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作主义|2035年,全球将有10亿边旅行边工作的数字游民?

林安
·
·
IPFS
脱离传统的上班打卡制度,加入一家全员远程办公的公司后,松月终于有了更多时间去尝试她曾经向往的「旅行办公」。但是边旅行边办公真的适合大多数人吗?过程中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又该如何克服呢?「逆行人生」第22期节目的下篇整理,我们围绕「旅行办公」展开。

大家好,我是林安。


接着上一期播客的文稿整理,这一期来聊聊「旅行办公」。

上一篇:新工作主义|在全员远程办公的公司上班,是怎样一种体验?

脱离传统的上班打卡制度,加入一家全员远程办公的公司后,松月终于有了更多时间去尝试她曾经向往的「旅行办公」。

但是边旅行边办公真的适合大多数人吗?过程中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又该如何克服呢?

「逆行人生」第22期节目的下篇整理,我们围绕「旅行办公」展开。

本期嘉宾

松月

线上教育公司远程增长运营
「野生运营」主理人
《从流量到留量》作者

松月目前所在的公司全员远程办公,使她可以兼顾多个斜杠身份,除了本职工作外,她还会利用业余时间写书、运营自己的3000+付费社群「野生运营」,做自媒体内容和线上分享会,在主业之外,还有多项稳定的收入来源。

2020年,松月带着工作旅居了数十座城市,在国内探索地理套利的数字游民生活。

旅行办公
如何提高玩耍办公双效率?

林:去年加入这家远程在线教育公司后,你都去了哪些地方旅行办公呢?

松:其实我很久以前就很羡慕那些 GAP  YEAR的人,他们间隔年去新西兰,找一年的时光去那里上学、种地或者做其他事情,我觉得太酷了。

去年我有一天就突发奇想:人家GAP  Year,为什么我不能GAP Month?我可以一个月抽出10天左右的时间,去当地短租一个公寓,吃当地的东西,喝当地的水,和当地的人交往。

我属于行动力比较强的人,第二天我就订了一张北京去昆明的机票,来回才花800多块钱,我就去昆明呆了差不多两周的时间。

我住在一家民宿,租房也不会很贵,还特别去找了一个有厨房的,因为我想如果半夜起来能够给自己做下酒菜,太爽了。我找了一个可以做饭的小公寓,分上下两层的那种loft,因为它会离城区偏一点,所以也不贵。

那一次的感觉非常好,接下来连续好几个月,我都尝试了这样的GAP。去了北戴河、南京、深圳、广州、延吉、南宁。

下半年基本保持了一个月去一个地方的节奏,今年准备三四月份再开启吧,等天气暖和一点了,会把这个事情继续做下去。

林:我之前也尝试过这种短期的迷你旅居,我发现有一个问题,我还是蛮认工作环境的,如果在我很熟悉的工作环境里,我可以做到比较高效,但是如果我频繁更换工作环境,就会注意力很分散。

比如我之前去清迈尝试旅居生活,我每天都会换咖啡厅工作,但是到了一个新的陌生城市,身边的一切都是新的,我的注意就很容易被那些新鲜的东西给吸引,办公的时候就很难专注。我不知道你这一块是怎么样的?

松:我有看过你的清迈旅居vlog,当时我就说太酷了,而且我看你有采访当地的自由职业者。那时候我还没有自由职业,也没有远程办公。我看你去年还去了成都,但是我感觉你去成都的时候一直在工作。

林:对,我去了成都八九天,本来说成都是慢节奏的城市,好吃的又多,我要边工作边旅行,享受一下慢生活。

但是我去成都的第一天起,每天都在住的地方埋头工作,工作结束之后就去附近找一些小馆子吃一吃,我能出去也是因为今天要在成都办活动,我可以顺便出去看看,我今天要去成都采访人,我可以顺便路过景点看看,太惨了。

在成都的公寓里工作

松: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如何调整的,不是说一次旅行就能既把工作给做好了,又把玩给兼顾到。

