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燼永恆|鏈上駐村實驗結語

豆泥
·
·
IPFS
·
身為鏈上駐村機制策劃者,將結語寫於此。「鏈上駐村」可能為實體的「空間問題」與數位的「資料庫問題」帶來新的思考層次。問題無法解決,但說不定問題本來就不存在。
台北國際藝術村天臺,藝術家|陳于安 YuAn Chen,攝影|王士源

今晚是台北國際藝術村「藝術採集計畫 - 是過去式是現在式也是未來式」的開幕派對,辦在北平東路四樓天台。風很大,往東邊看,可以看到台北火車站屋頂,還有尚未動工的雙子星基地。

​派對有個名字挺美的,叫做「餘燼派對」。明年藝術村現址就會拆除,更久以後原地成為全新的政府大樓,這次應該是最後一年在這裡開派對。所以取名餘燼,非常入味。曉雯 總監說「平常鄰居沒什麼人知道我們在做什麼,疫情之後更是如此,今天我們把喇叭開最大聲,一路到十點。」(然後隔壁的警察就真的來了。)

​「餘燼派對」正好為「鏈上駐村.台北想像」劃下完美的句點,這幾天藝術村順利典藏駐村藝術家的鏈上作品(可能是藝術村有史以來第一次典藏作品),虛擬展覽也建設完成。從去年 11 月姚仲涵老師找我參加藝術村的寶藏巖光節至今(當時的作品:光明燈 NFT|Treasury DAO),沒有料到後續會這麼有意思,餘燼時刻分享一些小故事。​

採集計畫展覽現場,攝影.韓慶玲

故事發生在駐村後,這次「鏈上駐村」共有十組藝術家參與,遍佈世界各地,當然台灣居多,這些藝術家被各種資訊「折磨」之後,成為好朋友。此時芝加哥的藝廊空間舉辦 Open Call,募集 NFT 藝術作品,進行實體展覽。參與鏈上駐村的熱浪 陳姸名 與項藍揪團投稿,結果上了,作品真的在芝加哥展出。

​正好鏈上駐村藝術家 吳郁欣 從德國卡塞爾風塵僕僕地回到芝加哥,特地去了當地藝廊,拍了台灣藝術家參展作品照片回傳到群組裡。看到這些相片我真的很感動,「鏈上」的時空魔法發生了!

作品為項藍的 PFP of U 攝影:吳郁欣

還記得今年七月「鏈上駐村」線上說明會,我坐在曉雯總監旁邊,有匿名者酸溜溜地提問:「線上與鏈上有何不同?如果總監連這個都搞不懂,有什麼資格做鏈上駐村?」我生平最討厭資格論者,如果實驗產生的外部性不可證,何必攔阻自願當白老鼠的行動者呢?而芝加哥故事正好證明上鏈的駐村行動會替雲端/線上駐村產生質變。

更易於交換的作品(NFT),成為展示的最小單位,在同時不同地,被更多人觀看,而觀看者包括同一期的數位駐村藝術家。這在實體的駐村不可見,在線上駐村也不可見。​


「鏈上駐村.台北想像」是台北國際藝術村第一次籌辦以加密藝術社群作為據點的駐村行動,老實說,在我有限(但窮盡努力)的調查中,世界上還沒有一個藝術聚落用這種方式聚集藝術家、導覽數位聚落、並典藏數位作品。

​首先,駐村藝術家沒有實體聚會,開放給所有人;
其次,駐村藝術家在一個月的駐村中,會有各種 web3 基礎教學與 web3 社群遊覽(彷彿 CityWalk);
最後,駐村藝術家必須創作作品,將其上鏈,由藝術村典藏。​

過去藝術村由於空間限制、預算限制、營運方向,無法典藏藝術家作品。但數位典藏,且透過 NFT 形式,保存成本是相當低的,這個動作甚至永久記下了藝術家與藝術村短暫的交會。

藝術村之於藝術家,向來是陪伴、成長、感受、行動,藝術家知名度與作品最後的完成度並非藝術村主要目標。而這些過程,肯定是動人且非同質的。這些過程,應該銘刻在某處,在實體空間比虛擬還脆弱的現下,區塊鏈便是一個很棒的落腳處。​


而且以顧問(我更情願被稱為書僮)身份參與整個計畫的我,有個更飛躍性的狂想。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討論在「鏈上駐村」可能產生交會,分別是實體的「空間問題」與數位的「資料庫問題」。​

