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丈高樓平地起:「築」夢踏實,從打地基開始

PatrickWong
·
·
IPFS
·
2021年所面臨的挑戰:想做的事情太多,能用的時間太少

轉眼間,離澳回台已經一年多,步入職場當社畜的生活也即將滿一周年,回想起去年一年發生許多事:

  1. 比別人早遇到商業議題,地圖資訊被有心人士盜用,思考該如何防範、調整營運方式,另一方面也因為離澳,思考地圖資訊的生意頂讓、放棄,又或者是提高附加價值
  2. 因為疫情放棄紐西蘭環島,被迫回到台灣隔離,憂鬱的忙著處理機票、旅館訂金等退費。
  3. 趁著記憶還熱,趕著將澳洲打工度假的一切文章做一個收尾,以及規劃展開新的文章主題。
  4. 從撰寫、修改履歷一直到經歷面試,總算是踏到PM的路上。挨過三個月新人期,試著融入台灣的職場環境中,重新培養待人處世之道。
  5. 規劃利用專欄、不同性質的文章平台,將不同類型的文章區分開來,讓只想觀看特定主題內容的讀者有更好、更連貫的閱讀環境與空間。

去年是可歌可泣的一年,紀錄步入職場一周年,未來將面對的挑戰,以及對自己的期許。

Notion學習

去年的目標是學習使用Trello當作自己核心的PM管理工具,因為個人在上手程度上,覺得Trello卡片看板模式用的較為順手。

前陣子看到有人介紹Notion去取代Evernote(印象筆記),也發現Notion也有Trello的功能(重點是還能將Trello的內容匯入Notion做整合!),而且還能變換成不同的檢視模式,比起Trello僅有卡片看板模式比起來更加彈性,重點是功能跟便利性相對更加強大太多太多了!

用了之後直接回不去,果斷放生Trello,直接入教變成Notion的信徒,因此開始培養用Notion來記錄手邊任務的習慣。

學習用Notion作筆記與目標規劃

不論是職涯規劃、寫作主題方向、寫作平台的布局考量、未來人生想佈局的方向跟目標,我也統一放在Notion當作記錄點,而有靈感或是有點概念的,不論只是個標題或是幾段文字,則會用Medium、Vocus或是Matters的草稿作紀錄。

目前Notion最大的敗筆就是還沒有中文版,因此在熟練度上個人還有待磨練,至於Notion的使用方式與心得,網路上有很多分享,撇人就不再贅言。

雙PM的思維與實務經驗養成

從研究所遇到指導教授的開示後,雙PM的目標都沒有變過。去年在離澳前,自己還篤定說不往傳統產業前進,但是本身學經歷的關係,求職階段的時候認知到,自己的背景比較深得傳產以及傳統科技廠的喜愛。

雖然來到傳產,但總算是踏上了PM之路。

一年來來過得很累,壓力很大,一手接專案,參與從零到一的新產品開發;一方面藉著主管的人脈到各單位實習,學習生產知識、產品知識、作業流程等;晚上還要自己惡補各個零件的功用、差異、背後運作的原理、以及各個單件之間的連動關係,還有要追產業歷史、時事脈動與未來趨勢等。

可以說醒著的時間,幾乎都被公事給佔滿了,連打文章的時間也少了許多(偷懶的最佳藉口)。跟許多朋友分享後,大多都認為有這樣的學習平台,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要好好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不要想不開亂離職。

自己也知道這樣健康的成長環境是難得可貴,不知道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才能遇到開明的主管,以及跟我一樣懷著詩跟遠方的前輩帶著成長,讓我這個職場菜鳥苦中作樂、樂在其中,充實過著每一天。

自己也不想辜負主管的期待,也希望自己能在短期內能有所成長,還能趁機了解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以及建立人脈、了解作業流程與文化。

重點是,進來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目前的職位上,不論是「專案管理」跟「產品管理」,雙PM的思維都能學到!這麼好的機會,我豈能隨便放過?!只能說真的是太賺了。

打底的階段,好好學就對了!

重回閱讀的習慣

之前在澳洲快兩年沒碰書,最多用筆電或手機在閱讀短篇文章,原本預計回台後,要提撥兩到五萬的經費預算用在買書與學習上,畢竟,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的認知

結果發現工作過於忙碌,書是買了,但沒看完幾本,可以說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自己還是沒能掌握得很好。

另外,因為主管想要培養我這個新人如何報告重點給長官聽,要求每周都要找一篇文章寫心得報告練口條,因此過去在澳洲閱讀短篇文章的習慣,現階段因為主管的訓練暫時也改不過來,也壓縮閱讀書籍以及寫文章的時間。

想做的事情太多,能用的時間太少

工作跟我要時間(工作業務、單位實習、心得報告、產業知識)、朋友跟我要時間、女友跟我要時間、家人跟我要時間。

當每個人、每件事都跟我要時間,那屬於我自己的時間呢?

