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bson VS Kohn——兩種養育孩子的觀點
我剛剛開始做小學老師的時候,曾經讀過一本有關管教孩子的書,名叫 “The New Dare to Discipline”,作者是 James Dobson ,這是一本基督教背景的育兒書,作者開宗明義就說,即使時代或者環境如何改變,孩子們都沒有改變,作者相信為人父母之道的原則是永恆的,是源於家庭的創造者,從聖經而來的觀念,一代傳一代,無論在21世紀還是在我們祖先的年代,都是同樣有效的 。作者相信這原則就是父母要掌握作為父母應有的權柄 ,敢於管教。那時,對於養育孩子沒有一點經驗的我,就因為他說這是基於基督教的觀點寫的書,我就相信這是基督徒的教養方式。然後,在我的教學經驗裏,我漸漸發現這本書所傳達的信念背後有一些問題,但我無法指出問題是什麼。然後,當我自己養育自己的孩子,我就發現問題更加尖銳化,這時候我對 James Dobson的書其實幾乎已經忘記,但他所傳遞的概念早就在我心裏生根,而他提出的概念,跟我們的文化是很吻合的,因此也就很難看出問題所在。
近年,我遇上了Alfie Kohn的書,發現他所說的,讓我不其然想起久已遺忘的James Dobson,因為他們的理念正好是南轅北轍的,而他們的不同就在於他們對孩子本質的信念,以及對為人父母的角色和親子關係的定位,我在沒有基督教背景的(如果身為美國人不算有基督教背景的話)Alfie Kohn的書中,在他的理念中,反而發現了那真正的基督教福音的本質。用一個事例來解說他們兩者之間對於為人父母之道的基礎信念,分別就會一目了然。
同一個故事James Dobson 和 Alfie Kohn會有什麼不同的理解,以至產生不同的回應呢?
故事出自James Dobson書中的真實例子,是這樣的:一個下午,一位媽媽準備讓她的三歲女兒午睡,雖然這位媽媽已經知道她的女兒其實不想睡覺,也不會安靜地留在床上,當這位媽媽要求女兒一定要留在床上的時候,他們開始了「拉鋸戰」,後來女兒開始尖叫哭鬧,聲音大得連鄰居都聽得見,然後她又哭著要這要那,包括說要喝水,這位媽媽起初拒絕她的所有要求,但最後媽媽還是投降了,去廚房倒了一杯水,遞到女兒面前,但女兒這時又拒絕喝水,然後這位媽媽就對女兒說:「我從一數到五, 你若不喝這杯水,我就把它拿回廚房。」她開始數,女兒一直沒作聲,當她數到五的時候,她就站起來想把水拿走,但女兒這時又再尖叫說要喝水了。
James Dobson這樣形容這個不肯午睡的孩子:
她是個不習慣去做她不喜歡做的事的孩子,而午睡是她認為最沒趣的事的名單上的其中一項,而這個下午,這孩子不但不肯午睡 ,而且是刻意讓他母親受苦,她以為可用尖叫哭喊來控制她的母親,當母親拿水給她,她故意不肯喝 ,並且刻意等他母親在數到五的時候就忽然說要喝水,用這個方法來把他母親呼之則來揮之則去,折磨她的母親,他認為這孩子是在挑戰她母親的權威,因此,跟這孩子好好說是不能解決這個對立的,因為整件事並不在於午睡或喝水的問題,這件事裏面真正的意思是:這小女孩抗拒她母親的權柄,而他認為這位母親怎樣回應就決定了他們將來的關係到底是誰「話事」。
Alfie Kohn又會怎樣詮釋這件事呢?
根據我閱讀過他幾本有關親職和教育的書,我嘗試以他的理念詮釋這個故事:
首先他會邀請這位媽媽先試想一下她對於女兒必定要午睡這個要求是否合理 ,例如:孩子是否必須午睡,沒有例外?到底這要求是真的為了孩子的好處,還是為了大人的好處?