若各位有興趣,可以觀看台北國際藝術村於 2021 年舉辦的「20週年茶几漫談」,可以從十數位早期到晚近的關係者,快速回顧台灣的藝術進駐史。「如何辦出下一兩個世代在社區和政府同感需求的『新Party』,始能有機會擺脫『藝術村不再是都市空間的養地停車場和歷史地景墓誌銘管理員』。」(不應只是「閒置空間遺緒」的藝術村!—— TAV 20週年茶几漫談後記.吳牧青.典藏

我特別喜歡「在開始-藝術進駐的開端 」那場紀錄,由侯淑姿老師分享,搭配台灣社會局勢變化,兩三句帶過二十年,藝術村在不同時代面臨不同命運,藝術村從來不只是被動的物盡其用。​

在同樣的歷史背景,關於藝術家與藝術作品的數位資料庫面臨一樣的困境。與實體空間人與人連結相仿,數位空間也需要面對連結問題,這便是元資料(metadata)建構的難題。由現為典藏數位主編張玉音企劃的「雲端知識譜陣—在談藝術家資料庫建置」,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的藝術家資料庫建置,同樣面臨公共性的難題。誰夠格編纂資料庫,藝術家可以自己寫嗎?我們需要歷史的斷簡殘編,還是集權的編輯群?目前我們可以看到基於不同取徑產生的台灣藝術家資料庫。

以上很簡要地提到「實體空間」與「資料庫」的公共性問題。我認為「鏈上駐村」,說不定可以替兩種議題提供全新的觀點。

這次駐村的設計是,不論藝術家以哪何種媒材創作,都必須自己鑄造作品,將自己的身份與作品產生關聯。這個要求產生了絕對的「客觀性」,作品、作者、作品描述、元資料彼此之間永遠連結在一起,且保證任何時代的人,觀看作品接相同,因此又產生了「保真性」。NFT 讓資料向未來傳真,而資料本體,可能為現在發生的藝術。

​這是某種絕對真實的資料庫,或者說,這根本就不是資料庫,因為資料庫得由第三者維護,而經由 NFT 鑄造出來的作品,已經靜靜躺著,等待後人淬煉評價,正可謂市集即資料庫。在這種強健的結構下,作品難有斷章取義之疑慮,因此意外實現了民主化(或多中心化),人人都可以觀看,人人都可以評論,不論時空背景。(下一個可以延伸討論的議題—公領域 CC0 NFT,但不在此贅述)

而藝術村的數位典藏過程,除了實體空間貯存問題迎刃而解,也再次挑起了藝術村的空間任務問題。藝術村的服務範圍,公共性的使命與走向,通過這次「鏈上駐村」打開了新的思想層次。

我想技術應用倒是其次,但基於新技術產生的思想質變,關於虛擬互動的陪伴、異地共時的體驗、還有玩弄web3機制核心的創作,這些都是藝術家與藝術村精神層次的實踐。

既然沒有人做過,那我們就來自己實踐看看,摸著石子過河,不如將機制作為一種美學實踐吧。​


再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在藝術村正好要典藏駐村作品的當口兒,FTX 交易所暴雷了,幣價全線下跌,Tezos 也不例外。原本的典藏成本由於法定貨幣購買力大幅上升,每一位藝術家硬是意外多了三成,以幣本位的觀點,實在是很不錯吧。

每一位藝術家瞬間衝上排行榜,為藝術家往後的經營吹響號角。是的,加密貨幣此時此刻便是如此不穩定的新興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許多觀點百花齊放。典範還沒有轉移,但藝術村的行動主義,可能稍稍鬆動了某些既存事物吧。


這次《鏈上駐村》行動,我也暗自下了一個目標,盡量使用本土服務,但透過服務走向世界。

因此上架平台使用台灣本土服務 Akaswap,Akaswap 從第一天營運開始,便符合原原本本的去中心標準,不代管、不接受法定貨幣,對接 Tezos 海外主流 NFT 平台。藝術家惟有學會自行操作,學會 gas fee、版稅、對於數位資產的所有權,才能順利上架,這是一種轟炸,但必要。