其实第一次很难,我记得当时到昆明,刚下飞机工作就来了,然后我就在机场大巴上把电脑打开,开始工作。那个大巴开得非常快,又在高速上整个人特别想吐,但是必须工作。

当时留下特别深的印象,可能你随时随地要把自己调整到一个能立马开启工作的状态,我觉得无论是对远程办公,还是自由职业者来说,都是一个基本要求,你切换的频率要比较快。

然后另外一个注意力的问题,其实当时我也找了办法让自己快速进入状态。

我觉得人会被两样东西很快平复心情。第一个是香味,第二个是音乐

所以我到哪个地方都会随身带在家里会用的香薰和香糕,放在口袋和书包里。枕头上的香味有了,马上就觉得这是在我熟悉的环境里,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心情就会很快安静下来。

另外音乐也很重要,我以前每天到哪里都会挂一个耳机,里面会放我每天听的比较舒缓的歌曲。

当我到一个环境中无法安静下来的时候,就会放一些能让自己安静下来的歌曲,能够帮助你比较快的集中注意力。

我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工具,就是一个三分钟法则。

有时候我真的是不想工作,但是还有那么多工作,我会采取三分钟法则,就是把自己的手机定一个闹钟就三分钟,在这三分钟之内你可以干任何想干的事情,比如说我就会疯狂刷小红书,看各种各样的淘宝清单,三分钟闹钟一响,你把手机扔到一边去,该干嘛就干嘛,这招真的非常管用。

另外我也想聊一下,林安说她去成都本来想着去玩的,结果变成了24小时工作,只能去楼下吃一下小酒馆特别悲惨,我这里可以分享一下,怎么样在项目特别忙的时候,也能出去玩。

我会采取一个方法,比如中午12点到下午4点我一般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这段时间我是不想工作的,我就会强迫自己早起一点,比如说我7:00就开始工作,然后给自己做个早饭,然后边吃早饭,边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样的话我到中午12点的时候已经工作了4个小时左右,我的工作已经80%都做完了。

中午我即将进入昏沉状态的时候,我会选择去一个昆明的网红餐厅吃饭,吃完饭之后再去一些博物馆或者小茶楼逛逛,这样的话就到下午三四点了,回来再买一点当地的小吃或者美食,实际上自己的状态已经调整得差不多挺精神了。

松月的旅居生活记录

而且你把该吃的,该玩的都玩了,回到家再洗个澡,让自己清醒一下,还可以工作2~3个小时,比如说到七八点,今天的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然后晚上看看电影、读书,这一天就圆满了。

林:这是很理想的一种状态。这个状态的前提是自己非常清晰自己哪个时间段工作效率高,哪个时间段工作效率不高,然后严格的按照区分去执行,并且足够自律。

在固定的城市远程工作
如提高效率?

松:去年有一段时间疫情比较严重,我就没有去 GAP Month一直在北京,但是你老在一个固定的时空里工作,会感觉比较压抑。我当时给自己制定了一个100家咖啡店探店计划。那段时间差不多完成了六七十家,每天去不同的咖啡馆点上两杯咖啡,在那边工作5~6个小时再回来。

就感觉每天的时空是有变化的,还能间接的打卡,把玩的给玩了,还能品尝到不同的咖啡,那段时间虽然自己在北京,但是感觉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林:所以我觉得像我们这种远程办公也好,自由职业也好,如果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景,也没有固定的工作伙伴在身边一起工作,还是需要自己在日常的重复工作和环境当中创造一些新鲜感的。

不然长期一个人在家对着一堵墙做事情,也不跟人打交道,时间久了也不好。你这种远程办公的形式,会对你的社交有什么影响吗?

