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移居+留學指南
基本問題篇
Q:日本永住是什麼?和歸化的區別
A:簡單來說
永住=綠卡;歸化=入籍=改變國籍。
因為日本不承認雙重國籍,所以入日本籍的同時也意味著放棄原有國籍。
Q:有中介說買房可以拿日本永住,是真的嗎?
A:這是不對的,日本官方並沒有這樣的規定。即使用房產來做民宿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現階段日本永住的申請需要申請人在日本連續生活10年,其中5年以上為工作簽證or投資簽證。
Q:有沒有更短時間拿永住的方法?
A:有,日本政府於前幾年頒布「高度人材ポイント制」(高度人才積分制度),分為學術研究、專門技術、經營管理幾個方向。網路上能搜到具體打分標準。
從年齡、學歷、日語能力、收入、成果幾個方面打分,符合分數要求則可以一次獲得日本5年長期簽證。居住滿3年就能申請永住。如滿80分則在日本居住1年就能申請日本永住。
Q:在日本開公司難嗎?
A:開設公司其實很簡單,註冊資本金的要求也不高(500w日元),關鍵是之後能否維繼。對於經營狀況以及納稅的審查會很嚴格。
Q:日本在申請永住或入籍時需要考日語嗎?
A:均不需要。
Q:日本的稅重嗎?
A:目前花費時會加上10%的消費稅,其他沒有。工資收入一般扣除的稅費佔35%左右。經營所得稅則會更重一些。
Q:日本的醫療保險是怎麼樣的?
A:日本最低等級的醫保為國民醫保,根據去年一年收入決定今年每個月該繳納多少錢。實際醫療支出是,個人支付30%。如果在公司就職,公司可能會提供更加完善的商業醫療保險。
Q:日本的退休金如何?
A:日本的退休金分為國民年金與企業年金。也就意味著你的工資一部分由國家收走,一部分交給企業。當你退休時,從企業領一筆退休金,然後國家也會每月發放退休金。(目前狀況)
Q:日本的教育制度
A:和許多地區一樣,6+3+3+4的年限,只不過4月開學3月畢業。
除國際學校外,大多數學校以日語為第一語言。
在一些大城市會提供志願者幫助低年齡段學童適應日語環境。
另外日本的高考競爭也相當激烈,只不過不以一次定成敗,學生會有多次機會挑戰。
移居途徑篇
那麼正規移居日本的途徑有哪幾種呢?
1、留學+工作
2、直接找到日本的工作
3、投資創辦公司並維持良好的經營狀況
一般而言,從留學開始規劃,至找到日本的工作,達到年限後申請綠卡是比較穩妥的方式。
因為日本留學相對而言比較便宜,以留學的時間作為緩衝,適應日本社會,提高日語能力以及自身技能,找工作也能順利一些,但想要在日本找到工作仍然不是一件容易事。
直接找日本的工作要麼僅限稀缺專業or頂尖人才,要麼只能通過中介來找一些藍領工種,這些工種是否能申請入籍或永住,是存疑的。例如以前在大陸風靡過一時的「技能實習生」,就沒有申請入籍或永住的權利。
創辦一家公司,在日本的門檻並不高,只需要500w日元以上的註冊資金即可,於是很多人都以為這條路很好走,但其實絕不。首先,在日本要開展事業的初期投入可能遠遠不止500w,例如在繁華地段開一家中餐館,可能初期就得幾千萬日元。另外,投資移民還要求後期能持續良好運作,普通開一家民宿這種小產業很難達到要求。很多移民中介公司會告訴你可以在這裡做文章,但如果被查到,那就是前功盡棄,所以並不建議採取灰色運作方式。
留學篇
日本的留學,特別是本科生(學部生)去申請碩士時並不難,很多人很輕鬆地就能拿到好多個offer。但日本也一樣屬於學歷社會,因此選擇一個好的專業,以及排名靠前的專業,在就業時才能有更多機會。
關於大學生學部留學,有許多途徑,可以通過留學生考試(EJU)申請,一些學校也開放了憑藉SAT分數申請的項目。留學的很多信息都能在JASSO這個網站上找到。
碩士(MA)、博士(Phd)留學則要簡單很多,一般採取的方式是直接與心儀的導師聯繫,申請做該導師的research student(研究生),以這個身份渡日,然後再去參加研究生院入學考試。
請注意有的留學生為了確保自己能被錄取,會同時和好幾個導師在聯繫,最終進行取捨。雖然沒有明確規定這樣不可以,只不過最好一次只聯繫一位導師。同時本著良心的原則,不要刻意欺騙導師,否則導致對該國該地區的印象惡化,不再收這裏的學生,斷了後人的路。
如果導師有意收你,也會對你的實力進行一系列考核,通過後導師會給你一個口頭承諾,之後再按規定辦理各種手續。
信息匯總篇
關於日本的各種信息實在是紛繁,如何在這些信息中搜尋靠譜的呢?
在這裡我囑咐大家,一定相信官方信息,不要相信「小道消息」。
越發達的國家,信息越透明,官方信息的可信度也就越高,人為可操作的餘地越小。日本雖然改善的餘地很大,但總體來說是做得不錯的。
另外,日本總體上來說是一個相當保守的國家,不要指望在這樣的國家裡,一些外國人能給你「特別的路徑」。
想要了解日本社會可以在日本大使館or領事館的頁面,會有專欄介紹日本的各類信息。
留學的各種信息可以參照上文所説的JASSO網站。
關於日本簽證、永住、歸化(入籍)的各種信息,也都有可以在日本的法務省頁面上參考。
最後,雖然這話聽起來有些刺耳,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去國外生活,所以請慎重考慮。
旅游觀光和實際生活的體驗是截然不同的,很多人對於外國文化的理解完全不切合實際,來到當地後特別不適應,折騰了一大圈費了金錢和精力,到頭來還得倒騰回家。
如果有條件的話,去體驗一下短期生活(半年以上)會更有利於做決定。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