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心靈課程,還是先不要吧?
午休的時候用2倍速快轉的方式看完這部影片。感想是這類心靈課程的本質就是商業活動,並且運用學員的脆弱性與認同感作為直銷的人力。
由於其運作模式是透過朋友介紹、保密協議和昂貴費用,因此參加者基於情感壓力可能不太好意思退出、基於保密而不敢揭露、基於付出而捨不得停損。除非擁有足夠的自主性與理性思辨能力,否則很可能栽進去就莫名的全程參與。
大概回憶影片介紹的三階段課程,看起來就是先揭自我的瘡疤、任由他人傷自尊、然後再透過他人認同你。透過兩次極端負面的傷害和一次極端正面的鼓勵,藉此達到某種程度的思想改造。
整體看完,感覺會參加的學員,他們的目標是成為更好的人,並且過程中也可能學習到如何變得更負有責任感與考慮到他人。但是,這種看起來猶如亞洲家長PUA自己小孩的教育方式,甚至要求受害者轉念去承認會受害是自己錯的洗腦手法,實在無法苟同,可以想像這反而是造成他人的二次深層傷害。
若從醫學上的生命倫理四原則來看這件事,錫蘭影片中提到的不知情同意其實就是違反「自主原則」,可以想像醫師給你吃藥不跟你說副作用或者動手術前不跟你說可能會有生命風險;至於課程中謾罵學員、揭傷疤或者要求扮演奇怪的角色,則是違反「不傷害原則」;隱匿企圖運用學員來當直銷,則是違反「正義原則」;整套系統打著讓學員成為更好的人卻違反上述諸多原則也違反「行善原則」。換句話說,從醫學倫理的角度這種心理課程非常不適格。
或許是因為屬於I型哲學人,個人認為讀哲學最重要的是要有獨立思辨能力,並且保持勇於批判的精神,甚至帶有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抗精神。跟E型哲學人不同,個人本質上一點都不喜歡和他人討論哲學,很大程度做研究自我滿足成分居多,至於其他人是否認可則是看結果。因此,別說是宗教體驗或心靈課程這種製造人工信仰或信念的組織,甚至是身邊的親人好友的經驗或話語也都會先懷疑而非信任。看完錫蘭這部影片後,一來覺得不爽,世上怎麼有人敢賺這種錢;一來覺得可怕,社會上有多少類似心靈課程的型態,企圖製造服從的意識形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