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香港,我是香港人
第一次見面的台灣人聽到我那非常不標準的國語,總會問一句:「香港來的哦?」我都會點頭並回答:「是的,香港來的。」然後我們之間通常就會展開「香港人來台灣生活習不習慣」之類的話題。根據現在某些人對説到「香港」時的要求,上面提及的句子明顯是不合格的,台灣人應該問我,「你從中國香港來的嗎?」和「 你們中國香港人習慣我們中國台灣的生活嗎?」假如真的有台灣人這麽和我講,我一定會凶巴巴地回他一句:「幹!你有病!?」可就我認爲這麽無謂的説法,對某些人來講可是奉若神旨,一點都不容侵犯的。上周看到最好笑的娛樂新聞就是有香港藝人又一次裁倒在應該說「香港」還是「中國香港」的問題上。話説幾位在中國大陸謀生的香港藝人,拍抖音短片介紹自己來自哪裏。洪天明和苑琼丹分別在短片中稱「我是香港的」,苑琼丹因爲有在文字版本中加了「中國」二字,令她下場稍微好了一點,洪天明則直接被批為港獨分子。而另外一位藝人王君馨主動稱自己來自中國香港,卻被網民批評故意加「中國」二字,展示满满的求生欲。真是做人好難,做香港藝人更難啊!
我大學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就需要和不同的中港人士打交道,那個時候香港已經回歸,大家有時候會交流自己是哪兒的人,從來沒有同事或客戶會故意在哪兒前面加「中國」兩個字的。到今年7月,香港就回歸中國25周年了,除非兩耳不聞窗外事,誰不知道香港已經回歸中國了,這是公認的常識,有什麽好强調的必要?批評香港人不記得加「中國」二字的網民,其實只是恩主心態和强國心態作崇罷了。
2003年SARS之後,香港經濟一蹶不振,香港政府要求内地開放自由行,以刺激旅游及經濟,北京當局同意后,陸續開始有49個内地城市的可以到港自由行,加上同年還有CEPA的簽訂,香港仿佛走上了一條沒有内地加持就會完蛋的路。香港本身沒有辦法自給自足,沒有大陸對香港日常的供應,可憐的香港人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香港的藥房、金舖和奢侈品店在自由行的光顧下,風光一時無兩。常常從媒體訪問中看到自由行游客以香港的救命恩人自居,可是那個時候的我真的很痛苦,要去和自由行旅客搶尿布,搶奶粉,甚至到後來的搶學位。今年香港在面對第五波疫情期間,深圳朋友說去買菜時發現菜價貴了很多,賣菜的人告知,因爲要保證上海和香港的蔬菜供應,使得供給深圳的菜少了,所以貴了。對於這個説法,我是抱懷疑態度的,兩地人口沒有因爲疫情爆增,對蔬菜的需求應該一直都保持著一個量的。難道沒有疫情的時候,大家就都沒吃菜的麽?但是這樣的傳言,加上那個時候從香港偷渡而回的人,把病毒也帶到了深圳,讓覺得自己利益被犧牲的深圳人痛罵香港不已。03年的SARS過後,内地的恩主心態絕對是中港關係決裂的關鍵之一。
2010年中國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由「韜光養晦」到 「和平崛起」,再到今日的「戰狼外交」,終以强國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香港曾經的被割讓,在内地歷史教育裏是代表屈辱,那麽收回香港當然就是一洗前辱了。可香港收是收回來了,香港人就猶如養不熟的白眼狼,就是不肯向内地低頭,藉口心向民主,擺出咄咄逼人的姿態,對大陸萬般看不起,真是令人生氣的。强人們自然也不會把香港人放在眼裏,尤其在民族主义有越來越趨於極端的今日更甚。而同爲香港人,我是真的心疼前面提到的幾位香港藝人,不論如何討好,都得不到内地網民的真正歡心,說也錯,不説更加錯。歸根到底,還是因爲他們沒意識到自己身爲香港人已經成爲一條原罪,也沒有明白自己的地位是多麽的低微。人家說香港是中國的,但沒有說香港人是自己人。以後香港藝人除非不想賺大陸的錢了,否則還是得如履薄冰般活著,就當藉機好好體會一下我們祖先的至理名言「食得鹹魚抵得渴」吧!
如果說「我來自香港 ,我是香港人」就等於港獨,那麽,請記得把說自己是上海人、北京人、廣州人....的人也一同視作京獨、滬獨、粵獨......這樣才公平啊!香港回歸後,一直在講人心并未回歸,現在的狀況之下,想得到披肝瀝膽的人心回歸幾乎是沒有可能,大家不要漸行漸遠得連背影都看不見就已經不錯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