松:我属于社交面不是特别宽的人,之前在公司上班,我固定的好朋友也就是四五个。我现在这种状态,固定联系的人也还是那么四五个,更多的人还是一种网友状态。

我今年也给自己定了一个比较大的目标,希望能走出去。我平时不怎么参加陌生人的聚会,因为我觉得第一没有安全感,第二聊啥呢?大家彼此不认识,背景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如果不出去看看的话,就老以一个自己固有的认知去看待这个事情,也很不科学。

所以今年第一场活动我是参加林安和牛天在北京举行的线下自由会客厅,那是我第一次去参加陌生人的活动,当时其实做了非常大的心理建设去的,当时还通知我要带一个自己准备的小礼物,我也不知道带什么,就带着自己写的一本书去了,交换礼物的时候大家很意外:你带的是自己写的书啊?眼睛都亮起来了,当时就有一点点成就感。

松月参加的北京「自由会客厅」

而且虽然大家彼此不认识,但是那场交流下来确实是很舒服很愉快的,看到了很多自己圈子以外的这些人是怎么生活的,很多不同的职业让我大开眼界,让我知道原来还有这种职业。

而且你知道吗?交换礼物的环节我抽到的礼物是TFBOYS 的亲笔签名照,太神奇了,后来我告诉身边是TFBOYS粉丝的朋友,她们都很羡慕。

如何平衡主业和多重斜杠身份?

林:最开始介绍你的时候,你其实有很多斜杠身份。前面也说了,你平时除了主业之外,还要去忙其他事情,比如你要运营社群,你还写书等等,还去做一些大众点评的探店打卡,你怎么去管理主业和斜杠之间的平衡的?

松:我觉得最开始做事情的话,一定要出于对这件事情的充分热爱,而不是说我想通过这样的事情得到什么好处,或者想要什么样的收入,这些都不是很重要,关键是你对这件事情有没有热情。

比如说我在做知识星球,我对这件事情是非常有热情的,即使没有任何的经济回报,我90%也会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自己有收获,还能给他人带去某些价值,属于一种很有快感的状态。

像你在做一份你很喜欢的工作时,会处在一种心流的状态,我觉得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去谈你的时间应该怎么去分配。如果连基本的热爱都没有的话,所有的分配其实都是一种消耗。

我觉得很多人把斜杠和赚点小钱混淆在一起了,比如有些朋友会做一些兼职,可能是给别人写个稿子,累死累活就赚个一两百块钱,他们把这个称为斜杠。

但我觉得这是你喜欢的事情吗?你做这件事情对自己有价值吗?可能是长期的技能培养价值,或者对主业有提升的价值,或者对以后转行有帮助的价值。

大家需要先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然后才能判断这个斜杠到底要不要做。

另外大家的斜杠最好能够和主业形成借力打力的作用,而且我不建议一个斜杠是 A,一个主业是B,这样的力量就太分散了。

林:是的,就像我一直在说自由职业也是要做一份长期稳定的事业,而不是零零散散的接单状态,还是需要严格区分打零工和斜杠、自由职业之间的区别的。

你的长远规划,是希望自己一直以这种远程的方式去发展自己的职业吗?还是有其他的想法?

松:这也是我最近在想的一个问题,如果有可能的话,可能会在明年采取一种轻创业的方式,去切入到数字游民的身份里。

我最近也在看相关的报道和人物访谈,我今天有看到一个报道说可能到2035年全世界的数字游民会达到10亿,我看到的时候就很震惊。

可能数字游民之后会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包括在中国像我们这样全员远程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之后也想去做更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情,尝试能不能自己把一个商业闭环跑通,如果自己能够搭建起一套商业闭环,跑通整个模式还是一件挺有成就感的事情。

但我可能还是会有80%的精力做运营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能够让我产生心流,而且做完很有成就感。

林:最后我推荐一些和数字游民、远程办公有关的社群和网站吧。


远程办公社区:电鸭社区

数字游民城市排行网站:nomadlist

数字游民部落:https://jarodise.com/

以上就是第22期逆行人生的全部内容,感谢收听。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林安写字者,长期观察自由职业领域,喜欢一切新鲜、有趣、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活着是为了创造。希望能创作出一部留世作品,它可以是文字、影像或者照片。 大陆已出版《只工作,不上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她放弃了联合国的工作,去日本乡下杀野猪 | 100个不上班的人

不上班的第3年:重拾热爱,商业理想

33岁的半退休生活,框架之外的非主流人生 |逆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