第二,他會認為小女孩不肯午睡必定有原因,這位媽媽是否嘗試理解過?例如站在他女兒的角度去想,因為大人任何的要求都有可能是對孩子正在進行的有趣的事的干擾,而受到干擾之後,孩子可能會有負面反應,即使父母肯定了他們對孩子的某個特定要求是合理的,父母也要明白這個狀況對女兒來說,可能需要一點時間去接受。
他們之間的拉鋸,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拉鋸戰」是怎麼出現的呢?就是母親一定要女兒聽她的話去做,而她對女兒說從一數到五她就要把水喝完,否則就會把水拿走,這是一個威脅,只會讓女兒跟她產生對立,這個小女孩,她的尖叫和眼淚,是幼小的她面對母親的權威時所唯一能夠用的表達方式,因此,這個情況並不是小女孩要挑戰母親的權威,或者要刻意讓母親受苦,因為孩子是弱勢的,他完完全全的依賴父母,大人才是有機會用強權壓制的人,正因為父母對孩子有權柄,因此更要小心運用,謹慎自己所做的,他會認為這位母親要做的,並不是要站穩立場來重奪她的權威,反而應當嘗試理解為什麼女兒會在被要求午睡的時候尖叫哭鬧,她的哭鬧是想向父母表達什麼?她真正的需要是什麼?嘗試與她一起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用方法叫她就範。
James Dobson 對於孩子以及親子關係的本質的前設,就是孩子的本性是壞的(會故意對抗的,一有機會就會選擇為所欲為) ,必須加以管教,而父母有這個管教的權柄,所有的親子之間的問題,都是源於孩子對父母權柄的挑戰,因此父母必須在這個「戰爭」中取得勝利。
而Alfie Kohn相信孩子和父母之間從來沒有「戰爭」這回事,任何親子之間的問題 ,作為孩子完全仰賴的父母,必須嘗試去理解背後的意義,以無條件的愛去肯定孩子,當孩子鬧脾氣的時候,其實正正是他們最需要父母給予無條件的愛的重要時刻,為人父母的,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嘗試了解他們,以這個行動來向孩子證明:無論他的行為如何,都不會改變父母對他的愛——而這是孩子最需要的。父母並不是要重掌什麼權柄。
同時,James Dobson聽到這位媽媽的故事時,會論斷她女兒的行為,而他其實從未見過這個小女孩。Alfie Kohn在他的書中多次強調他不會嘗試判斷那些他不認識也從沒見過的孩子的行為,也不會給予這些父母具體的建議,因為父母必須自己去理解他們的孩子,嘗試找出具體的做法,這才是他所分享的「無條件的為人父母之道」(unconditional parenting)。
雖然在Alfie Kohn的書中,我讀到他將舊約聖經裏面摩西律法那種「聽上帝的話就蒙祝福,不聽上帝的話就被咒詛」形容為「有條件的愛」,他認為是不值得效法的,對於新約聖經中耶穌所說的「你想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他有一定程度的保留,並且作出了更廣闊的詮釋,然而,我認為那是因為他在美國文化中所聽到的這些基督教信息已經被扭曲或誤用,事實上,他也許不知道,他所形容的「不管你做什麼,都不會改變我對你的愛」這種無條件的愛,以及父母要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這種「你想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的心態,正正就是基督教的福音所述說的。還有一點,就是父母在這樣嘗試謙卑站在孩子角度看事情(處理父母自己的內心)、與他們一起解決問題(working with)而不是處理孩子的行為(doing to)的過程中,其實正是基督教福音所挑戰的悔改、轉化和更新的過程,是暴力世界中的溫柔。
如果人們,例如像Alfie Kohn這麼好的學者,沒有看出這其實正是基督教的信念,那是因為我們這些基督徒的生活,尤其在對待孩子(不論自己的還是別人的)的事情上,沒有活出我們父上帝的形象,以及耶穌基督所傳的「不斷地悔改、轉化和更新」的福音,卻常常抓緊自己的權柄(以為自己是上帝)。而James Dobson說是按聖經的教導來寫的”The New Dare to Discipline”其基礎前設卻不見得就是「基督教的」,他確實引用經文,但其某些用法卻是「誤用」聖經的範例,這一點則要另文討論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