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1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物质条件是学有所成的副产品

江上小堂
·
·
IPFS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第一)。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足,住不求安逸,多做事而少说话,追求道义、以此为标准要求改正自己,这样可以算是好学了”。

孔子认为,君子,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精英、理解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应当过多地去追求物质享受,在吃穿用住上花太多心思;而应该多花精力在求学上。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过多地追求吃喝玩乐,当时用于学习的时间就少了,也分散精力和涣散意志。做不到一心一意,心无旁骛。

孔子自己做到了这一点。为了求知可以不计较物质享受。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第七)。

叶(shè)公,姓沈名诸梁,楚国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世称叶公。可能这人风评不好,后世叶公好龙这个寓言就编排到他身上了。

孔子62岁时从蔡国流落到叶城,先派子路去与叶公接洽。叶公就问子路孔子是怎么样一个人。孔子在很多方面都很优异,子路不知从何说起,才能对叶公的胃口。干脆就默不做声。回去后把情况向孔子汇报了。孔子就埋怨子路道,“你怎么不说,其为人也,发愤好学以至于废寝忘食,沉浸于学习的快乐中而忘掉其它方面的忧愁,从年轻到现在,都保持这种好学的精神,不理会自己快老了!”

孔子这种学习状态,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第一),称之为主动学习。学习是为了感受学习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学习的结果。为了好的前途和物质回报,好的成绩和荣誉。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第十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他感叹古人像自己一样是为自己学习,今天像他这样的人太少了,只有颜回算得上。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学习的结果而学习,为了他人而学习。其实他对古代的憧憬完全是一厢情愿,是为了借古贬今。我们现今时代的应试教育,“今之学者为人”的现象才更严重,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基本上是来自于外在的压力,家长和学校的压力,自己想出人头地。

但孔子并不反对学而为人,学以致用。学习仁道和礼规礼仪,最终是为了入仕为政,推行仁道。只是他认为仅仅这样还不够好,要能发自内心地热爱才是最好的学习状态。

但也不是说学习与物质享受就一定冲突。为了学习就必须得粗茶谈饭,居住简陋。而是说不要将物质享受当成人生的目标。好的物质条件当然更有利于学习。吃得好,住得好肯定营养好、精神好,学习效果会更好。孔子本人其实在吃上还是很讲究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家里有条件或者自己学有所成,顺带有了好的物质条件,岂不比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更好。但如果陷于贫困,则应像颜回那样“不改其乐”。总之,既不要以物质享受为目标,也不要在物质享受上花太多时间和精力。但不妨利用更好的学习工作条件和不期而遇的物质享受。物质回报只是好学有所成的副产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并不是孔子的本意。但孔子的主张确实演变成了求学为了物质回报这样一种关系。

孔子这里强调“敏于事”,而不是“勤于事”。两者大有分别。“敏于事”要求善于观察,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不用长辈领导吩咐,就把事情做在前头。“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是不行的。敏于事不一定勤于事,勤于事也不一定敏于事。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有眼力劲”。反面的说法,“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孔子这个“敏”是指要善于领会领导和长辈的意图和善于表现。今天我们看来,这个教导当然不是很正面。但我们可以将“敏”另外理解,理解为善于发现做事的有效方法和做事迅速,不拖沓、有效率。这样转义就仍不失有价值。

“敏于事”同时还要“慎于言”。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低调为人,不要自作聪明,夸夸其谈。特别是不要居功自伐。做出了成绩,不要处处表功炫耀,而要将成绩归功于领导和团队。好比运动员在大赛中得了奖,首先要感谢国家,感谢领导、感谢教练等等。

最后,要追求道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按照忠孝仁义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和及时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做到了以上这四点,才可以算是好学上进。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江上小堂不一样的角度!关注现实,追究历史,探寻未來。微信公众号:江上小堂之长吟野望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