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洋青年論壇.青年與海洋和環境保護的對話

Sunline
·
·
IPFS
·

2020台灣海洋青年論壇在於高雄聚集台灣各地六支隊伍,來參與大量垃圾造成的海洋危機的討論。六支隊伍紛紛以垃圾減量、再回收利用,以及從垃圾的源頭減量來教育推廣及作為思考海洋保護的起點,提出不同面向的方案,希望可以盡量地減少人類在垃圾製造上對環境的損害。

來自高雄的三支隊伍,用不同的角度提出對於垃圾減量、環境保護、海洋危機的看法。

其中高雄中學和左營高中的團隊以「垃圾回收及再利用的經濟模式」,希望能夠讓回收的資源再製成為新的商品,再透過回收的回饋,達到鼓勵消費者使用再生商品、主動減量的目的;而馬禮遜美國學校的同學以藝術作為垃圾再造的表現,傳遞環境保育的理念,將藝術與海洋上的廢棄物(或垃圾)結合,讓藝術跟環境保育一起走入生活;高雄美國學校以親身走訪小琉球推廣海洋保護的理念,與當地的居民、國中小的學生一起親身投入環境保護的思考和帶領他們主動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

其中高雄美國學校的同學表示,多年前看到一則在網路上熱烈轉發海龜被吸管刺入的影片,意識到塑膠垃圾對海洋生態的汙染和侵害,便開始關注相關的議題,並且從自我起身推廣相關的理念,選擇小琉球這個海上島嶼作為推廣的目標,讓更多人知道「所有便利於生活的選擇,很可能大量的形成汙染」。他們更提出,像是這樣對於「塑膠製品的減量、環境生態保護的觀念」都必須從更小的年紀開始教育,並且要持續不斷地在台灣各地傳遞相關知識和生活上垃圾減量的作法。

以藝術結合環境保護的馬禮遜美國學校的同學也同時提起,在開始思考資源回收的流程和實際了解過後,才發現即使人們努力的完成垃圾分類和回收,也趕不上消費及便利生活而產生出的垃圾量,必須從「垃圾減量」著手進行、教育、推廣,並結合有效的回收方式,才能達到減緩垃圾的產出及環境被破壞的速度。

高雄中學和左營高中團隊提出的海洋經濟方案,則是思考回收後端的再製生產的銷售模式,但同樣與其他兩組的同學會遇到的困難相仿:大部分的人對於環境保護和垃圾減量的觀念不夠深厚,也不容易身體力行去執行,需要更強化的觀念宣導、教育推廣,從政府開始著手帶動全民一起執行。(例如:結合網購商家開始推行電商包裝回收重複使用的方案正開始實驗式的推廣。)

青年學子們對於海洋危機及大量垃圾產生,都有著憂心忡忡的焦慮,他們在這場論壇交流中,激發彼此以及與會人士去思考人類面對這樣環境的危機,還能做些什麼努力?或減少,或再利用,或找出有效的循環模式可以讓垃圾汙染不要再惡化下去。

即使垃圾減量和海洋危機是個短期內無法太容易被解決的問題,但青年們依然表示會在這些議題上持續地關注且更努力去推廣,希望能夠藉由親身去了解而思考出更多的可能。

不論是海洋中大量飄流的垃圾帶來的危機,或是消費習慣中因為便利而產出大量垃圾製造出的汙染,都是未來人類必然需要面對的問題,並且需要每一個人從生活中開始改變使用習慣,才能真正地達到從源頭減少,讓海洋及環境都能得到真正喘息。

席間的用餐時間,同學們紛紛拿出自己的餐盒和餐具裝入餐點,減少一次性的杯具、餐盤的使用,在在說明資源回收也許是垃圾再利用的途徑,真正減少垃圾對環境的衝擊,還是必須從垃圾減量做起。

後記:

這是2020年11月所接的活動採訪報導,意外讓找我寫稿的朋友發現:「原來你對這個議題那麼感興趣啊!」(歡迎相關議題無法南下採訪的刊物找我寫相關議題的內容sunline.liu@gmail.com,要做設計也是可以的。哈哈)。

我想,「垃圾減量」不應該是一件現在看起來很小清新、文青、創意商品用來作為口號而生產商品的文案,也不應該是太過艱澀難懂的論述研討,大部分的時候必須從小、從生活出發,改變生活中製造垃圾的行為,從生活最細小的地方做起,才能盡可能的降低垃圾的數量。

也因為去了這場論壇,我才又開始寫一些我怎麼減少垃圾的方式。我不是個環保人士,我只是一個討厭整理、收拾的人,所以盡可能不要製造出太多需要整理的垃圾!(馬的,大家過年在大掃除,我現在才在掃,因為我好討厭收。)

圖:
20201103活動現場。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Sunline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sunline.liu@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沒有年終也沒有尾牙的第二十年!

寫給電子書自出版的:成為一個作者之前,《殺人攻略》的委託

第二季總是很難讓人滿意!/《魷魚遊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