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末回顾老电影《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
(修改过)
IPFS
刚过去的周末是一个连休三天的长周末,周一是法定假日family day,前文说过我们通常会去冰钓,然而这些天下了很大的雪,加之车子又坏在了外面停车场,冰钓的安排只好落空。
另外一项活动就是看电影movie marathon,一部接一部的看。
第一部. 我请孩子们跟我一起重温了《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这是一部2004年的好莱坞科幻灾难大片,那个年代好莱坞还流行拍这种大制作的灾难片。一般是对美国的大城市造成毁灭性的破坏,通常是纽约,在这部电影里,气候学家发现地球气温升高,触发极地冰川融化,却阻断了北大西洋里的暖流,引发恶劣天气频发,直至整个北半球瞬间进入了冰河期,由于政客的傲慢(以副总统为首)和政府机构的反应迟缓,没有及时组织民众抗灾或撤离,人们纷纷冻死在往南迁移的路上,包括美国总统的车队。而Jake Gyllenhaal 扮演的男主,在气候专家爸爸的指导之下,和他的几位同学以及其他被他们说服的一些人躲在著名的纽约公共图书馆里靠烧书取暖,等待救援和极寒天气过去,人类文明就像被扔进炉火里的图书一样在天灾面前岌岌可危。结局必然是虽历磨难终归希望降临,人性的光辉在各个危难时刻闪耀,这是主旋律,伴随主旋律的是人性的弱点受到了惩罚,讽刺,但也带来了貌似诚恳深刻的反省。不得不说这种模版的美国大片已经归入怀旧的收藏,越来越少见了。
第二部. 下次再说吧(待续)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