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生用中国的奖学金学习后……

萧萧落木
·
·
IPFS
支持中国政府给外国学生奖学金
伟思学校关键词

昨天我带着七八个学生,去我们附近的一个从3岁到15岁的学前班、小学、中学一起的学校——伟思国际学校—跟他们的学生见面,目的是一起练习说中文,同时庆祝中国的元宵节。

我的学生都是男性,(我们学校是男校),所以是大哥哥跟小弟弟小妹妹的见面会。这个见面说中文的安排是伟思学校中文教研室的主任李老师安排的,跟我谈了后,我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定了日期,和另外一个年轻的老师安排好了学生,我们俩就带着学生就去了。

李老师出生于美国,大学开始学中文,然后去日本和中国留学。在中国的时候,他拿到的是中国政府的奖学金,他HSK过了六级,并在中国得到了现代汉语研究的硕士学位。他的硕士学位是靠中国政府的奖学金学完的。他是一个典型的南方白人青年,礼貌、文雅,中文说得非常好。

毕业之后他回到美国,就这样成了一位中小学中文教师,他现在是这个学校中文系的主任,主管全校七百多个孩子学中文。在他领导下的中文系,有七八个老师,教授从学前班到八年级的中文。也就是说,孩子们从三岁起就开始学中文,三岁到九岁的孩子每天学四十分钟,十岁到十二岁的孩子每天学45分钟,十三岁到十五岁的孩子每天学五十分钟。这是根据孩子们的年龄而制定的上课时间。

除了李老师之外,在学校里接待我们的还有王老师。王老师十一年前是我的学生,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学生有一天会成为中文老师,而且是特别好的中文老师。王老师是一个黑人青年,也是用中国的奖学金学完了中文专业,回到美国后做过各种工作,大公司,小公司,甚至给硅谷的亿万富翁做家教,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激情:教中文。我们常常聊天。他讲当他住在富翁家的故事,说听富翁们聊天,富翁们讨论的小事是谁买了一架什么样的飞机等等,我听着如天方夜谭。在做过各种工作后,他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做中文老师。他是一个极度负责的好老师,给我看他备的课,我常常拍案叫好,太出色了。

其他的中文老师,有白人,有黑人,也有中国来的老师。他们在中国的新年时,全校举行庆祝晚会,各年级都出节目演出。他们在端午节会举行龙舟比赛,在中秋节也举行欢庆活动,做中国文化装饰比赛等等。他们的学校里布置得简直是中国文化大展台。楼道里写的都是汉字。甚至每个门都写汉字,比如“教室”、“办公室”、“工具间”、“厕所”,等等,看得我微笑,孩子们在这个楼道里走路,就可以念汉字,学汉语。他们在汉字海洋的包围里。教室里也是汉字的海洋,墙上是孩子们画的画,写的汉字解说。比如画一碗面条,下面写“面条”,画一只鸡,解说:一只鸡,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的作品。

全世界的孩子们都是花朵,这里的孩子们也是,一张张的小脸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花。孩子们为这个见面会做了很好的准备,让我大吃一惊。他们一个个站起来说着极度标准的中文,个个发音标准得不得了,我惊喜地想,是不是因为从幼儿园起开始学,他们天天唱中文歌,习惯地听中文,所以孩子们都有标准的汉语口音呢? 他们介绍自己叫什么名字,家里有什么人,自己爱吃什么,有什么爱好,我坐在那里听,全是微笑,打心眼里绽开的微笑。我也知道,孩子们的成就,是这里的八位教中文的老师辛勤付出的结果。没有这些老师,这些孩子们的中文不可能这么好。

我了解到这里的好几位老师都是从中国留学回来的,他们得到中国政府或大学的不同的奖学金,这些奖学金帮助他们在中国完成了学业。 回到美国后,伟思国际学校的七八个老师教七八百个孩子中文,从初级到中级,在中学毕业的时候,学生们大约会1000个左右的汉字。他们升高中,去大学,他们的汉语起点很高, 我的学生中有好几已经学了十年的中文了。大学四年后,有些人可能成为中国研究专业的学生,继续读研究中国的各种专业,有的去工作,他们中有的人会成为中国研究学者,专家,也许三十年后他们就是美国对华各种政策的制定者。比如,我过去教的军校的学生,有一个女生现在在美国的五角大楼里做中国部的参谋。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学生会成为什么,会做什么,学生是未来,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什么样。

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中国政府或大学给外国学生的奖学金。有些国人对中国政府或学校给外国学生奖学金不以为然,认为是浪费钱。我自己的体会,我就是美国大学给奖学金读完博士的,没有这些奖学金,我那一代留学的人不可能有钱完成学业,我们那时候太穷了,很少有父母能付得起学费。给学生奖学金是一种投资,你永远不知道这些学生会做什么,怎样回报你的投资。

同理,中国的奖学金也是对外国学生巨大的帮助。国外的学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出得起学费的,大部分人的家庭的孩子上大学需要跟政府贷款,毕业之后,很多人要用二三十年还他们上大学的贷款,这对他们的生活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去中国留学,如果有奖学金,能给这些学生减轻负担,看起来是中国在给外国学生钱,但长远看,这些外国学生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们当老师,或做其他工作,他们了解中国,他们或许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他们也会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相处的桥梁,无论做什么,中国留学都会改变他们的人生。即使他们将来不做与中国有关的事情,中国也是他们生命经验的一部分。

昨天的活动很有意思,学生们联谊,练习汉语, 我们都玩得很开心,决定继续做下去,下个月到我们的校园来做。活动结束后,我们到体育馆照相,一个白人小女孩对我说,你看起来像我的祖母,我大笑,点头,我的确是她的祖母的年龄了,太好了!我用中文说,她也甜甜地笑着,在那一霎,我感觉自己真的是她的祖母,谁知道呢?也许这个女孩子有一天会成为另一个我?我胡思乱想,人与人精神的相连,可以跨越种年龄、文化和种族,不是吗?何况她还会说汉语!

2025年2月12日

走廊里的宣传画
到处都是这种双语解释牌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