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101|法律界用語、俗語知多少?

香港紀事
·
·
IPFS
·

(原文刊載於法庭線)

在法庭程序中律師如何稱呼法官?不同級別的法官有不同稱謂?除了法庭傳統禮儀外,法庭程序亦有一些特定用語。某些較通俗生動的行業用語,例如「大砲」、「釘官」,各位又知不知道是甚麼意思呢?本期與大家談談一些常見的法律界用語及俗語。如有遺漏,歡迎各位法律從業員及讀者留言補充!

法院名稱

香港法院的官方名稱,曾在 1997 年 7 月 1 日更改。新舊名稱的對照如下:

另外,現時的「律政司」 (Department of Justice) 舊稱為「律政署」 (Legal Department / Attorney General’s Chambers)。而「檢控官」 (prosecutor) 以往稱作「檢察官」。

至今一些資深法官,或許出於習慣,有時在庭上仍會使用以上舊稱。現時在某些法院大樓的舊式指示牌,仍可見「檢察官」的用字。

法官、律師稱謂

在法庭程序中,不同級別的法官會有不同稱謂:

就官方頭銜而言,以往高等法院或以上的法官,會被尊稱為「大法官」。但根據《釋義及通則條例》附件 8,1997 年 7 月 1 日起統一稱作「法官」。而法律代表之間,在庭上則會以「學友」(learned friend) 互相稱呼。

法律執業篇

還有一些較為生動,法律從業員聊天時用的常用語,多與刑事訴訟相關,例子如下:

  • PG / PNG = 認罪 / 不認罪 (plead guilty / not guilty)

  • 老爺 / 奶奶 = 男 / 女法官

  • 釘官 = 形容作風嚴格、判刑「重手」的法官

  • 放官 = 形容作風較為寬鬆的法官

  • 釘到陷 = 形容定罪無可挑剔,難以上訴

  • 大砲 = 資深大律師

  • Mag 仔 = 裁判法院

  • 車仔庭 = 只審理交通案件的裁判法庭

  • 叉 = 控罪 (charge)

  • 豬乸 = 陪審員 (juror 諧音)

  • 打 ID = 爭議被告身分 (即指控方無法證明被告是犯案者)

  • Cau 文 [音 ko4 man2] = 警誡供詞 (cautioned statement)

  • 打口供 = 挑戰警誡供詞的可呈堂性

  • ONEBO = 簽保守行為、不提證供起訴

  • IT = 法庭傳譯員 (court interpreter)

罪名篇

有一些常見控罪,在日常用語中亦有通俗說法,例如:

  • 老謀 = 謀殺

  • 老妨 = 妨礙司法公正

  • 老笠 = 搶劫

  • 老爆 = 爆竊

  • 衰十一 = 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

  • CD / 老不 = 不小心駕駛 (careless driving)

  • TDD / PDD = 販毒 / 藏毒 (trafficking in / possession of a dangerous drug)

  • II = 非法入境者 (illegal immigrant)

懲教篇

以下是一些法律從業員經常會提及,涉及還押被告及囚犯的俗語:

  • 3C = 教導所、勞教中心、更生中心

  • 泊正 = 還押時被定罪,從羈留所正式轉往監獄

  • 流靶 = 法庭判處的總刑期

  • 堅靶 = 行為良好扣減 (一般為 3 分 1) 後的實際刑期

  • 包頭 = 私人財物

  • 拜山 = 法律代表往監獄 / 羈留所探訪客戶

本文章獲「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有限公司」公民採訪教育基金項目贊助,內容不代表機構立場。文章版權屬於本媒體,並於標明出處、非商業的情況下,授權他方自由使用。


法庭線官網
法庭線Facebook
法庭線Youtube
法庭線Instagram
法庭線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