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 我的家庭故事 Day3 | 自己才是自己的家
最近很爱哭。我说不出具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被困在较为平淡的日常生活里了、可能是月经带来的激素变化,可能是饿了,也可能是想“家”了。
“想家了。”我很久没从嘴里说出过这句话了。
今天久违地骑车到距离我最近的一个菜场逛了一圈,就是那个我妈六月中旬来我这儿之后每天早起找寻的菜场。她从那里带来了又脆又香的烧饼,新鲜的鸡蛋,还有她走后我吃了好几天才吃完的莲花白。而我在她回去后两个月,实际搬到这附近8个月之后,才第一次来到了这个菜场。锁好自行车后我走入卖场,在每个摊位前来回踌躇。是有做饭的想法没错,但看到这些新鲜的蔬菜我实在不知道该选哪个。最后选了小时候夏天家里常做的小瓜和豆角。我认为只要按图索骥,洗干净后徒手掰开,用水煮熟,点个香辣的蘸水,就能完美复刻一份家常美味。结果证明是我高估自己了,本该作为灵魂点缀的蘸水不知变成了哪里冒出来的妖怪,味道太奇怪了。明明都是一样科属的植物啊,为什么变成了好像是化工合成的奇怪的味道呢。遗憾呢,下次回去是得虚心好好学学。
独居好多年才意识到其实我和生活的关系很一般。换句话说,我仅仅只是知道怎么让我舒服怎么不舒服,但却鲜有主动去改变它的能力和动力。是的,没错,当意识到这些,我同时也才意识到我需要秩序感。所以我说我想家了。我猜到了会被问,只有家才能带来秩序感吗?是的,对于我而言,是这样的。
想家呀,但又不是真的想要回到那个为我遮风避雨,生理上将我抚育成人的家。而是当我开始思虑这个陪伴我长大成人的家、陪伴我长大成人的人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家,且,我走向了和去拥有不一样人生道路的当下,产生了一种我明明非常轻盈非常自由但唯独没有家,的悲悯感。
为什么呢。物质上我独立养活自己,精神上我也够得着我所需要的大多数。那么又是为什么呢?!朋友问我,你到底是需要什么?
朋友不能带给你这种感受吗。嗯,很遗憾,朋友不能带给我这种感受。
我不确定朋友们有没有感受到我的爱,但我有在学习如何让他们感知到我对他们的爱,我很爱他们。我认为朋友是镜子,我们之间的友爱其实是一种自爱。所以说通过朋友,我们实现了对于自身彼此的思考。
汪民安在写完了对西方哲学对“爱欲”的研究后还写了呢:友爱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要共同生活、共同分享。友谊和浪漫爱的差别在于,爱在达到高潮的瞬间就会逐步走向枯萎,而友谊静水流深,它无边无际,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会一直进行下去。
所以我说,朋友像空气,像潺潺溪流,像偶阵雨,像这个世界赖以生存又稀松平常的一切事物。
但朋友也是彼此保有一段非常纯净的距离的人。
家可能是一种触手可及。我说了我很想家,所以我在期待一种触手可及。但进入一段关系,或者是结婚就能缓解我这种想家的感觉吗?
什么意思哦,夜深了我确实困了。家也变得越来越莫比乌斯,我越来越不懂了。
陈绮贞唱,自己才是自己的家。我觉得有点道理。你觉得呢?
轻轻放开你的手
漫漫长路继续走
自己才是自己的家
想到这里
怎么我又哭了呢
好了,今晚的眼泪流干了,先到这儿吧。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