建成,上接太平山頂,下連跑馬地馬場。直到1970至80年代,隨着城巿發展,法式洋樓無法滿足人們的空間需求,紛紛改建為層樓較高的複合式大樓。下層停場車和商戶鋪位,上層是居住空間。
V54(山村道54號)是僅存的幾間法式洋樓,1925年落成,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據V54的負責人解釋,宅第得得保留,免卻被拆除命運,大概與主人們均是大富之家有關。產權易手次數甚少,落到四太手上以前,只有四、五手主人。既沒有分房出租,也沒有開放作其他用途。
那何故大宅會給切了一半呢?是一個迷。
保良局前主席梁安琪女士入手大宅以後,借出大宅推行藝術家駐留計劃。青年藝術家可短期住宿交流,挖掘大宅和周遭鄰里關係,創作與社區相關的藝術作品。
「居有咖啡機呀!洗手間十分乾淨。」V54酷似一間隱世旅舍,藝術家擁有自己創作的空間,也需要同共分享廚廁、廊道和花園等公共空間。
三層高洋樓,前半部的玄關、大廳設置成展覽場地。可舉辦小型的講座、畫展、多媒體展覽。後半部是青年藝術家創作和共住空間。
大宅經過詳細歷史考據和悉心保育,仍能夠看見昔日生活痕跡。梯間氣窗窗花、主大廳火爐、掠曬衣物的木構件、尾門及傭工出入的「妹仔梯」。
均是港英時期豪宅標準配備,可能是削切了一半,規模及不上甘棠弟。露台設在大門外,感覺是街坊能一起仰望、羨慕的地方。就有那種,洋人在露台喝香檳,伸手與鄰居打招呼。華人挑夫軚貨,辛勞爬坡;洋人盛會派對,嘲笑着:hey chinese….想多了。洋宅的主人可能是華人呢!
主結構並無太大改動,房間陳設和間隔重新劃分。雖然無法推敲哪間房是主人、哪間房是工人,卻也看出了香港房屋設計,一百年前已不夠user friendly.
原來豪宅都要在室內晾衫,難怪香港蓋房從不預留露台曬衣服。
大宅內還有一塊頗為奇特的露天空間,從前是後花園嗎?有後花園這回事嗎?如今是一個裝置藝術的公共空間。位於山村道內街,少汽車、少嘈音、少廢氣,午後端一杯紅茶,切幾塊芝士切餅,再睡個懶覺。完美。
這次有幸一探V54,是剛好在FB看到「安身之所.保良局歷史博物館懷舊照片展」的廣告,便拉了卡樂C同道參加。才知道他一早就想到V54,探索洋宅拆掉一半的究竟。
我則是對「日常照片」感到莫大興趣。應了卡樂C之言,今日拍下的照片可能感覺沒甚麼,十年後回想便覺得與眾不同。
日常之謂日常,實在是毫無特色,難以提起興趣。我們都愛與眾不同的東西,反而生活感常常被忽略。尤其是藝術和媒體界別,追求創意突破,日常感、生活感輪為次選。
展覽挑選了部份保良局的生活照片,像是居家平日擺放家庭照的方式陳列。應驗了卡樂C所言,時間使平凡影像記錄變得極具意義。
孩童們在遊樂場耍樂、喝汽水、打針⋯⋯他們都是上世紀保良局長大的小孩,要是不言明,照片裡的小孩就像一般小學生旅行,快快樂樂、笑笑談談。
局外人甚難想像作為無家之人在保良局的生活境況,這些日常照片並沒有突顯或刻意地挑出「我們很快樂」的樣貌,全是輕簡片段。
這樣更顯得展覽難能可貴,它不是一個宣傳保良局有好多美好的公關項目,逛了一圈,觀賞者很難有甚麼強烈感受,充其量覺得
喔!原來如此。
喔!原來如此,大概是日常最貼切的注腳。立在當時,人人如此,沒甚麼特別。過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人變了,事變了,環境變了。昔日的一切既陌生又新鮮。呈不是和未來相似?充滿未知,充滿意想不到。
尤其在奮力煙滅回憶的時代裡,沒有預設立場和價值觀的生活照,也許才能夠避免厄運,長久保存。
==============================
每周一則城巿故事。
突破點對點的生活模式;
邁開腳步,劃出舒適的平面。
🇫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eetnwalk/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eet.walk/
Ⓜ️eWe|https://bit.ly/34U9TYu
🅿atreon|https://www.patreon.com/meetnalk
🌐|https://meetnwalk.wordpress.com/
Others|https://linktr.ee/housescheung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