此外,這次《藝術採集計畫》的虛擬展間,使用本土開發,但在海外比台灣來紅的 Protoworld。Protoworld 由同樣是藝術團體的涅所未來與神秘組織共同開發,支援 Tezos NFT,而且自由度極高,甚至可以在展間內與不同參觀者互動。目前 Protoworld 即將度過 Pre-Alpha 階段,大家有興趣可以點開展間連結體驗看看。

展間請點此進入


最後,我必須感謝這段過程中所有共同努力的朋友。從機制實踐面來關照,這已經可以稱為一種集體(Collective)了吧。感謝藝術村的曉雯與慶玲讓我有機會將腦洞大開的構想完成,執行往往困難,但回首看來始終令人沈醉。也感謝 TASA 的洪秉綺作為執行層面的堅強支柱,甚至在實體聚會帶來享用不盡的滷味!作為數位人,我真的是一步步重新體會現場的美好。​

也感謝 Volume DAO、FAO DAO 所有被我拉來的講師與夥伴,還有所有被我們打擾的 web3 社群導覽大使,也感謝浩恩打造了這麼美好的展場,大家一定要進去體驗看看。最後再次感謝所有願意一起以身試險的駐村藝術家們,雖然我至今仍困惑於藝術為何物,但這可能是最接近的一次吧。


最後的最後,附上駐村結語小文,不知為何就上牆了,與大家分享。​

台北想像.鏈上駐村

今年是台北國際藝術村第一次嘗試鏈上駐村《台北想像》,藝術村本著實驗與陪跑的精神,將十組藝術家拴上區塊鏈,發行「現在進行中」的作品,嘗試「是過去式是現在式也是未來式」的典藏。為期一個月,十組藝術家與一間藝術村,還有許多台灣 Web3 社群,在世界各地同一時間(區塊高度)共同討論何謂駐村、何謂台北、何謂想像?並且共同研究非同質的數位性,如何嵌入自己的創作物之中。

不同藝術家從他方凝視台北,產生多元想像。從社子島、關渡、花蓮、高雄、芝加哥、卡塞爾,不同地理疆界的限制將藝術家的想像錨定在心裡,名為藝術家的駐村(artist-in-residence),實為藝術家的共時(artist-in-synchronicity)。2022 年,台灣從新冠病毒三級警戒的氛圍中慢慢舒緩,卻也是台北國際藝術村在北平東路的倒數第二年。區塊鏈的半永久性,透過作品上鏈與收藏,讓藝術家與藝術村的羈絆得以紀錄在歷史上。這種恆常可能比機構、藝術家、時下文化都還要更長久。

採集計畫將虛擬之作品統整於虛擬之間,具現化想像中的台北,我們用通往未來的技術保存現時成長中的藝術家,將過去的印象鑄造於鏈上,譜寫當代台北的可能面貌。這是飄搖中的藝術村繼續探索的印記,在分散式帳本中不會改變。

鏈上藝術家在實體世界討論鏈上作品

(p.s. 藝術村還沒搬家,駐村藝術家之一 萬事屋 BansuHouse 的空間就先沒了,駐村作品剛好就是該空間與人的卡拉OK,從此成為絕響,這感受實在太複雜了!)


TLDR

一、伸手不打做事人!

做的人往往比說的人獲得更多。這次「多地共時」與「NFT的保真性」的客觀優勢讓虛擬駐村自然產生質變。

二、駐村成為客觀事實

「鏈上駐村」可能為實體的「空間問題」與數位的「資料庫問題」帶來新的思考層次。問題無法解決,但說不定問題本來就不存在。

三、《台北想像》使用台北服務

如同低碳飲食,鏈上駐村盡量使用符合「去中心」標準的「本土」服務,包含NFT平台 Akaswap 與NFT展間 Protoworld。意外的是,這兩個服務都是台灣藝術家開發出來的。藝術家幫助藝術家,真美。

四、藝術村典藏?

藝術村如何典藏,典藏什麼樣的作品,典藏作品的權力可否交還給藝術家,沒有評審團沒有決選,這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留待未來解析。

CC BY-NC-ND 2.0 授权

我是豆泥,一直在「公共性」的 web3 道路上沒有改變。 歡迎您一同閱讀、吸收,然後與我一起行動。

logbook icon
豆泥由於沈迷網際網路與社會網絡的深層結構,自醫師工作離職,現於公部門服務,並於分散式組織間做一名快樂的貢獻者。現專注分散式科技與數位自主權。 在民國的心臟,設計去中心制度; 在帝國的邊緣,研究自主的科技。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