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舊作重貼系列: 要放棄年輕人,可以去到幾盡?

DuncanLau
·
·
IPFS
·
際此蘋果日報停止出版一年事刻,特別揀選了十篇舊作在此重貼,是紀念,也是拒絕遺忘。"要放棄年輕人之說,原來不是近年才有,有史為證。"

前言:在香港,有太多數字代號,8964,71,689,831,612,101(讀:十一),721,以至200萬+1,真香港人一定知道背後故事,當然數字越來越多,有時是需要提醒一下。624是甚麽日子?正是最後一份蘋果日報出版之日,轉眼便一年了!自己有幸曾為蘋果網站供稿,但蘋果一朝覆滅,所有文字圖片錄像頓成泡影,虛擬世界的脆弱,真是「㩒個掣就唔見哂」!早已有人將舊文重新放回網上,但數量太多,際此事刻,特別揀選了自己十篇舊作在此重貼,是紀念,也是拒絕遺忘。


在網頁的原題:德國電影啟示|《八月夜與霧》《沉默革命》年輕人反抗極權慘被迫害 真事改編歷史在重演?

2021年,科技大學同學在校園內設置悼念周梓樂逝世一週年,被校方勒令休學一學期。

2020年,中文大學畢業典禮改網上舉行,仍有一批同學穿起畢業袍在校園內遊行示威,為反修例衝突事件默哀,校方報警,多名學生被捕,可能以國安法被起訴。

1956年,東德柏林一間中學,有學生偷聽美國在西德廣播的電台節目,知道匈牙利的人民向政權反抗,遭蘇聯軍隊震壓,死傷慘重。第二天上課前,全班默哀兩分鐘,引起校方和教育局震怒,誓要掀出幕後主腦。教育局局長一句話:如果不供出,你哋咪駛旨意畢業!起碼不會在東德!

1939年,納粹主政時,推行優生政策,認為一些有缺陷的人不應該繁殖下一代,甚至一批有嚴重殘障人士,沒有自理能力的,覺得國家不應花資源在這些人身上,浪費時間和金錢,及早「處理」他們,並美其名為國家「消毒」,清洗民族血液裡的不健康基因。一些醫院高層甚至以此來消除異己。

後面兩個事件都拍成電影,前一部是《八月夜與霧(Fog in August)》(2016),後一部是《沉默革命(Silent Revolution)》(2018),都是德國片。

《八月夜與霧》是講述一間特殊醫院的故事,很聰明地以一個十三歲的少年人角度來說故事,觀眾很容易為主角的安危而擔憂了。這所特殊醫院是一間兒童醫院,大部分病人都身有惡疾,很多不能自理。醫院亦同時接收一些無家可歸的問題兒童,主角安斯Ernst的母親已過世,父親是流動小販,沒有固定地址,因此被安排來醫院暫住,只要父親有居所,可以接他回家,而且父親也計劃帶他去美國,追尋美國夢。安斯聰明伶俐,很得人喜歡,很快和駐院的修女及一些院友混熟,院長也安排他幫忙維修和清潔等簡單工作,他自己也深信父親會很快來接他走,生活是相對不錯的。

一個十三歲的少年人竟然成為院長的眼中釘

每隔一段時間,會一批病童被送到柏林,不再回來,原來他們是在柏林被處理掉。但來自各地的病人太多,政府要求各醫院就地處理,更派來特別助理護士協助執行。雖然是政府的政策,但要殺一個人始終不能名正言順地進行,因此女護士以菓汁混和藥物餵病童,第二天病人便在睡夢中死去。他們計劃每晚處理三個病童,由院長個人決定,但每天都有喝過菓汁的病童死去,也著實太明顯,明眼人如安斯和修女便很易看破。安斯便在幫忙餵菓汁時,故意跌掉杯子,救了小病友一命,不過這種消極和不對等的對抗,只能阻止一時,小病人最後還是被處理掉。

安斯和修女及另一個病友同一陣線,要逃離魔掌,卻不幸遇上醫院被空襲,修女被壓死,病友又傷了一隻腳,安斯決心留下來和病友共同進退。在修女的喪禮後,安斯直斥院長,義正辭嚴,院長自知理虧,沒有回應半句,卻含恨心裏。於是有一晚,在決定要處理三個病人的名單時,將安斯的名字包括在內,即使他助手也質疑:但安斯是健全的孩子啊?影片在大家擔心憂慮,安斯能否逃過一劫之下完結。

然後影片以文字交待,電影是真實事件改編,安斯當晚遇害,死時只有十三歲。而在戰後,院長和護士都被捕,最後亦定罪,但刑期不成比例,其中女護士只是監禁一年,岀獄後,竟然可以繼續在兒童醫院工作,想起也令人心寒。

《沉默革命》的故事設定在1956年,當時仍未有栢林圍牆,連結西德那邊的鐵路也無關卡,只是在過關前有守軍上車查閲證件,除了特別可疑的一般都可以通過。其中一個主角,便經常過關去拜祭祖父。戲裏的一班中學生,基本上跟其他地方的學生一樣,準備畢業,計劃將來,踢波拍拖,有時打打鬧鬧,不過有時也會認真地談政治。其中一個同學的伯父,獨居在偏遠地區,有一部可以接收從西德廣播的美國電台。一班同學不時相約去聽廣播,因此知道在匈牙利的人民正在反抗,稍後知道蘇聯軍隊震壓,造成死傷,大家感到難過,就在第二天上課時,全班沉默兩分鐘作一個表態。

班主任不明所以,個個十問九唔應,以為是計對他,向校長報告,卻驚動教育局,派人來調查。一輪威逼利誘,又以黑警白警的分化手段,意圖逐個擊破。同學們入世未深,雖然大家承諾共同進退,但玩這種政治遊戲,顯然是太幼嫩。而且幾個主要角色的家庭背景也各有特別,例如有位父親是黨高層,籃絲父母對黃絲子女,正是一個悲劇。另一位父親相信政府,也相信自己在工廠的崗位,正是建設國家,也為兒子能準備升大學而自豪,可以更報効國家,但面對這事可能毁掉兒子一生的災難事情,那種無助無奈的心情,在今天香港的環境下看,相信很多人感同身受。

戲裏的一班中學生,基本上跟其他地方的學生一樣,準備畢業,計劃將來。

後來教育局長親自出馬,誓要抽出幕後主腦,甚至揚言,取消這個畢業班,全部人都不能在東德畢業升學。原本一班年輕人,因為敵愾同仇而做一個輕微動作聲援,現在已上綱上線至顛覆國家之罪,正如那調查員所說,準備坐十年八年吧!電影環繞幾個主要同學,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個人取態,不同的掙扎,環環相扣,相當引人入勝。最後,畢業班廿多名同學,只有四個留下,其餘的,都趁聖誕假期,多人出入時,逃到西德。

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讓我們飛,我們會飛得很遠!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DuncanLau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金錢買不到的

Simply Red,簡單一句,就是紅!

我的家鄉應該有霓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