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81《史記》卷四〈周本紀〉21:噓~~周天子溺水身亡了!

鱷魚把拔
·
·
IPFS
·

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時,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之也。立昭王子滿,是為穆王。

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王道衰微,穆王閔文武之道缺,乃命伯臩申誡太仆國之政,作《臩命》。復寧。

──────────────────────

周康王逝世之後,由兒子周昭王「瑕」繼位(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在位的時候,周王朝的王道略為衰落了(昭王之時,王道微缺)。昭王到南方巡視後並沒有返回國都,因為他淹死在江中(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周昭王的死訊沒有向諸侯發報,是因為忌諱這件事(其卒不赴告,諱之也)。後來立了昭王的兒子「滿」繼位,這就是周穆王。

在這一段故事中,司馬遷記錄下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慘案:周天子竟然溺水而死。至於詳細情形,司馬遷並沒有多做說明,只是提到因為周昭王並非正常死亡,所以就不方便告訴諸侯。我想,或許是擔心造成奪權的亂象,所以才故意不發喪吧!畢竟,這一切還是要等到局勢穩定,才正式告訴眾人,比較不會讓有心人士藉此做亂。

由於周昭王的報族,因此由他的兒子「滿」即位。然而,司馬遷卻告訴我們,穆王繼位時,已經五十歲了(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此時國家政治衰微,因此周穆王痛惜文王、武王的德政遭到損害(王道衰微,穆王閔文武之道缺),就命令伯臩(ㄐㄩㄥˇ)反復告誡「太僕」這個官員,要管好國家的政事(乃命伯臩申誡太仆國之政),並寫下了一篇名為《臩命》的文章。在周穆王、伯臩、太僕等人的努力下,天下才又得以安定。

這兩段內容裡,有件事令我很在意,如果周穆王真的是五十歲才即位的話,那麼上一位溺死的周昭王,也就是周穆王的爸爸,他年齡應該至少超過六十五歲以上。為何這樣一位高齡的君王,司馬遷卻沒有留下太多紀錄?又為何堂堂一位天子,竟然會溺水身亡呢?

如果上網搜尋周昭王的資料,會發現更多疑問。因為根據網路上的說法,周昭王的生卒年是西元前1018到西元前977年,換句話說,周昭王僅活了四十一歲。一個四十一歲溺水身亡的天子,卻有個五十歲即位的兒子?這些讓今日的我們都很困惑的資料,我想當初司馬遷應該也很無奈吧!在資料欠缺下,司馬遷應該也是抱著「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的想法,留下這些有點爭議的資料。畢竟,完成這部巨作是司馬遷一生的心願,因此與其花時間在考證這些細節而耽誤了進度,不如就把問題記錄下來,等待後代的我們能幫忙解答。

另外,關於周昭王的南巡,在《竹書紀年》中有更多的補充:

十六年,伐楚,涉漢,遇大兕。

十九年春,有星孛于紫微。祭公、辛伯從王伐楚。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于漢。王陟。

原來,周昭王到南方的真正目的是要「討伐荊楚」。有趣的是,昭王的第一次南征,還遇到了犀牛(大兕),第二次遇到惡劣氣候(天大曀)。可見,如果把地形、氣後、生物等等因素考量進來的話,即使是周王朝都很難征服南方的情況下,《史記》前幾卷中提到的五帝時代,版圖擴及長江以南的說法,應該是有待商榷的。

至於周昭王第三次南征的內容,連《竹書紀年》中都沒有紀錄。而是到了唐朝,由史學家張守節所補充的《史記正義》中提到:

昭王德衰,南征,濟於漢,船人惡之,以膠船進王,王御船至中流,膠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沒於水中而崩。其右辛游靡長臂且多力,游振得王,周人諱之。

為何直到唐朝才有人找到當年司馬遷沒有看過的資料?這點讓我感到很疑惑。根據這篇內容來看,周昭王應該很不得南方的支持下,因為當地人給昭王準備的「膠船」,「膠」會遇到水就會溶解下,導致周昭王在長江上船隻解體而溺水。最終,昭王的護衛「辛游靡」用他有力的手臂努力把昭王拉上岸時,昭王已經死去。由於天子不得民心,遭人民陷害而死,這是不太好聽的情況下,周王朝不敢張揚此事。

雖然對這些史料仍有很多疑問,但在沒有更多資料可以印證誰對誰錯的情況下,就此放下。但透過這番閱讀,才會發現原來還有好多的歷史值得後人好好研究,想來真是令人興奮。 以上,就是這兩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原文連結鱷魚把拔談天說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