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的極致《看見惡魔》

Sunline
·
(修改过)
·
IPFS
·
這部電影有大量血腥的畫面,但拍得甚美,雖然常常需要撇過頭去不看那些血賤、腦液噴出,但能拍出這樣暴力又不顯刻意表現「我就只是想暴力」,讓人一面感受復仇的快感,又讓人邊想著「真的有必要做到這樣嗎?」完美呈現人內在的矛盾,連觀看的時候都必須在心裡思考這個問題。

前情:看完《陽光先生》後,我開始追起李炳憲以及同部演員的其他作品。由於炳憲比較老,作品比較多,要花比較多時間看。長達二十多年的作品,不只看到一個演員的進化,也看到不少韓國影視的轉變,看得非常過癮,所以決定寫一系列跟李炳憲作品有關的文章。但《看見惡魔》實在是太令人驚豔,就先拉出來寫。(泰梨的我追完了,卞約漢有幾部電影也不錯,有機會再寫)

記得初期看韓國電影的心得是,韓國電影裡的暴力、性,多半毫不掩飾,什麼斷頭斷腳,利刃刺進任何地方,都不會透過剪接或是刻意不拍的避開讓觀眾自己想像,性愛場景更是經常拍得唯美讓人陶醉於劇情的歡愛中,不論是殺人的、做愛的,不保留的方式拍攝,也不會讓這些場面成為一種「刻意出現的表現」是韓國電影的亮點,更是在看這些類型的電影時對韓國電影的期待。

《看見惡魔》的故事主軸是一個被害者家屬向一個變態殺人魔做出「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報復舉動。(我想中文裡以「惡魔」來譯Devil會更精準在這部電影裡要說的事,片名有人譯成魔鬼也有譯成惡魔,平台上都是「魔鬼」維基的繁體中文頁是「惡魔」。)

人什麼時候會到瘋狂的境界?可以瘋狂地施暴、砍殺、肢解、啃蝕(吃人肉)?

這部電影不討論什麼道德倫理以及「常規上」人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不迴避地讓內心的惡魔壯大再壯大,好呈現電影要傳達的:最後你會分不清楚誰才是真正的惡魔。

看這部電影時,如果因為場面太血腥而撇過頭去或是中斷沒看完就太可惜了。

也無須因為心裡對於「以暴制暴」的方式產生了疑慮而質疑「那樣是否可作為一個人反之加害另一個人的理由」而無法理解主角金秀賢「到底要報復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肯收手」。這就是一部展現人心裡邪惡極致的電影,當一個人要成為惡魔的時候,有什麼理由可以放出內在的惡,但為什麼這個世界的「惡」沒有真的如電影所表現的,那樣被大量的釋放呢?

答案就在電影中最後一場。

如果沒有最後一場戲,這部電影就只能是一部「以暴制暴」的復仇,看在觀眾眼裡就是跟著被害者家屬向加害者加倍奉還地討回被害者被肢解、被吃掉、被性侵⋯⋯的痛苦。有了最後那一場使加害者面對「人心底最軟弱」的部分,便將這部電影推向了更高的層次:惡魔的內在真的沒有害怕或使自己會感到痛苦的事情嗎?/那心裡無法釋放的痛苦是否才是使人成為惡魔的可能?(前者是加害者,後者是被害者家屬)

最後一顆鏡頭也在在說明著這部電影要說的不是「復仇」,而是用暴力到極度變態、趨近邪惡的方式來釋放一個人內在對於失去所愛的痛苦。只有用這樣的敘事方式,才能真正的展現「正常的人」在面對這樣的狀況需要用多大的力氣去壓抑內心無處可去的傷痛,「以暴制暴」多半在內心裡翻攪了數千回,卻只能像個正常人般的掩面痛哭。

這部電影有大量血腥的畫面,但拍得甚美,雖然常常需要撇過頭去不看那些血賤、腦液噴出,但能拍出這樣暴力又不顯刻意表現「我就只是想暴力」,讓人一面感受復仇的快感,又讓人邊想著「真的有必要做到這樣嗎?」完美呈現人內在的矛盾,連觀看的時候都必須在心裡思考這個問題。(惡魔是不思考這樣的問題的。)

看李炳憲和崔岷植的交手也很過癮。唯一的缺點應該是「壞人都好長命」哈哈哈,為什麼被打成那樣都不死啊哈哈哈哈!到底!是不是惡魔之所以能成為惡魔,是因為他們都有強韌且旺盛的生命力呢?(其實主角都不會隨便死掉。好人也是。)

這部電影在韓國上映時因為太血腥而被減掉了一些畫面。台灣平台上架的好像是完整的。反正很噁心,我竟然一時不察在吃午飯時打開這部電影,然後邊吃飯邊看分屍XDDDDDD。嚇死我了。真的很血腥,不要在吃東西的時候看。(然後我在跑步機上用iPad看的時候,又看到殺人魔被斷腳筋的片段。痛死我了~~XDDDD)

金知雲其他的作品幾部都還滿好看的:《不悔(英語:A Bittersweet Life)》、《神偷·獵人·斷指客》《密探》(不是有李炳憲就是有宋康昊,追完炳憲我在來追其他跟他合作過的導演和演員的,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挑片,其實從演員或導演去追,有時會看到很驚喜的作品。)

《看見惡魔》악마를 보았다/I Saw the Devil/2010

導演:金知雲

編劇:朴勛政

主演:李炳憲、崔岷植

圖片來源:《看見惡魔》IMDb頁面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Sunline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sunline.liu@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一個人寫書及出版《獨旅的浪漫》(前言)

我並不討厭史艾瑪(有雷)/《影后》02

沒有人陪我看台劇的時候/《影后》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