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想閱讀、想寫作、想學數據分析、想學資料視覺化,想經營個人品牌,因此正在規劃平台與專欄、想活化自己的資產,去提高資產利用率或是附加價值、想要將過去所學的知識,在工作與生活上能學以致用、想在下次去紐西蘭之前,把紐西蘭環島的「局」給做大…。

事情要分輕重緩急,這種老生常談的道理我也知道,因此還在調整自己出社會後的生活風格。

我相信時間問題這會是未來一年,我所面臨到最大的課題,期許今年自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我也相信「一切都在掌握中,表示進度太慢」的說法,我會試著學會享受被時間追著跑的這段時光。

自省的座右銘

人在江湖走,自省還是要有。去年的座右銘,除了延續至今年外,隨著步入職場,多增加幾個覺得不錯的座右銘當作激勵。

何謂成熟?所謂成熟就是:
喜歡的東西依舊喜歡,但可以不擁有;
討厭的東西依舊討厭,但可以忍受;
害怕的東西依舊害怕,但可以面對。

最近面臨想看的書太多,但能用的時間太少,剛好看到有網友也面對相同的問題,因此將「收益遞減」的道理用到了擁有的書籍上:

第一條褲子是必要的,第二條絕對有用,但完全搞不清楚怎麼會有人需要第10或第11條褲子;有一個平底鍋很好,但第5個平底鍋應該幾乎用不到;我愛書,但我擁有的書已經超過我此生剩下的時間有辦法讀的量,所以其中有些必須丟掉。
要感受到「收益遞減」這件事,訣竅在於把同性質或類似的東西收集在一起。一旦我擁有的每一本書都坐在客廳地板那座書山上,就很容易看出把它們全留下真的很荒謬。

雖然稱不上是座右銘,但是卻能從小故事中看到「收益遞減」的大道理,希望自己在為人處事上,也能多多體悟到「是時候該收益遞減一下」的時刻。

「築」夢踏實,從打地基開始

以前常聽到「逐」夢踏實,所以大家都會認為夢想是追出來的,所以俗語「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想要實現夢想,就必須要起個頭前進,也才有「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萬事起頭難」的說法。

隨著思緒逐漸沉澱後,個人覺得夢想除了用追逐的方式以外,是不是也可以蓋出來呢?

萬丈高樓平地起,「築」夢踏實,從打地基開始,搭載著名為專業與閱歷的一磚一瓦,夢想才不會只是座「空中閣樓」。

地基打得穩,才能提高承載夢想的樓層數,還擁有讓樓不塌的能耐。否則就像孔尚任《桃花扇》說的一樣: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先前的文章《慢慢來-進步得快-我從英文讀書會上獲得的啟發》也提到,部門的主管、同仁以及帶我的學長一直再三反覆跟我說:

只要每天都比昨天進步一點,一年下來就會有很可觀得成長。所以,
不要急!要學得還很多。
慢慢來,比較快。

只要方向正確,就不用害怕走不到目的地。

打地基也是,不求快,但求穩,就不怕蓋到一半樓就塌了。

結語

成長是一種經歷,成熟是一種閱歷,成大器需要的是努力。

很慶幸自己平時就會用許多座右銘、人生格言來勉勵自己,用這些「心靈雞湯」陪自己渡過職場上艱難打滾的每一刻。

只能說:過去的自己,做得好!

職場遭受許多不如意,甚至是懷疑人生時,不時會想起去年的自己所說的話:

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你只需要專注地走在自己相信的這條道上。
成功不難,貴在堅持 — 26歲準備離澳的自己。

文章的最後,想再給未來的自己提醒:

莫忘雙PM的初衷:職場上的歷練,都是為了將來創業做準備。

「築」夢人,我們未來見。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PatrickWong「進步,從不說明天開始」,內心燃燒著工管魂的企管人,要求自己人生不設限,並尊重社會多樣性,興趣是廣泛閱讀,夢想是當Serial Entrepreneur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辦NFT空投活動,結果在OpenSea上遇到Polygon塞車,導致數天轉移失敗

新希望只是舊希望與長期願景的延續

我花一個月時間,將自己首波NFT作品上架至Open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